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口述40分钟,修改10分钟,全文1300字</p> <p class="ql-block">南京有首耳熟能详的城门歌:“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其中聚宝门就是大明京城13座内城门之一,是世界上现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规模最宏大的城堡,有“天下第一翁城”之称。而中华门是在民国20年,改名至今的。他的原名就叫聚宝门,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布局严整,结构独特,具有极高的军事历史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中华门之所以被称为是“天下第一翁城”,是因为,它独特的防御方式。中华门一共有四道城门,敌人会先攻破第一道门,冲进第二道门里。这时候,他们会攻击第二道门等大部队一起进来。可此时第一道门会迅速落下千斤闸,而上面的守城的士兵会向敌军射箭、扔木桩、火把、油瓶等等,直至把敌人歼灭。再一次放开城门,让剩下的敌人依次进入,等敌人攻破了第二道和第三道城门时,千斤闸又会快速下落,对敌人进行统一消灭。一旦敌人停止了进攻,里面的守城人便会从城里的马道运送物资上城墙,再把敌人的尸体扔出城外。</p> <p class="ql-block">之后我了解到了城门上千斤闸的工作原理,千斤闸是由一根很粗的铁链一头连接着城墙上的铁杆,铁杆上有一个定滑轮,让铁索连着千斤闸。一旦千斤闸要放开,机关触发,它就会像自由落体一样,快速下落。而千斤闸的上升则是需要很多壮汉推动,如同石墨一样的装置,缓缓上升。</p> <p class="ql-block">中华门暗藏了27个藏兵洞,地面一层的藏兵洞好似防空洞一样,走在其中感觉十分凉爽。登上城墙二层的藏兵洞。何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一段古文,节选自《挑灯集异》。这是一则有关聚宝门的传说。明初,有一个叫沈万三的人家里很穷,有一天他做梦梦见一个浑身穿着绿衣服的仙人跟他说话。第二天正巧就看见一个渔夫拿着几百只青蛙准备宰杀。他回想起昨天的梦,于是拿了一大串的钱,把那些蛙都买了下来,放在自己家里的池子边。得救的青蛙们纷纷跳进了河里。可是当时正值春天,也就是青蛙繁殖的季节,它们又生了许多的小蛙,整天夜里都在呱呱叫,让他捂着耳朵都睡不着。于是到了早上,沈万三便去驱赶它们。可却看见青蛙们绕成圈,中间举了一个很小的盆。他觉得很奇怪,就带盆回家当了一个洗手盆。当晚他的妻子不小心把银钗子放进了盆里,谁知第二天早上他们得到了满盆的银钗。沈万三怀疑这是一个神奇的聚宝盆,试着把铜钱和银子一起放了进去,果然如他所料。沈万三因此变成了全市的大富豪。</p> <p class="ql-block">朱元璋听说了此事,他正在愁,建聚宝门的时候,那里的土在两条秦淮河的交界处,一建就塌方。于是朱元璋就让人去找沈万三,借他家的聚宝盆一用,埋在土里,用土生土,就不愁塌方之事了。可是聚宝盆天天埋在城墙下面,怎么还给沈万三呢?朱元璋的谋士给他提了一个馊主意。跟沈万三说,在某一年某一日的五更时分会把盆还给他。可从此,朱元璋下令五更天不许打更,住在京城的人也不许养鸡。如果听到鸡叫,养鸡人都会被杀。南京城从此便没了五更天。聚宝盆也再不用归还了。不能养鸡,人们还要吃肉啊。所以,南京的人们便开始养鸭,鸭子变成了南京的特色。这也对应了“没有一只鸭子可以逃出南京”的网络名句。</p> <p class="ql-block">登上城墙的顶端,我抚摸着斑驳的城砖。向下望去,长干桥横跨在秦淮河上。六百年的金戈铁马、烟雨繁华,此刻都化作秦淮河上的粼粼波光。而中华门依然巍然矗立,静待下一个百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