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此次山西自驾游,最为期待的是参观中国古代建筑技艺巅峰之作的“南楼北塔”。</p><p class="ql-block"> 南楼,“万荣飞云楼”,三天前已造访。</p> 北塔,“应县木塔”,万分期待。 应县“佛宫寺”门前广场,矗立着“肖观音雕像”。 观音身姿飘逸,法相慈悲,左手拖净瓶,右手施佛印。 肖观音,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皇后,中国历史上最有才华的皇后,著名女诗人。 佛宫寺,一座辽代建立的千年古刹,木塔位于寺内。 “压倒性的壮观,完美得让人惊叹,半天都缓不过神来”。(梁思成) 应县木塔,又名“释迦塔”,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享有“中国第一,世界无双”的美誉。 木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总重量约为7400多吨。 木塔稳重端庄、比例适当、轮廓优美,古籍上称其“浮图之丽、甲于宇内”。 木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采用独特的八角形平面布局,全塔上下没有用一颗铁钉,全靠木构件互相榫卯咬合而成。 <p class="ql-block"> “无钉无铆,全凭榫卯相契”。(梁思成)</p> 59种不同形式、成百上千朵斗拱,犹如朵朵盛开的莲花装点于塔身各处,斗拱结构“如乐高积木般咬合,却在千年风雨中未曾松动一分”。(梁思成) <p class="ql-block">古籍赞誉:“远看擎天柱,近似百尺莲”。</p> <p class="ql-block"> “崛耸木威冠古今,扶摇直透万重云”。</p> “古塔凌云映碧天,檐牙错落韵绵延。风过琼林声细细,日临朱户影娟娟”。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千年岁月显陈迹,塔前留影意难终”。</p> 木塔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其文化价值无可估量。 环塔一周,仔细观望,塔身四方八面的匾额,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悬挂在木塔第三层最醒目位置的“释迦塔”匾额,由金代大书法家王瓛所题,是木塔最巨大、最古老、最珍贵的匾额,至今已有830年的历史,上面保留的维修题记,是用以判定木塔建造年代的最重要史料。 应州知州陆叙钊题写的“永镇金城”匾额,采用欧体楷书,字体结构匀称,笔力苍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谓书法中的珍品。 迦塔匾额的上方,有两幅由明代皇帝亲笔书写的匾额。 “峻极神工”,明成祖朱棣题写,字体流畅有力; “天下奇观”,明武宗朱厚照题写,字体雄浑磅礴; 清光绪年间应州知州李恕题写的“天宫高耸”。 靠近木塔,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抚摸梁柱,感受到岁月的流转。 木塔内部空间布局独特,五层都放置佛教造像,层层一座佛殿。 第一层,供奉塑于辽代的释迦牟尼像造像,面目端庄,神态怡然。 主尊头顶部藻井为木结构覆斗形穹顶。 第二层,主尊佛像左右是两尊胁侍菩萨,文殊、普贤菩萨分别坐于狮子和白象驮伏的莲座上。 第三层,八角形木质佛坛上供奉着四方佛,各朝一面而坐。 第四层,是华严三圣骑狮文殊菩萨、骑象普贤菩萨与毗卢遮那佛的组合。 第五层,八尊菩萨围绕在以密教手印示现的毗卢遮那佛周围,构成曼荼罗。 值得一提的,还有木塔第一层丰富的壁画遗存,色泽鲜艳,栩栩如生。 内壁上的过去六佛画像; <p class="ql-block"> 门额上的男女供养人、善财童子画像;</p> 内槽门两侧的金刚、天王画像; 神秘飞天,舞姿惊艳。 “木塔,你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地矗立,每一根梁柱都诉说着历史的故事,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参观完毕,不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