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那些年,不仅仅是油田农副业发展最快的阶段,也是油田和东营市快速发展的一个阶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83年开始,油田自78年以后原油产量下滑的局面得到稳定,并开始回升,孤东会战后,原油产量从1982年的1837.46万吨直接飙升到1987年的3000万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83年10月15日,东营市人民政府挂牌成立,使黄河三角洲的发展纳入了国家行政发展的规划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84年11月,黄河海港码头施工队伍开赴神仙沟入海口附近,开始防潮堤和码头引堤工程施工。1985年3月4日至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长彭真视察胜利油田,6月为海港题名“黄河海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85年建成的孤北水库,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85年9月建成的胜利油田东营飞机场(现为东营胜利机场),可飞往16个中国主要城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85年10月26日,胜利油田投资建设的机广公路建成通车。公路全长24.6千米,快车道宽22.5米,慢车道宽19.5米。有人说,李晔书记修建了东营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指的就是机广公路,既现在的南二路。那时,中国还没有高速公路,中国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应该是1988年建成的沪嘉高速公路,但那个时候的南二路的设计质量,跟高速公路没有什么两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86年9月25日油田投资建成的广利港正式通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86年建成的广南水库,(现为东营天鹅湖公园)其面积是杭州西湖的8倍,堪称黄河三角洲上的"地中海"。1997年,黄河断流226天,整个胜利油田和东营市生产生活的用水基本依赖广南水库。</p> <p class="ql-block">1987年9月30日通车的胜利油田黄河大桥(现为东营),让天堑变通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p> <p class="ql-block">李晔书记离开莱州湾后两年半,我调到了油田机关党委工作;等他回来时,我上大学去了。我大学毕业到党校一年后,他离开了胜利油田,调到山东省工作去了,任副省长。再见到他,已经到了2006年。</p><p class="ql-block">那一年,我在烟台疗养院参加了油田一个单位的一个活动,吃完晚饭时,这个单位的领导说,快点吃,别让李晔书记等着咱们。我立刻问,李晔书记,原来咱们油田的李晔书记?他说,是啊, 你认识。我苦笑着说,我可能认识的比你们都早。他说,那晚上一起去看看他吧,他退休后,经常住在烟疗。</p><p class="ql-block">晚上,我随着他们一起去了李晔书记的房间。李晔书记那时应该78了,虽然头发有些花白了,但依然精神矍铄,中气十足。他一看胜利来人了,非常的高兴,一个个跟大家握手,到了我的时候,他异常高兴地说,小孙啊,好久不见了。我忍着眼泪说:快三十年了,我马上退休了,李书记,您好吗? 他说,我很好啊。我听人家说你在党校干的很好,讲课很好,而且是教授了,你干成了大事啊。我愧疚地说,我没有在莱州湾干下去。他说,国家恢复高考,就是要培养人才,你能考上大学,回来能干更多的事,是好事啊。</p><p class="ql-block">我心中的忐忑和愧疚那一瞬间华为了乌有。</p><p class="ql-block">那次见到李晔书记,特别是看到他还是当年那个样子,特别的开心。</p><p class="ql-block">2006年那一年,因为外部环境问题,油田的事比较多。大家纷纷地向李晔书记反应着一些问题,李晔书记表示,已经有人跟他说了一些,并让大家再谈谈。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李晔书记一边听,一边不时地记点什么。然后嘱咐大家,一定要保障好油田的生产和稳定,这是大局。</p><p class="ql-block">那天人多,每个人说不了几句话,就挺晚的了,怕耽误李晔书记休息,大家就告辞了。李晔书记住在二楼,他把我们送到楼梯口,跟我们说,大家经常来。还特意跟我说了一句:小孙啊,以后常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几个月之后,造成油田多事的外部原因消除了,油田开始稳定和谐地继续向前发展。</p> <p class="ql-block">这一别,就到了2011年吧,记不清了,反正就那前后。我去烟疗上课,问了一下,他们说,李晔书记在,就和他的秘书预约了一下,下了课后,我去了他那里。</p><p class="ql-block">一进门,我楞住了,只见李晔书记头发全白了,扶着一根拐杖站在那里,我心里非常的难过,因为在我的意识里,李晔书记永远都不会老。</p><p class="ql-block">看我进去后,他站在桌子旁边高兴地说:小孙啊,你来啦,快坐快坐。我赶紧扶他老人家坐下,然后跟他聊了起来,他的思维依然非常的敏捷。他问我到烟台来干什么,我向他汇报了油田开展的“两讲”活动的情况,告诉他,我讲胜利传统。他说,是要好好讲讲,讲讲石油工业“一步艰难创业史,百万覆地翻天人”。他还告诉我,他给温家宝总理写了一封信,是关于做好石油战略储备的想法和建议,他说,温家宝总理给回信了。他让我看了他写的信,看了温家宝总理的回复。</p><p class="ql-block">写到这里,我觉得万分的遗憾,我当时为什么没有用手机拍下来,为什么啊?这是多么珍贵的资料啊!我当时为什么没有和他拍一张合影,为什么啊?我和他认识了这么多年,我们俩居然连一张合影都没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离开时,我不让他送,但他依然拄着拐杖坚持把我送到了楼梯口,我一步三回头的跟他告别,寻思着以后有机会再来看他。</p> <p class="ql-block">2014年1月18日上午8时10分,李晔书记因病在东营市人民医院逝世了,享年86岁。和他再见面的机会,没了。</p><p class="ql-block">他追悼会那天,我在外地上课,没能参加,泪留在了心里,遗憾留在了心里,思念也留在了心里。</p><p class="ql-block">从我认识李晔书记,到最后一次见他,他谈的都是工作,发展,油田,石油;其中,还有对我的指导。他一生无欲,无求,无我;他一生为民,亲民,爱民;他一生清正、廉洁、高尚;他一生务实,实干,坚韧。他把他所有的智慧,能力,精力,和他的生命,毫无保留地交给了祖国的石油工业,他具备了党的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所有的美德。</p> <p class="ql-block">我正好是在人生的转折点上遇到的李晔书记,我庆幸我遇到了李晔书记。</p><p class="ql-block">我从机厂调到莱州湾,不仅当时,恐怕现在如果有人经历我的这种变动,都会觉得是逆运,其实,我真的是庆幸有了莱州湾这个经历,因为在我成长的一个关节点上,除了油田给了我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外,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平台上,我遇到了一个帮我打开了视野,让能够我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让我懂得广阔世界背后规律的人。</p><p class="ql-block">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是年龄,也不仅仅是位置,而是眼界格局心胸认知等等综合在一起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提升。 在李晔书记手底下干活儿的那几年,我从未意识到他给了我什么,现在回想起来,我其实一直都在不知不觉中按照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在做。我后来能毅然离开油田机关党委组织科那份人人羡慕的工作,和我当时已经非常稳定舒适的生活状态,在32岁那年去上大学,重新开始了后半段人生,是李晔书记埋在我心里的那颗种子,在适当的时候发芽了。</p><p class="ql-block">从机厂到莱州湾,是我人生一个转折点:我从一个各方面都比较正规成熟的工业单位,到了一个一张白纸的农业单位,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事业的开创;我从一个基层干部成为了筹建小组的成员,后来成为了党委委员,并从事了机关工作;这两个方面的突然转折,并不那么容易适应。说到底,就是面对突然的转折,我的能力能不能达到要求。</p><p class="ql-block">我一开始连李晔书记的话都听不明白,到我后来我能听懂他对这种大型农副业基地发展的设想了,没有别的,就是跟着李晔书记听多了,见多了。</p><p class="ql-block">比如,莱州湾的水利规划应该是什么样的,水库为什么建在了北面,他为什么下雨后带着我们往南跑。生活点的规划,我前面画了三个生活点,其实,在1号和3号的南面,还有2号和4号,虽然我只去过3号。还有稻田地整体的布局,畜牧,养殖,水产等等的布局;奶牛场,养鸡场,养虾池,养鱼池等等,都该怎么建,分几步建,建成什么样,建多大,建的过程中出现具体的问题怎么办。……。关键是:“为什么” 要这样办, 虽然我当时说不透彻,但我,懂了。</p><p class="ql-block">我一开始做机关工作,真的不适应啊。大家看了我前面的回忆,可能会发现,我特别喜欢跑到生产现场去干活儿。我是一个坐不太住的人,让我天天在办公室里写呀,开会呀,做方案啊,我有点“烦”。这么说吧,反正办公室基本找不到我。</p><p class="ql-block">一次李晔书记找我们开会,该到的都到了,结果找不到我。我也不记得我当时干什么去了,反正回来时,会都快结束了。下来,李晔书记说,小孙啊,你说,政工是干什么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根本说不出来政工是干什么的。在我瞠目结舌的时候,李晔书记说:记住,到基层干活没有错,但政工的本质,是搞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虽然我那时还不能完全理解李晔书记说的话,但我知道,我要学习这方面的东西了。</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开始学着坐下来,那就像李晔书记说的那样,在新的领域里“好好学习”。很快的,我知道了政工工作大体有哪几个系列,每个系列大体该干什么,大体该怎么干,虽然从现在的眼光看,我当时就是一只菜鸟,但我懂得怎么干了,俗话说:上道了。</p><p class="ql-block">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最难的是写材料。各种材料。我当时也不懂什么格式,也没有什么借鉴,就是看报纸。以前看报纸,是看新闻,看报道,知道发生了什么;这时看报纸是看人家的新闻,报道,评论,社论,事迹介绍是怎么写的。 </p><p class="ql-block">那时,经常一天就睡两三个小时,但就是怎么干、怎么学都不觉得累。</p><p class="ql-block">81年6月,我调到了油田机关党委。我在莱州湾的后两年多,一直搞组织工作,调配,管理,党务,也只有我一个人。到了油田机关后,先把我放到了宣传科。我记得去后好像时间不长,机关党委好像要开一个什么会,让我们组织材料。当时宣传科算上我有三个人,一个是郭兰秀大姐,一个是夏夫庆大哥,两个老同志,水平都很高,再就是我一只菜鸟。他们俩承担了大部分的材料,只给了我一个,好像是基建处的材料。我就到基建处找他们的处长学习,了解情况,然后在郭老师和夏老师的帮助下,写出了到油田机关后的第一份材料。</p><p class="ql-block">后不久,我到了机关党委组织科,负责干部管理工作。</p><p class="ql-block">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我明显的不足,那就是,我能很好地阐述一件事情的过程,能很利索的做个总结,但遇到一个问题,就总觉得隔着一层窗户纸,说不透。记得最清楚的,是党的十二大召开了,我们学习党的十二大报告,里面很多很多的新的东西整不明白。和一些同志进行探讨,争论,就觉得心里有,但就是说不出来,或词不达意,憋的很难受,很难受。</p><p class="ql-block">现在说起来,就是自己虽然爱看书,爱学习,但这些知识缺乏系统性,我找不到一件事情背后的“为什么”,找不到事情和事情之间的必然联系,找不到事情现象背后那个最关键的关节点是什么。</p><p class="ql-block">打个比方:《共产党宣言》我也看过,《为人民服务》我也看过,但我找不到二者的必然联系。再就是,对当时中国发生的一切,我的水平基本停留在知道发生了什么,停留在知道干什么上,但我不知道这些都是为什么。至于像李晔书记说,文革结束了,国家会有一个大发展,我是推断不出来的。</p><p class="ql-block">或许有人会说,不知道这些也妨碍不了你干具体工作。这话不对的,知道“鱼”和知道“渔”是不一样的。我们经常会说,某个人有思想,是因为他知道“渔”。思想到哪里,工作的水平才会到哪里。即使是一个普通的机关工作人员,也有一个对上级政策,和大局的理解把握的能力问题。到这个时候,我终于彻底明白李晔书记说的“好好学习,干大事”是什么意思了。</p><p class="ql-block">看不到自己的问题也就罢了,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就不能放过自己。我做不了李晔书记那样的人,但不妨碍我向李晔书记学习,不妨碍我按照李晔书记说的去做。</p><p class="ql-block">于是,我选择了重新开始,离开了熟悉的工作,去上大学,像在莱州湾一样,开始了又一次转折。87年大学毕业,我回到了油田,到党校当了一名老师,从此,开始了我与胜利更高更广泛的同行。当我到现在还能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我可以默默地说一句:李晔书记,我,好好学习了。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是幸运的,因为我遇到了李晔书记,我在他手底下当过一个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李晔书记的故事写出来后,很多朋友跟帖,盛赞李晔书记。我基本都截屏了。上次发了一些,这次再发一些,让我们告慰李晔书记:我们都没有忘记他。</p> <p class="ql-block">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中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李晔书记活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