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说到印加文化,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地方,那就是库斯科。这座位于秘鲁东南部的古城,被安第斯山脉环绕,地处海拔3410米的高原山谷。作为曾经的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被誉为安第斯山脉的心脏和世界的肚脐,不仅保留了古老的印加传统,还融合了西班牙殖民文化的精髓。置身其中,历史与现代的碰撞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这座城市,仿佛走进了一段传奇。从萨克塞瓦曼的石墙奇迹到天空之城马丘比丘的云雾缭绕,从印加古道到科里坎查的黄金庙宇,都见证了库斯科作为印加帝国首都的辉煌。而在西班牙殖民者到来后,库斯科又在冲突融合中焕发出新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庄严的教堂与印加神殿相伴,神秘与信仰交织成独特的风景。它带着与众不同的高原气质吸引着无数追寻者。我们就是其中之一。2025年3月6日,从首都利马飞行近600公里至库斯科,开启了为期四天的库斯科探秘之旅。</p> 印加文化 <p class="ql-block">在离库斯科城北部2公里处的小山丘上,矗立着一座被誉为石工奇迹的萨克赛瓦曼堡垒遗址。其最高处海拔3700米。“萨克塞瓦曼”的含义是“雄鹰”,它宛如一只雄鹰俯视整座城市。萨克赛瓦曼的石墙由成千上万块的巨石组成,这些被西班牙人惊叹为"魔鬼工程"的城墙,每一块石头都经过精细切割和打磨,有的甚至重达百吨以上,这些巨石在拼接时没有使用任何粘合剂。以精准的榫卯结构拼接,石缝间连刀片都无法插入。</p> <p class="ql-block">即使在没有发明文字和车轮,也没有大型动物协助运输的情况下,印加人是如何建立这面宏伟的石墙,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印加工匠用含铁量60%的安第斯山脉30多万块深褐色巨石,创造出锯齿状防御体系,依山而筑,占地四平方公里,从上至下共有三道平行的、用巨石砌成的围墙守卫着城堡。城墙上遍布坚固的堡垒,瞭望台。这城墙既抵御外敌又能缓冲地震——这种建筑智慧让它在五次大地震中大部分仍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1950年,库斯科地区发生强烈地震,许多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建筑颓然倒塌,由于城堡石块连接形状的多样性以及墙体向内倾斜,使遗址的局部在库斯科毁灭性地震中得以幸存。至今山鹰城堡却依旧雄视四方。</p> <p class="ql-block">据传说,“山鹰”的中央有一个圆塔型建筑,塔内有一个构造特殊的平台,平台连接着迷宫般的通道,其中的一条或几条通道通往地道,在地道的某个地方可以寻找到埋藏宝藏的机关。这是依据传说复原的园塔型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是现在的遗址。</p> <p class="ql-block">历史已经进入21世纪,这些神秘废墟的发现,使得曾是印加帝国的首都历史变得更加灿烂。</p> <p class="ql-block">比萨克塞瓦曼更为神奇的就是坐落在库斯科西北方向80公里的秘鲁最为著名的有着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赞誉的天空之城—马丘比丘。马丘比丘建于15世纪中期。据分析可能是印加帝国的皇帝避难所或者私人庄园。这里有超过200座石头建筑组成,同样有着高超的垒石技艺。</p> <p class="ql-block">马丘比丘共有包括神殿避难所,公园、住宅在内的140个建筑。</p> <p class="ql-block">还有超过100处阶梯以及数量众多的喷泉和完整的水利体系。</p> <p class="ql-block">古城遗址由城市区与农业区两大区组成。两区之间有石墙分隔。墙外是梯田农业区。</p> <p class="ql-block">城区由神圣区、祭司与贵族区、平民南区三个区域组成。</p> <p class="ql-block">站在马丘比丘的古老石阶上,风里都是历史的回响。曾经,它只存在于我的幻想与书页之间,如今,我竟真的踏上这片土地,触摸着古老的石墙。</p> <p class="ql-block">尤其是位于高处的神庙,每年冬至太阳光照射进入神庙的角度与窗户对齐,这也显示出印加人对天文学的高度理解。</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祭台上,有一长方形石头,表面打磨得非常平滑,棱角齐整,面向东方,原来这是印加文化中著名的“拴日石”。这块拴日石是一部特殊的天文装置。印加人通过拴日石的日影变化来确定季节,编制日历。</p> <p class="ql-block">印加王国的“十字架”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埋在土里)。</p> <p class="ql-block">古印加时期的“指南针”—日晷。</p> <p class="ql-block">被群山和云雾缭绕的马丘比丘仿佛漂浮在云端之上,故而被称为天空之城。站在山顶俯瞰这片遗址,仿佛时光倒流,印加文明的辉煌似乎就在眼前。如今成为世界自然和文化的双重遗产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我们脚踏之处是印加古道的起点,始建于15世纪,是印加帝国(1438-1532年)为维系庞大疆域而修建的交通网络核心。这条全长约3万公里的路网贯穿安第斯山脉,北起哥伦比亚,南至智利,覆盖秘鲁、玻利维亚等六国,其中秘鲁境内保存最为完整。它不仅是军事与贸易通道,更是印加人传递政令、朝圣祭祀的神圣之路,其设计融合了排水系统、驿站和梯田等智慧,体现了印加文明的工程与管理水平。</p> <p class="ql-block">印加人认为库斯科是最接近太阳的地方,因而将太阳神奉为至高无上的神灵。这种独特的信仰也恰好与库斯科的地理环境相呼应,因为这里是全球紫外线辐射最强的城市,让人不禁感叹这里与太阳的神秘联系。正因为如此,印加人在库斯科的中心地带修建了一座神圣的科里坎查太阳神殿,专门用于祭祀太阳。今天这座神殿已经成为一处遗址,但它在印加帝国时期不仅是整个帝国的象征,也是最受尊敬的宗教中心,据说神殿的墙壁和地面曾铺满黄金,太阳照射进来时,整个神殿金光闪耀。西班牙人留下的文字记载,仍让我们想象出它曾经的辉煌:墙壁覆盖纯金箔,庭院中站立着黄金铸造的玉米神、羊驼群,甚至连地板都用黄金铺就。</p> <p class="ql-block">曾是印加人崇敬仰望的太阳神殿,如今只剩断壁残垣……令人唏嘘。</p> 殖民烙印 <p class="ql-block">印加帝国经营矿产丰富,因此在世界上还曾流传着黄金国的传说,不仅是太阳神殿(Qorikancha)铺满黄金,就连许多生活用品都以黄金装饰,这引起了西方列强对其采财富的觊觎。1532年西班牙征服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率领一支仅有168人的战斗小队凭借印加人从未见过的马匹和铁制武器盔甲便击败了印加帝国军队还俘虏了国王。对于西班牙带来的天花在当地肆虐,这也导致拥有1000万人口的印加帝国瞬间土崩瓦解。</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殖民者除了将金银掠夺一空,还实行残暴统治和信仰压迫,把印加帝国最重要的太阳神殿及星、月、雷及彩虹神庙群拆除,并利用原本的地基和石块耗时约100年修建了圣罗明克修道院,这些石墙成为印加文明与殖民历史交汇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库斯科主教堂更是为殖民烙印加上了浓重的一笔,它历经400年的风雨,依然巍峨耸立,城市中心这栋砖红色的建筑融合了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风格,是殖民时期西班牙人在库斯科建立信仰统治的重要象征。走进教堂内部,与西方著名教堂一样的金碧辉煌,你还能看到17世纪展现欧洲最高水平的画作,最著名的当属《最后的晚餐》壁画,画中耶稣与门徒分享的竟是烤豚鼠,这可是印加人最神圣的祭品。但不知何故,教堂内部禁止拍摄。唉,差评!</p> <p class="ql-block">一不留神还是拍了一张。</p> <p class="ql-block">库斯科教堂正门外便是这座城市的核心与最主要的广场:武器广场(南美的很多城市都有武器广场,源于当时西班牙殖民者,每占领一个城市后都要找一块空地存放武器)。这里曾是印加帝国时期举行重要典礼和祭祀活动的广场,印加人认为此地象征宇宙的中心,因而赋予了它极高的宗教意义。</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殖民者征服库斯科后,西班牙人没有将它毁掉,而是在其周围建起了教堂,并环绕广场建立了石拱廊。今天虽然广场面积不到原来的一半,但人们依然可以看到印加帝国和西班牙殖民时期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武器广场中央有一座人物雕塑。一位印第安人手持权杖,身披盔甲,目光如炬仰望远方的模样。有一种说法:他是帕查库特克(Pachacuti),印加帝国的第九任统治者,被认为是帝国的缔造者之一,扩张了领土并建立了库斯科作为首都,他相当于中国的秦始皇的地位;另一个说法:他是图帕克·阿马鲁二世(Túpac Amaru II),十八世纪反抗西班牙统治的起义领袖。无论是谁,他一定是印加人后羿心目中的英雄。</p> <p class="ql-block">武器广场四周的街道,狭窄而古老,青石铺就的路面和紧凑的房屋布局,给人浓厚的殖民氛围。漫步其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1983年,库斯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是这样描述的:库斯科古城保存了已经消失的印加文化传统,留有印加文明独特而稀有的证据,呈现出人类历史重要阶段的建筑类型与高超的建筑技艺。库斯科是印加帝国古城的卓越典范。</p><p class="ql-block">库斯科,“古印加文化的摇篮”,印加后裔心目中永远不可替代的精神圣地。作为过客,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秘鲁不仅有天空之城马丘比丘,还有一座芳名叫“库斯科”的印加古都。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