<p class="ql-block">将军泡子地处乌兰布统草原腹地,周围被丘陵、草原和湿地环绕,水域面积广阔,生态环境优美。将军泡子不仅以自然景观闻名,更承载了清代平定边疆叛乱、维护统一的历史记忆,成为融合自然与人文的独特景点。(“泡子”为北方方言,指小湖泊)。</p> <p class="ql-block">将军泡子,是闻名遐尔的古战场,清康熙二十九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元1690年9月</span>),大清皇帝集20万大军在此征讨漠西蒙古噶尔丹,<span style="font-size:18px;">史称“乌兰布统之战”。</span>经一昼夜激战,清军攻破噶尔丹取得胜利,但<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军将领佟国纲(康熙帝的舅舅)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传说他的鲜血流入洼地,形成了一片湖泊,后人将其命名为“将军泡子”。</span></p> <p class="ql-block">在完成影视基地的拍摄后,我们团队按计划回到乌兰布统苏木的酒店,吃早餐并稍加休息后,出发前往将军泡子游览,这是我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金秋坝上之旅的第三站</span></p> <p class="ql-block">将军泡子景点出入口就在乌兰布统旅游环线路旁,距乌兰布统苏木12公里,与影视基地相距只有五公里。说是景点出入口,也只是有一个停车场,一些集装箱房子,立有几块介绍将军泡子的宣传牌等,<span style="font-size:18px;">设施及其简陋</span>。一条只是因走的人多了而形成的土路向前延伸着,通往将军泡子。入口处的路旁是马场和骆驼场,环境卫生不好。</p> <p class="ql-block">这是将军泡子入口处的景色。白云飘飘的蓝天、<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低起伏的山峦和黄中还间杂着少许绿色的</span>草原交相辉映,更显大草原风光秀丽,魅力四射。</p> <p class="ql-block">从路口到将军泡子大约有五里路,我们团体一行人,三三两两,说说笑笑,<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能是心里急于想看到将军泡子真容的原因吧,没有太关注周边的景色,脚步自然是快了一些,</span>大概花了30分钟左右时间就到了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秋季的将军泡子,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景色,草原金黄,黄的灿烂;湖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极蓝,蓝得梦幻;</span>泡水极清,清澈见底,不愧<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span></p> <p class="ql-block">昔日金戈铁马壮士悲歌的古战场,<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今是如此宁静,水中丛丛水草错落有致,</span>湖面上的水鸟悠然自得,湖光山色,白云蓝天,相互映衬,更增添了这里的静谧。</p> <p class="ql-block">在这景色如画的环境里,骑马或坐马车在湖边悠闲的转上一圈,<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然是一次惬意的体验。</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团体领队做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景色再美,终要离开。我们在水边游玩了半小时后开始踏上回程,此时,天空晴朗,心情愉悦,也更多的关注周边的景色,拍照打卡,走走停停,来时半小时,回去却用了一个多小时。</p> <p class="ql-block">深秋的草原上,如星点般散落在起伏山峦间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金黄草垛,</span>既是牲畜过冬的保障,也是草原独特的风景线。湛蓝天空如洗,白云低垂,远处层叠的山丘被秋色浸染,宛如一幅泼彩油画,天地间弥漫着收获的醇厚与宁静的苍茫。</p> <p class="ql-block">牧民打草后的圆形草垛,也成为我们镜头里最美的风景,美女们打卡的天然道具。</p> <p class="ql-block">黄绿相间的草地上,几匹枣红马悠然自在地垂首啃食,远处层叠的山脊线上成片的白桦林正燃烧着金红交织的秋色,蓝天白云、斑斓山影与低头食草的马儿定格成流动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清军与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在这里打了一次大仗,这就是清朝历史上著名战役——乌兰布统之战。</p><p class="ql-block">康熙二十九年春,新疆厄鲁特蒙古绰罗斯拉特部酋长噶尔丹,以追击外喀尔卡车臣汗等三部蒙古复仇为名,率3万骑兵(对外号称10万)自克鲁伦河南侵,6 月14日进抵乌尔扎会河(今中蒙边界)。</p><p class="ql-block">康熙皇帝一面命安北大将军當宁为右翼军出嘉峰口迎之,一面同抚远大将军裕亲王福全(左翼军)出古北口亲征噶尔丹,同时对科尔沁、阿巴嘎、苏尼特等蒙古诸部也作了阻击噶尔丹进犯的相应部署。7月,噶尔丹侵入乌珠穆沁同清右翼军相遇。清军失利,科尔沁蒙古骑兵300余人战死,噶尔丹更加猖獗,乘胜分东西两路自木石匣西与巴彦查干进入本旗直逼乌兰布统峰下,此地距京师700里, 引起了清廷极大震惊,康熙于7月20日到达波罗和屯(今河北省隆化)指挥战斗,福全率师10万(实则41980人) 到土尔埂伊扎尔(今红山军马场十二座连营)扎营。清军 “凡营盘四十座,连营六十里,阔二十里,首尾联络,屹立如山”。</p><p class="ql-block">然而当时清廷调集的蒙古各部助攻部队16000余人尚 未到达(其中有科尔沁1万人,喀喇沁500人、巴林、翁牛特2300人,敖汉、奈曼3000人、察哈尔500人,土默特480人)。</p><p class="ql-block">康熙命福全对噶尔丹“先与羁摩,待科尔沁诸部兵至”。 因此这期间福全以“先礼后兵”为由通知噶尔丹派出使节, 进行谈判,劝其归降,以拖延时间。8月1日清晨,清军与噶尔丹大战于乌兰布统,清军“设鹿角枪炮(注:鹿角乃拒马木也,为防敌骑冲阵所设,形似鹿角)列兵徐进”,巳时发起总攻。噶尔丹阵势,“贼骑十万陈山下,依林阻水,缚驼足卧地,背箱垛,蒙以湿毡,环列如栅,号曰:驼城。</p><p class="ql-block">士卒从栅隙矢发炮,兼施戈矛,以挠我师”。日中,清军进攻到了乌兰布统山下,未时交战,噶尔丹以驼阵为屏障,兵在两驼的空隙处发射枪弹,双方炮声“震耳欲聋”。进击中,清右翼军被萨里克河河泥所阻,复撤回原地,内大臣佟国钢(康熙舅父),率左翼军循河而上时,“为贼铳打中,殁于阵…弟国维分率左翼兵,由山腰卷入,蹙袭之,”噶尔丹由于依山傍水,地势优越,再加之驼阵为屏障,清军几进而不能下,这次战役清军准备比较充分,携有铁心火炮5门, 子母炮3门,八旗火器营1000人,汉军火器营400人,藤牌兵2400人,于是清兵集中火炮先摧毁噶尔丹的驼城,“驼毙死于炮,打开了缺口,阵断为二”继之,清骑、步兵齐发冲入阵地。</p><p class="ql-block">这是佟国维指挥的左翼军在炮火的掩护下,绕过沼泽 地,从侧面横击,斩杀敌人甚众,大败噶尔丹。天近黄昏, 清军一是不知敌兵虚实(相信其号称10万之数),再是恐阴夜之间路途不熟,误入敌阵,未取轻进,还有内大臣佟国纲战死,所以虽隆而未追击,日落收军。</p><p class="ql-block">八月初二日,清军又出击追剿敌寇,“见噶尔丹兵旋奔高 山顶,向清军发枪弹,誓死据险坚守,”另外纷传噶尔丹已亡阵中,所以清军未急于进剿,八月初四日,达赖喇嘛派往噶尔丹部特使吉隆胡图克图,率弟子70余人,持噶尔丹降书,谒见福全,吉隆说:“噶尔丹跪于威灵佛前,稽首誓言,自此不犯喀尔喀,若违此书,惟佛鉴之。此意福全又转奏康熙,康熙说:噶尔丹乃极狡诈之人,屡遣人以立誓为词,誓不可言。</p><p class="ql-block">”于是,又复命福全急速进军,然而已经晚了,噶尔丹在派出吉隆抽书往说福全时,就“自什拉穆楞河载水,横渡大碛山,连夜遁云,走刚阿脑儿(达理之岗更淖尔)所过皆 烧荒,以绝追骑。”并于退兵中掠走克什克腾旗三佐领。此役清军虽胜,而未捉到噶尔丹,回朝后福全受到贬罚。在这次战役中,克什克腾旗四等台吉莫伦噶尔弼“效力行间”,康熙帝曾下诏普授三等台吉。之后,莫伦噶尔弼又侦探消息,在防汛处效力甚多,从三等台吉又擢升一等台吉,并由理藩院“通报各扎萨克知之”。</p> <p class="ql-block">金秋承德、坝上之旅</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年9月21日——2024年9月28日</p><p class="ql-block">本景点游览时间:25日8:00点,2小时</p><p class="ql-block">天气:晴•2——17℃</p><p class="ql-block">摄影:乡间小道</p><p class="ql-block">文字:乡间小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