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入探索文言文教学的创新路径,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4月7日,索罗乡胡洼村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两小儿辩日》公开课。此次公开课由经验丰富的陶华老师精心执教,全体六年级语文教师及学校领导参与观摩,共同沉浸于这场跨越千年的智慧思辨之旅。</p><p class="ql-block"> 课堂伊始,陶华老师以一段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导入,展示古代学者激烈辩论的场景,瞬间点燃学生的兴趣。顺势引出“辩”字,通过讲解其字源演变,巧妙揭示课题《两小儿辩日》,引导学生思考课题含义,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两千多年前的那场关于太阳远近的精彩论辩情境之中 。</p><p class="ql-block"> 在初读环节,陶华老师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帮助学生攻克文言文朗读难关。先是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随后教师指名朗读,针对易错字音如“为(wéi)”“孰为汝多知乎(zhì)”等进行重点纠正;接着,教师展示划分好节奏的课文进行范读,抑扬顿挫、富有韵味的朗读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示范,学生们模仿跟读,同桌间互相倾听评价,课堂上书声琅琅 ,学生们逐渐掌握了文言文的朗读节奏和方法,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p> <p class="ql-block"> 为让学生理解文意,陶老师采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圈画疑难字词和句子,随后小组内热烈讨论,交流解惑。教师则穿梭于各小组间,适时引导点拨 。在全班共同探讨疑难时,陶老师重点讲解了“以、去、汤”等实词、虚词的含义,“汤”等古今异义词的区别,以及“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等特殊句式,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课文。之后,陶老师请几位同学逐句翻译,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并引导学生梳理出两小儿的观点和理由,填写表格,用自己的话完整讲述故事,让故事内容在学生心中扎根 。深入探究环节,陶老师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两小儿辩斗的句子,思考从辩斗中能看出两小儿怎样的品质。学生们踊跃发言,体会到两小儿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大胆质疑、说话有理有据的特点 。谈及孔子面对争辩“不能决也”的表现,陶老师适时展示孔子的资料,引导学生感受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领悟学无止境的道理。课堂上,学生们思维活跃,积极分享自己从两小儿辩日中获得的启示,联系生活实际探讨看待事物应有的全面视角和探索精神 。</p> <p class="ql-block"> 课后,在学校组织的评课环节,老师们各抒己见,对这堂课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陶老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巧妙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文言文的魅力和蕴含的道理 。同时,老师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如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增加与现代科学知识的联系,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科学的进步 。</p><p class="ql-block"> 此次《两小儿辩日》公开课,不仅是一场文言文教学的展示,更是一次思维的碰撞与启迪。通过这堂课,学生们在感受古人智慧的同时,提升了语文能力和思维品质,也为学校的文言文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推动了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