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菜园里种的桂花开了香气吸引了孩子,馥郁的香气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引导孩子们探索传统美食文化的绝佳契机。基于幼儿对前期自制桂花蜜的浓厚兴趣,王海花老师精心设计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食育工坊活动——《桂花糕》。这不仅仅是一次烹饪体验,更是一场融合了科学探究、感官开发、文化传承与团队协作的综合性学习之旅。孩子们戴上小厨师帽,系上小围裙,亲手制作一块块香甜的桂花糕,在劳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在合作中品尝成功的甜蜜。</p> 活动过程 <p class="ql-block"> 情境导入,唤醒经验:活动伊始,王老师以“我们收集的桂花想用来做什么”这一话题自然切入,瞬间连接了孩子们的已有经验,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明确了本次活动的任务导向——“今天,我们就来制作桂花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多感官认知,夯实基础:在认识食材与工具环节,孩子们不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主动的探索者。他们走上前,用小手触摸糯米粉的细腻,用鼻子深嗅干桂花的芬芳,用眼睛观察电子秤上数字的精确变化。王老师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味道刚刚好”)将科学称量的必要性娓娓道来,为后续的规范操作奠定了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 分层演示,化解难点:制作桂花糕的步骤较为复杂,王老师创新性地采用“分层演示法”,将过程拆解为第一层的透明桂花层和第二层的奶白椰浆层。在演示中,她不仅是操作者,更是细心的解说员和安全的提醒者,并巧妙邀请幼儿参与简单步骤(如搅拌、加糖),让观摩过程充满互动与期待。</p> <p class="ql-block"> 分组实践,协作共创:这是活动的核心环节。孩子们分成小组,变身“小小糕点师”,在真实的操作中,将刚才观察到的知识转化为实践。称量、搅拌、加热、倒入模具……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小组成员的分工与配合。</p> 延伸活动 <p class="ql-block"> 待桂花糕冷却成型,活动进入了最高潮——品尝与分享。孩子们观察着晶莹剔透的糕点,轻嗅着混合了桂花与奶香的甜蜜空气,最后将劳动成果送入嘴里。那一句“老师,好甜呀!”,和与同伴分享时脸上洋溢的笑容,是情感目标达成的最美诠释。</p> 课后研讨 <p class="ql-block"> 最后,苏园长组织课题组成长开展课后研讨,表示活动中支持孩子探索的活动方式,对孩子在户外能自主支持孩子寻找材料,观察,就各自的观察结果交流,给予了肯定,也提醒大家在以后的实践中要关注研究方向,思考多种多样的形式支持孩子探索和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