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海岸线•霞浦东壁村、海尾角村

黄色皮肤,勇敢的心

霞浦县,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县,属福宁府。三国时期曾是东吴的造船基地,史上称“温麻船屯”。晋太康三年(282年),霞浦始设温麻县,距今已有1741年的建县历史,相继涌现沩仰宗始祖灵祐、易学宗师黄寿祺以及著名历史学家、书法家游寿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是中国东南沿海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港口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县,是福建最早开放的对台贸易口岸,是“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中国南方海参之乡”、“中国海带苗之乡”、“中国生态大黄鱼之乡”、中国南方海参之乡,素有“闽浙要冲”、“鱼米之乡”、“海滨邹鲁”的美誉。 东壁是霞浦三沙镇一个面朝大海的小渔村,距离霞浦县28公里。山脚下是沙滩,远方是连绵叠加的山峰。这里海域宽阔,有一个小沙滩可以扒着沙子、捡着贝壳、嬉着海水等待日落,也可站在大桥上看日落。<br><br>东壁岛北望马祖岛,东接平潭岛,东壁岛上基本保持着原有的自然生态,有着丰富并独特的社会和人文景观,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海沙温柔,海水清澈。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视其为海疆东面的壁垒屏障,故称“东壁”。 <p class="ql-block">村里的基督教堂</p> 东壁的落日、海滩、岩礁、怪石、海堤,都可以成为你独一无二的小确幸。在教堂旁边有一条小路,可以直接下到一座桥那里,那座桥便是观赏日落的绝佳点位!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东壁滩涂夕照》</b></p><p class="ql-block">夕照滩涂似画工,流金溢彩韵无穷。</p><p class="ql-block">云帆倒影波光里,渔网斜阳桅杆中。</p><p class="ql-block">礁石蜿蜒迎雪浪,海鸥舒卷戏腥风。</p><p class="ql-block">人生难得几回醉,霞客痴迷忘返篷。</p><p class="ql-block">—Deepseek</p> 东壁村的村民,在海上建造了“牧场”,躲在小贝壳里的紫菜是这片大海最丰富的回馈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滩涂》</b></p><p class="ql-block">碧海衔云影,金滩沐晓光。</p><p class="ql-block">潮开千顷镜,日淬万斛妆。</p><p class="ql-block">竹阵穿烟立,鳞波载月航。</p><p class="ql-block">谁持调色笔,绘就水天香?</p><p class="ql-block">—元宝</p> <p class="ql-block">美女在东海一号观景台留影</p> 观景台旁边是一个小渔村 — 海尾角村。 海尾村是霞浦目前渔村风貌保持较好的一个村落,仍葆有较浓的古老渔村韵味,村口、路旁、渔棚、码头,渔网、锚碇等渔具随处堆放,村中处处弥漫着那种久违的淡淡海鲜腥味。 村里的门牌号码 走进村里,石阶、石巷、石坡岸可窥年代,街道窄而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种旧房居多,且临海依坡而建,层次分明。村中没有饭馆,更无住店,背海面街的吊脚楼便利店偶有为外人炒米粉,肉、菜均为外村板车拉入叫卖。 村前一湾天然小型避风港,渔闲港内渔船密集,有序一致迎风锚定,港外一块巨大出水礁石,给海尾村凭添一处独特风景。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海尾渔村即景》 </b></p><p class="ql-block">东海之滨古韵存,石墙黛瓦隐渔门。 </p><p class="ql-block">碧波潋滟连滩阔,白鹭翩跹掠岸喧。 </p><p class="ql-block">舟系浮槎迎晓雾,网收斜日映黄昏。 </p><p class="ql-block">潮声漫诉沧桑事,烟火千家守朴魂。 </p><p class="ql-block">—Deepseek</p> <p class="ql-block">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七律诗由Deepseek创作,五言格律又元宝创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