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知音半城苦,历尽磨难揽清欢——爱拉胡琴的盲人网红

诗与雅音

<h5><font color="#9b9b9b">  易清欢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爱拉胡琴的盲人赵和良先生。赵先生是我的好朋友赵月红的父亲,通过交流,我被赵先生的人生经历,以及他身上的庄敬自强的精神深深感动,想把他的故事分享给大家。</font></h5><br> <b>作者/曹春华</b> 在95后戏曲小花赵月红的直播间,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迅速吸引着观众,一位盲人先生正反拉着胡琴引项高歌唱着花鼓戏,观众人数很快突破一万,并在不断上涨。<br><br>  “爸爸,粉丝都很喜欢你哦,夸你琴拉得好,戏唱得好。”<br><br>  “谢谢谢谢,谢谢大家。”<br><br>  原来,这位盲人先生是赵月红的父亲,直播间父女轮流唱着大家耳熟能详的戏曲段子,狠狠地满足了观众的戏瘾。 <h1><b>自幼失明,以琴为伴走天下</b></h1> 赵月红的父亲名叫赵和良,出生于1966年,湖南邵阳人。一岁半发高烧因病家境贫困无钱医治导致双目失明,八岁时母亲过世,跟着身患重病的父亲和两个哥哥,日子过得十分艰难。<br><br>  赵和良没上过学,但他从小喜爱音乐,并且有着过人的天赋。12岁那年,父亲从外面带回来一个破烂胡琴,没有弦也没有弓,赵和良却如获至宝。他拿麻绳和牛筋当琴弦,用棕丝做弓毛,原本被人当垃圾扔掉的胡琴,被他这么一折腾,竟然能拉出声来。有了这个宝贝,赵和良天天守着广播听音乐,细心琢磨,慢慢学到了好几个曲子。<br><br>  稍长大一点,赵和良开始跟着哥哥们外出讨生活。1980年,哥哥们在衡阳火车站附近做小买卖,赵和良看不见做不了事,想拉胡琴卖艺。二哥很是反对他拉胡琴,他觉得这像乞讨,非常没面子。但赵和良不怕丢脸,他拉胡琴反而惊动了很多观众,这让他更加喜爱,坚持要卖艺,二哥拗不过,就随他去了。<br><br>  为了不拖累哥哥,也为了证明自己能养活自己,十六岁开始赵和良一个人外出跑江湖卖艺谋生。赵和良卖艺有一套自己的方式,他每到第一个地方,先拉场子,吆喝着吸引别人的注意力,然后唱一个曲子,把观众聚拢过来。这时赵和良现场找个人帮忙向观众凑钱,有钱的捧钱场,没钱的捧人场,凑多凑少全靠运气。<br><br>  那个时候交通不便,加上眼盲,赵和良跑江湖基本靠步行,出一趟门好几年回不了家。迈着双腿,凭一根导盲棍,赵和良走遍了三湘四水,甚至广西、贵州、江西都有他留下的脚印。通过卖艺,赵和良不但成功地养活了自己,还学到了不少民间小调。<br><br> <h1><b>回到家乡,算命学戏立根基</b></h1> 在外面漂泊了几年,也历练了几年,赵和良成熟了不少,1982年他回到邵阳老家,此时的他胡琴拉得相当娴熟,还能唱许多曲子,遇上村里有人去世,人家办弹四郎就请他去唱板凳戏,放广播的工作也交给他,并给予报酬。赵和良板凳戏唱得好,做事勤快,别人也很照顾他,有生意就介绍给他。<br><br>  赵和生跑江湖之前,经表姐夫介绍跟着同乡镇的一位算命先生学过一段时间,他也很感兴趣。做弹四郎有收入,但不是天天有做,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闲在家里。听说邵东牛马司有个很厉害的算命先生,赵和良趁闲登门拜师求学,后来没钱继续交学费,先生便不肯再教。赵和良很佩服先生的本事,苦苦哀求请他多教教,先生却说:“我也要生活,你没有钱,我就不能再教你。”赵和生没办法,只好去找他的徒弟,没想到徒弟早已被先生叮嘱过不许教赵和良。这个行业有个规矩,师父不须徒弟做的事情,徒弟就不能做。年轻的算命师傅不敢违抗师命,又想帮助赵和良,于是想了个办法,要赵和良认他做干爹,认了干爹成了父子,父亲教儿子天经地义。<br><br>  赵和良一边跟着干爹学算命,一边唱板凳戏。后来村里成立了一个花鼓剧团,赵和良被请过去当乐队伴奏员,此时赵和良才接触到比较专业的戏曲。赵和良很勤奋而且好学,除了胡琴伴奏,他还开始学唱戏。剧团有位唱戏的师傅见他如此勤奋又有天赋,经常给他提供免费指导。<br><br>  很遗憾的是乐团只搞了一年半,因为入不熬出解散了,大家出去各自谋生。教赵和良唱戏的师傅找到赵和良,两人拉了一个业余草台班子,他们经常在邵阳市里的茶馆,公园等人多的地方表演。下雨天不出去,赵和良就跟着师傅学唱戏。师傅手上有不少板凳戏剧本,赵和良学得很认真,也没让师傅失望,生、旦、净、末、丑他一个人全都能唱,还别具匠心创出了反拉胡琴的技法。 <h1><b>成家不易,屋漏总逢连夜雨</b></h1> 赵月红有个戏迷妈妈,一个偶然的机会邂逅了赵和良,然后成了家。“我老婆也爱好音乐,而且善良乐观。”说起妻子刘连元,赵和良的眼里仿佛生了光。1998年夏天,在四面漏风,连个睡觉的床铺都没有,并且随时会倒塌的土砖房里,赵和良和妻子成了家过起了温暖的日子。没多久,两个孩子相继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常常吃完这顿,下顿愁米下锅。好在妻子想得开,听到丈夫的琴声,手里干着活也会和着来上一段邵阳小调。<br><br>  2001年秋收季节,妻子从田里装运稻谷回家,在路上出了车祸,导致左手骨折。司机不但不承认过失还拒绝赔付医药费,赵和良一怒之下,带着一家大小赶赴省城长沙打官司。<br><br>  官司打得很不顺利,一家人要活下去,赵和良只能卖艺,他用一根红绳一端系在赵月红腰上,一端绑在自己腰上,背上背着月红的弟弟,他倒拉着胡琴,脚打着拍子,仰头唱曲,用卖艺挣来的钱养活一家人。一次两个孩子受了风寒持续高烧,这对赵和良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因为急上火,还导致口腔长满溃疡无法唱曲。<br><br>  官司一打就是四年,结了案,两个孩子也陆续上了学,妻子做起了清洁工扫大街,赵和良继续卖艺。放学后,赵和良就让孩子们在身边支个小凳子写作业。被父亲耳濡目染,赵月红也会唱点小曲跟着父亲一起卖艺。随着年龄增长,赵月红慢慢觉得不好意思便不肯再唱。急性子的赵和良没耐心哄,扯着嗓门喊:“不偷不抢凭本事挣钱,怕么子丑哩!?”<br><br>  一家人辛勤劳动省吃俭用,除开生活,剩下的就攒起来修老家的房子。2009年,老家的土房子被岁月侵蚀成了危房无法居住,为了攒钱修建房子,妻子没日没夜地扫大街,赵和良拼命地卖艺,到处东拼西凑,凑多少盖多少,没钱只能停工,经过好几年才勉强把房子盖好。两个孩子的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些事情全都是我老婆在操持,没有她,我们连栖身之地都没有。”赵和良说。<br><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赵和良和女儿赵月红</font></h5> <h1><b>有女初成,苦难养开绚丽花</b></h1> 终于熬到了一双儿女都长大成人,女儿赵月红更是出类拔萃,进入了长沙市花鼓戏剧团,还考上了编制。赵和良带着妻子回到老家,准备开启幸福安定的晚年生活。<br><br>  不想命运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2019年夏天突然传来噩耗,月红的弟弟自尽了!原来,儿子早已困于抑郁症不可自拔。<br><br>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没有任何文字可以形容,祸不单行的是没多久妻子又被闯红灯的汽车撞进了医院,右臂骨折打了钢钉。女儿才工作不久,赵和良还得继续撑下去,他不顾女儿阻挡,毅然担起了照顾妻子的重任。<br><br>  赵月红也很争气,从小学习就很认真刻苦,小时候喜欢跆拳道,考入了贺龙体校跆拳道专业队。后来又喜欢上了越剧,经常跟着长沙市小百花越剧团票戏,为了学戏,考入了湖南省艺术学院,学了花鼓戏。参加工作第二年就开始不断拿奖,2020年至2022年连续三年获长沙市杜鹃花艺术节“杜鹃花表演奖”,获第七届湖南艺术节“田汉表演奖”,首届袁家岭戏剧节“金芙蓉奖”等,2022年被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评为“长沙市杜鹃花人才工程”青年人才。<br><br>  去年,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出品,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与长沙市艺术创作研究院联合创作演出的长沙花鼓戏《花猪司令》,由赵月红担任的主角,作为地方戏代表作,两次受邀前往北京全国戏演出中心展演,获得一众专家好评和认可,被2024年国家艺术基金年度资助项目。这也是20年来,她所在剧团再次获得进京演出的殊荣。一个个瞩目的荣誉不断地往家里拿,赵和良和妻子也慢慢走出了丧子之痛。<br><br><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赵和良在易清欢拉大筒给女儿赵月红唱花鼓戏伴奏,与曹春华古筝合奏。</font></h5> 家务不多的二老闲了下来,想起儿子他们还是会伤心。妻子又扫起了大街,赵和良想拉琴唱戏,他说:“我还是喜欢热闹点的日子,要回乡里,我想继续表演。”<br><br> 赵月红说:“想表演还不容易吗?现在已经是视频时代,我给你录视频或者开直播你来表演。”赵月红给爸爸开了一个抖音账号,刚开始,视频由她录制并简单剪辑上传。不少人认出视频上的他就是曾经在邵阳街头游走、卖艺的“高人”,纷纷点赞关注。<br><br> “爸爸,你的点赞率很高呢!”听到女儿这样说,赵和良来了劲儿:“那我再录一段。”<br> <br>  有了网络舞台,赵和良又找回了那个活力满满的自己。为了更好地表演,方便与粉丝互动,赵月红买回来一台盲人手机,赵和良很快就学会了操作,视频录制、上传、在评论区与粉丝交流,赵和良都能自己完成,他还能通过微信与朋友聊天。<br><br>  今年赵和良满六十岁,花甲大寿,亲友要给办寿宴,赵和良坚决不肯,他说乐极生悲,不办!原来,去年妻子办了大寿,没多久就被高层瓷砖砸进了医院,断了六根肋骨。<br><br>  赵月红尊重父亲的意见不办寿宴,但她开了个直播给父亲祝寿,与粉丝一起过了这个生日。铺天盖地的生日祝福在屏幕上飘扬,赵和良看不见,但粉丝们的热情他全都感受得到,迎着光,赵和良的胡琴伴着女儿的歌声越发欢愉。<br><br>  “我这一生的苦难数不尽,但只要前面有阳光,就要奋勇向前。”赵和良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