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旱之伤

丹江石福

<p class="ql-block">每年春天,我最期待的便是那一口鲜嫩的野菜滋味,今年亦不例外。开春之后,我几乎每日都踏足田野,寻觅那抹春天的味道,然而遗憾的是,今年的野菜却格外难寻,与往年的丰盈相比,今年的收获寥寥无几。</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气候异常,立春之后,似乎未曾有过一场透墒的甘霖。在我的记忆中,这样的景象实属罕见。春天,本是万物蓬勃生长的时节,然而缺水对于植物而言,却是一场无声的灾难。</p> <p class="ql-block">有三件事,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这场春旱的严重性。</p> <p class="ql-block">一是茶叶。我每年清明时节,都会购买商南毛尖茶,尤其钟情于清泉毛尖,其味略甜,令人回味无穷。清明节当日,我如往年一样去买茶,买的是明前茶。明前茶,贵如黄金,此时茶树经过一冬的休养,养分充足,芽叶细嫩,蕴含着丰富的氨基酸、茶多酚等营养成分,制成的茶叶口感鲜爽,香气清幽。然而,今年的明前茶,真的贵得令人咋舌。受气候影响,产量极低,价格自然水涨船高。</p> <p class="ql-block">清明节那天,我驱车前往清泉村,如同往年一般,绕村一圈,查看山上的茶叶。然而,茶树林中采茶的人寥寥无几。走进几家制茶厂,皆被告知无货,若要买茶,需提前预约。这样的景象,今年是头一遭。往年的茶场,总是堆满了各种档次规格的茶叶,需细细挑选,而今年却无从挑选。幸好,有一位老相识的茶商,留了几斤茶叶,五百元一斤,这价格一年比一年高,今年尤甚。然而,芽叶却显得格外细小。我并不太喜欢过于细小的芽叶,因其味道过于淡薄。我之所以选择在清明节这一天买茶叶,便是为了既能买到明前茶,又能保证茶叶不会过于细小,口感恰到好处。</p> <p class="ql-block">二是竹笋。我酷爱吃竹笋,商南之地,竹笋并不稀缺。清明节前后,正是竹笋破土而出的时节,我每年都会进山采摘。这一时节的竹笋,味道绝佳。然而,今年却让我大失所望。清明节前后,我三次登山,往日经常造访的地方,竟连一根竹笋也未见。不过,每次也并未空手而归,总能在竹林周边找到几根竹笋,它们多生长在面向阳光的地方,也就是我们当地人所说的“阳坡”。然而,这些竹笋皆细长细长,只能掐其头部。今年,气温低且干燥异常,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的景象始终未曾出现。</p> <p class="ql-block">三是清明节上坟。今年,管理格外严格,几乎每个进山的路口都有人值守,检查进山所带物品,禁止燃放鞭炮,禁止烧纸。所带物品一律没收。如此严厉的措施,实属前所未闻。其原因在于今年的干燥程度非同一般,哪怕是一点火星,都有可能引发山火。血的教训让各级政府惊恐不已,不得不在节假日安排人员值班,严查上坟祭祖物品。</p> <p class="ql-block">以上这些,虽不至影响生活根本,但农民的庄稼却因此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民以食为天,大旱之年,粮食减产已是必然趋势。山区地块普遍狭小,缺乏浇水灌溉的条件,只能靠天吃饭,而天公却不作美,这场灾害的破坏力不亚于洪水猛兽。</p> <p class="ql-block">地震是自然灾害,洪水是自然灾害,干旱亦是自然灾害。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力量微乎其微,甚至是无能为力。我不知道其他地方的情况如何,但就我生活的小地方而言,气候的变化愈发诡异。小时候,我住在一个山沟里,小河沟里的水从未断过,还有深水潭,其中鱼虾鳖蟹应有尽有,我常捕捉它们以充饥。待我长大后,那水沟里的水却渐渐消失了,没有了水,自然也就没有了鱼虾鳖蟹。更为可怕的是,我们那里的大江大河,如今都变成了小水沟。我一直想不明白,那些水,究竟去了哪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