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出发的第三天,午餐过后乘大巴离开新加坡去马来西亚。几个小时的车程居然跨越了两个国家。这在国内是不可思议的。从我们甘肃的东头到西头都需要两三天的时间,更不要说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我真为祖国的地大物博而自豪。</p><p class="ql-block"> 在马来西亚海关办好入境手续登上接我们的大巴,不觉眼前一亮。车内装饰居然是喜庆的大红色绒布,上面是耀眼的金黄色图案。有趣的同伴笑着说:“这怎么像进了洞房呀!”大家一阵哄笑。这是我感受到的第一抹异域色彩。来接我们的导游是一个矮矮胖胖的华裔,四十多岁,长着一张娃娃脸,大大圆圆的眼睛充满笑意,操一口流利的南方普通话。人很开朗,也很幽默。他介绍说自己姓杨,我们可以叫他杨短短,因为“短短“在马来语中是“先生”的意思。也可以叫他的绰号“小肥羊”。我禁不住偷偷地笑了,因为不论是“短短”还是“小肥羊”用在他身上再形象不过了。他又说绝不可以像国内那样叫他杨导,因为马来语中“导”是乌龟的意思,他不想让别人叫他“杨乌龟”。这一次引来了大家的哄堂大笑。在一阵欢乐的笑声中大家都记住了这只可爱的“小肥羊”。</p> <p class="ql-block"> 小肥羊很称职,也很敬业,功课做的很好,人也很和气。一路上几乎是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在他的指引下我们认识了棕榈树。知道了棕榈树和椰子树的区别,以及棕榈树的多种用途。认识了橡胶园。看到了当地有钱人的别墅和普通人家的排屋。知道了马来西亚还有华文小学……有些知识虽然在过去的地理课本中了解过,但那时仅仅是作为文字记忆在脑海中,为考试服务。今天近距离看到大片的棕榈园和橡胶园,了解了有关棕榈和橡胶的其他知识,脑海中的记忆马上鲜活了起来。我终于相信有时候“走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同样的事情听千百遍还不如用自己的双眼看一遍”。虽然经过了三天的奔波,大家都已经很疲惫,但在小肥羊风趣幽默的讲解中,人们有时伸长脖颈看向远方的建筑。有时侧身看向左边的橡胶园,有时又扭头看向右边的棕榈树。像一个个如饥似渴汲取知识的小学生,还不时发出惊呼或啧啧的赞叹,没有几个人睡觉。这才是旅游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车的第一站是马六甲市。马六甲这个名字在初中的地理课本中就出现过,那时我觉得是一个遥远而神奇的地方,我永远也不可能到达。可今天居然真正踏上了这片土地,我一下子兴奋起来。</p><p class="ql-block"> 马六甲市以其多元文化和丰富的历史遗产闻名。这里是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必经之地,有许多有关郑和的历史遗迹。我们去了三宝山,看了三宝井。听着导游的介绍,仿佛又看到郑和带着他的船队劈波斩浪穿过几百年的历史尘烟向我们走来。又看了荷兰红屋、圣保罗教堂、圣地亚哥古城门……厚厚的青苔、斑驳的墙壁诉说着这里的前世今生。接下来的三天我们看了马来高脚屋,去太子城看了首相署,到粉红清真寺打卡,到波德申出海,到乌鲁卡里山的云顶度假区观光……一路下来,那些充满异域色彩的景点让人眼花缭乱。我虽然没有乐不思蜀,但也觉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波德申出海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体验。波德申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汇处。这里常年风平浪静,海水湛蓝,沙滩细软,被称作黄金海岸。是马来西亚旅游必去的打卡地。在来之前我对香蕉船、摩托艇、快艇、浮潜都充满了向往。虽然是650元的自费项目,但毫不犹豫地参加了。坐在飞驰的香蕉船和摩托艇上,海风吹动着长发,浪花飞溅在脸上,那份惬意和刺激让我们这些五六十岁的退休老人发出孩子般的欢呼。坐了一趟又一趟,直到导游提醒该坐快艇去灯塔拍照了,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p><p class="ql-block"> 坐快艇又是另一种体验。几十人一艘的快艇在广阔无垠的海面上飞驰。带着风,携着浪,像一条鳞片闪着银光的巨龙蜿蜒前行。被激起的浪花又像一条碎银连缀的带子在身后翻腾跳跃。远处是浮光跃金的沉静,近处是飞银溅玉的活泼。奇妙的体验让大家不由得发出兴奋的欢呼。在杨老师的提议下我们唱起小时候唱过的有关大海的歌曲。气氛热烈欢快。</p> <p class="ql-block"> 回程中快艇停下来让我们去体验浮潜。一开始我不敢下水,看着大哥大姐们一个个飘荡在海面上的那份悠闲自在,我不觉心动了。一次又一次地问他们什么感觉,会不会沉下去。他们都说很惬意,很舒服,不会下沉。我的好奇战胜了恐惧,小心翼翼地试探着下水。身体入水的那一刻很神奇,我居然一下子漂了起来。我突然间吓了一跳,紧紧抓住身边的绳子,唯恐飘荡到远处回不来。船上的同伴不停地鼓励我放手。我想反正有工作人员在场,他们不可能任由我漂向远处不管。于是慢慢放松对绳子的依赖,学着其他人的样子双臂划水,双腿后蹬,终于能够前进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我欣喜地发现我能在船附近来去自由了。虽然和真正的游泳差的很远,泳姿也一定很难看,但我还是很享受这份独特的体验。</p><p class="ql-block"> 我一向对水情有独钟,可惜生在干旱缺水的大西北。小时候迷恋在小水沟洗澡、偷偷在大涝池狗刨,始终没有机会接触大片的水域。今天就算圆了一个在大海里游泳的梦吧。</p><p class="ql-block"> 马来西亚旅游接近尾声。在这次出发之前多次听别人说新加坡很干净,很漂亮,被称作“花园城市”。似乎干净整洁是新加坡的一张名片,是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的一个亮点,我很向往。对马来西亚没有太多的期待。但当我们走在马来西亚的大街上时发现这里也很干净,植被繁茂,林木葱茏,一点儿也不比新加坡差。相反,因为这里土地相对辽阔,建筑不很密集,反而让人觉得视野开阔,心旷神怡。我和春贵开玩笑说在马来西亚我终于可以长长地出口气了。在新加坡的两天我的感受就一个字“密”。视线几乎无法到达百米之外,不是被高大的建筑阻断,就是被密集的树木遮挡。连呼吸都觉得不畅快。在马来西亚终于可以看到远处的高山和近处的田野,心情都觉得敞亮了。原来,美景无处不在。</p><p class="ql-block"> 五天的马来西亚之旅结束了,充满异域色彩的风景、独特的体验、不认识的各种美食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弥补了新加坡导游带来的遗憾。但我并不留恋这里。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到遥远的土地去流浪,在付出时间、精力、钱财的同时获得更丰富的体验,同时也在对比中增加了一种对本国的热爱。在回来的路上,我和春贵说:“最美的风景在中国!我们的国家又何尝不是别人心中旅游的圣地呢? ”</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的家乡也一样。热带地区的葱茏灵动是一种美,我们大西北的苍凉辽阔也很美。旅游让我更爱自己的家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