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渝有约·芷江抗战受降纪念馆

原野

<p class="ql-block">  假如说风雨龙津桥是芷江侗族文化的典型代表,那么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则是芷江抗战文化、和平文化的集中体现。</p><p class="ql-block"> “八年烽火起芦沟,一纸降书出芷江”,1945年8月21日,中国战区侵华日军代表今井武夫低头投降。这不但是八年抗战取得的最终胜利,芷江由此成为雪冼中华民族百年耻辱的历史名城;这也是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的标志,将芷江作为见证地永久裁入了史册。</p> <p class="ql-block">  ▼同处芷江城区,龙津桥与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相距不远,3月19日上午,告别龙津桥须臾间已到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广场矗立看一座巨大的战士雕像,他右手紧握长枪,左手怀抱婴儿,形象地诠释了战争与和平的辩正关系。洁白的战士雕像身后是长长的赫色战争图案,细观之下,那是中华儿女八年抗战的场景浓缩,那是前赴后继的勇往直前,那是世界和平的阵痛孕育。</p> <p class="ql-block">  ▼高大的受降纪念坊由汉白玉雕琢,主体为四柱三门造型,周边民国风格的低矮护栏,整体就是一个巨大的“血”字造型。这是八年抗战三千万亡灵的堆积,这是中华大地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置换,这看似洁白无暇的受降纪念坊,实实在在早已被血色染红。</p> <p class="ql-block">  ▼受降纪念坊建于1947年2月,也被称为“中国的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  ▼《芷江受降坊记》铭文。</p> <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为1995年新建,通体洁白的主体建筑,除了略显倾斜的屋面,其它都为方正垂直的线条贯穿,更显庒严肃穆。门额上方“中国人民抗胜利受降纪念馆 ”鎏金大字为赵朴初先生所题。</p> <p class="ql-block">  ▼进入大厅,象征胜利的“∨”型青铜雕塑最为著目,在透明屋顶格栅的散射下时刻变幻着光影,一连串的“1945.8.21”阿拉伯数字定格了将近80年前的那个胜利时刻。</p> <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芷江受降史实陈列展包括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布满上下两层楼面。</p> <p class="ql-block">  ▼时间进入1945年,八年抗战进入最后阶段,日本侵略者过长的战线、溃乏的兵力、巨大的战争消耗,所谓进攻早已是强弩之末。当年四月日军发动了湘西战役,也称“雪峰山会战”,其目的旨在夺取芷江空军基地,故又称“芷江保卫战”。这场历经55天的战役,以日军被击毙3万余人的溃败而告终,这是抗战中最后一场重大战役,从此日军在中国战区再无进攻能力。</p> <p class="ql-block">  ▼二次世界大战随着欧洲战场的结束,美军在大平洋战场的节节胜利,苏联红军的对日宣战,美军大规模轰炸日本本土以及两颗原子弹的投放,日本侵略战争终于走尽了穷途末路,不得不宣布无条件投降。</p> <p class="ql-block">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国民政府随即成立了受降委员会,任命何应钦等人为受降代表,确定芷江为受降地,芷江成为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终受降城。</p> <p class="ql-block">  ▼受降代表除了时任中国陆军总司令、一级上将何应钦,还有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中将萧毅肃,各大战区司令,还有中国战区美国作战司令部参谋、准将柏德诺。其中考虑军衔对等原则萧毅肃为直接谈判代表。</p> <p class="ql-block">  ▼侵华日军投降代表由日军总参谋副长今井武夫等出席。</p> <p class="ql-block">  ▼日本军国政府签署的《降书》碑刻立于纪念馆右侧的山丘上,山丘还建有受降亭、中国抗日受降城碑林等建筑,需要踏着象征和平与胜利的台阶步步上行。</p> <p class="ql-block">  ▼未到芷江前心中不免会有疑惑,偌大的中国战区,为何将受降地点设在湖南的边缘小城芷江呢?</p> <p class="ql-block">  ▼其实这与芷江在抗战中的地理位置、军事布局等诸多因素密不可分。</p> <p class="ql-block">  ▼芷江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就是军事重镇,当时中日双方的军事布局中,它既是抗战前线的后方,又属抗战后方的前沿。它还是当时国民政府的重要军事基地,是陆军司令部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是中美空军联队的大本营,拥有中国战区第二大军用机场,苏联的援华空军、美国的飞虎大队会集于此,机场驻有各种型号飞机600余架。当时驻扎芷江的中国和同盟国机构多达220多个,仅美国空军人员最多时达6000多名,中国驻军20余万。</p> <p class="ql-block">  同时刚刚结束的湘西会战(又称芷江保卫战)以中国军队完胜,日军惨败告终,既是对侵华日军心理上的强大压力,也是对中国军民取得最终胜利的高调弘扬。</p> <p class="ql-block">  ▼复原的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据介绍室内陈列的很多物件均为原物。</p> <p class="ql-block">  ▼正如毛泽东总结,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切抗日力量和其它同盟国共同战斗取得的最终胜利,这是人民的胜利。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视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定当加倍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