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回忆母亲讲述红军驻扎在刘源下岭背老屋事</p><p class="ql-block">文′刘学文</p><p class="ql-block"> 我母郑五秀,汀城肖屋塘人氏。生于1911年农历十月初四,终于2002年农历二月二十二。</p><p class="ql-block">母亲从襁褓中被抱养到刘源下岭背做童养媳,一生命运多舛,艰辛苦累,性格刚直,心地善良。</p><p class="ql-block">母亲记性好,且健谈,我们小时候,常给我们讲故事或她自己所经历的事件。</p><p class="ql-block">今日,就单回忆母亲给我们讲红军驻扎在下岭背老屋之事。</p><p class="ql-block"> 在未讲述事情之前,先述当时的时局,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在长汀长岭寨消灭了郭凤鸣旅2000余人,并击毙郭凤鸣,取得了红军入闽的大胜利。随后进入汀城,创建了“长汀革命委员会”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接着又成立县苏维埃政府,省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政府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稳定了闽西革命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刘源是乡苏维埃政府和赤峰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革命工作搞得热火朝天,并驻扎有红军。</p><p class="ql-block"> 据我母所说,红军就在我下岭背老屋驻扎过。</p><p class="ql-block">红军一来,先打扫卫生,地板墙壁都打扫得干净整洁,然后卸下门板,用櫈架起,摆放到厅堂两侧,中间留条过道,门板上铺上向老百借来的稻草,再放上被席,就是睡觉的床铺了。有的人没有席子,就钻草窝。</p><p class="ql-block">墙壁打了许多竹钉子,用来挂水壶,干粮袋,衣裤,帽子等物。枪和梭标不离身。</p><p class="ql-block"> 在左边横屋的上厅子,随时有嘀嘀嗒嗒的声响传出来,也有人拿着小黑棍跟人在说话,以前没见过?不知何物?</p><p class="ql-block"> 有兵把守,近前不得,也不敢问。屋背花台的铁树,芙蓉树上牵了满是黑色的线,不知是哪门子神奇妙物?现今才知道是电话和发报机。</p><p class="ql-block">因下岭背地处门前开阔,屋后有小山,且隐蔽,可進可退,定是红军的指挥部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下岭背老屋的院子角有株碗口粗石榴树,树上拴了几匹马,不时地嘶叫和用脚刨踢地板。</p><p class="ql-block"> 每天,刚蒙蒙亮,洋号吹响,红军就起来叠好被子,外出操练。晚上,洋号响过,就安睡,沒有人吵闹,纪律严明。</p><p class="ql-block"> 房东原先很是担忧,因白军会仗势欺人,会偷鸡摸狗,会做坏事,不知这红军是不是也一样?更使人不安的是,这房门板被卸下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妇女安全,有保障吗?</p><p class="ql-block">这些兵会抽大烟吗?会赌博吗?会欺侮女人吗?种种担心?在红军的实际行动中,使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有的担忧都烟消云散了。</p><p class="ql-block"> 红军白天黑夜,房前屋后都有人站岗放哨,对老百姓秋毫无犯,确实不同于旧军队是咱老百姓的子弟兵!</p><p class="ql-block"> 红军要走了,捆好稻草,送还百姓,摇下竹钉,放回门板,地板打扫干净,叫房东看过。</p><p class="ql-block"> 红军走后,墙壁上留下许多铅印传单,几十年后,连我都看到过:″白军兄弟们!我们都是中国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一致对外"。″白军兄弟们!不要为国民党反动派卖命了,站到人民的一边,才是你们唯一的出路"。“发动和加强游击战争,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等等。</p><p class="ql-block"> 据母亲所述,当时我父亲是仓管员,为红军做事。母亲为红军做了许多布鞋和草鞋,当时流传一首民歌,母亲一边做鞋,一边唱:"前方后方一条心,</p><p class="ql-block">百把锥子千枚针,</p><p class="ql-block">一夜做得万双鞋,</p><p class="ql-block">送给红军咱亲人”。</p><p class="ql-block">可见老百姓对红军的拥护和爱戴!</p><p class="ql-block"> 长汀,是红军的故乡,革命的摇篮,血肉之情至今不忘!</p><p class="ql-block"> 母亲所讲的亲历事情过了几十年,但记忆犹在。下岭背老屋也不复存在,但人们对红军的感情和思念还存,永不忘怀!!</p><p class="ql-block"> 2025,4,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