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新冠阳性率北方门诊居第一,这一次来的悄无声息

张辉 乳腺外科

<p data-pm-slice="0 0 []">    近期,新冠病毒再度活跃,防控形势不容忽视。据中国疾控中心2025年第13周(3月24日—3月30日 )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新冠病毒感染在北方门诊病原体占比中位居第一,在南方门诊病原体中也位列第三。</h3></br> <strong>南方和北方的门急诊和住院情况</strong>第13周呼吸道样本主要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率区域差异下面是呼吸道疾病趋势图,可以看出流感已经大幅下降,新冠有抬头趋势。 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率每周变化趋势<h3>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为<strong>鼻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和人偏肺病毒。</strong></h3></br><h3>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为<strong>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和人偏肺病毒。</strong></h3></br><h3><strong>新型冠状病毒</strong>检测阳性率有小幅上升。</h3></br><h3><strong>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人偏肺病毒等</strong>病原体检测阳性率较前期有所回升,主要受影响的人群是14岁及以下的儿童。</h3></br><h3>绝大部分省份流感流行强度已降至低水平。</h3></br><p data-pm-slice="0 0 []">当前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仍处于低水平,但部分病原体阳性率较前期出现回升态势,托幼机构、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存在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应继续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防范。建议公众采取以下防护措施:</h3></br><h3>(1)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鼻、口,以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h3></br><h3>(2)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增强身体免疫力。出现发热、咳嗽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时,与人接触要佩戴口罩,保持室内良好通风;根据需要及时就医。</h3></br><h3>(3)科学佩戴口罩:在就医过程中需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地铁等)时建议佩戴口罩,尤其是老年人和一些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减少感染风险。</h3></br><h3>(4)积极主动接种疫苗:免疫力较弱人群(如孕妇、低龄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等)应根据疫苗接种指引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h3></br><p data-end="332" data-start="224">    再次提醒大家,尤其是老年人以及患有慢性病等易感人群,在病毒高发时期务必加强自我防护。在人群密集的场合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前往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病毒虽“安静”,但风险依然存在,预防仍然是最有效的保护手段。</h3></br><strong><strong>参考链接:<h3>香港https://www.chp.gov.hk/files/pdf/covid_flux_week13_3_4_2025_chi.pdf</h3></br><h3>中国疾控https://www.chinacdc.cn/jksj/jksj04_14275/202504/t20250403_305695.html</h3></br>//<strong>免责声明</strong><strong><strong>1.本公众号部分转载的文章、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其版权和文责属原作者所有,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2.本公众号目的在于分享有关健康的最新内容。信息只供参考,不代表赞同或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有疏漏,请多批评指正,也请多提修改意见和建议。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3.本公众号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原创文章,其版权属于我们微信公众号所属主体。若要转载原创文章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我们,未经同意不得转载。任何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微信:haohu20080410参考链接:<h3>香港https://www.chp.gov.hk/files/pdf/covid_flux_week13_3_4_2025_chi.pdf</h3></br><h3>中国疾控https://www.chinacdc.cn/jksj/jksj04_14275/202504/t20250403_305695.html</h3></br></strong></strong>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ZqpuoH6VeJzJ1E9nbtBG3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