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风致”的女人

六月雨

<p class="ql-block">最近,在读书时看到一个词“林下风致”,恕我孤陋寡闻,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个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特意查了词典:“林下风致”最初是指风景,多用来形容有才干,有才华,有诗韵,有风度的奇女子,书中描写了几位女性,赞她们就是“林下风致”的女人,如谢道韫,林徽因等。我还AI一下,想成为“林下风致”的女人,应从内在修养、独立自主、优雅举止、健康生活、社会责任等方面养成。这样说来,“林下风致”的女人距离我们不远,甚至就在身边,影响和感染着我们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我认识一位大姐,从岗位上退下来好多年了,依然退而不休。她用自己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进工厂,下企业,去学校,到养老院,每年要做近百场讲座,每天都过得忙碌而充实。疫情期间,她不能外出开讲座,每天就在家里通过微信和热线为大家解惑答疑,传递光明与温暖,被大家亲切称呼为“太阳花妈妈”。闲暇之余变着法儿给儿孙做美食,儿子感慨地说:“终于又吃到妈妈的味道啦!”</p><p class="ql-block">大姐善女工,把从前的衣服稍加修改,时尚又典雅,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大姐侍弄花草,她的花房即使隆冬,也是春意盎然、姹紫嫣红。大姐经常写文章,每每看到大姐在朋友圈里发的文字,总有一种气定神闲,把焦虑与恐惧置于脑后。</p> <p class="ql-block">大学女友20多年前在校园里上演了一幕刻骨铭心的爱情短剧。当初,他风流倜傥,学富五车;她美丽善良,小鸟依人。每当夕阳西下,校园的林荫道上就亮起一道风景:他们轻轻相挽,在路人的注目下一边漫步,一边谈理想、谈人生、谈文学,引得我们几多羡慕,几多妒忌。大学刚毕业,当我们还在为就业而奔波时,就传来他俩结为伉俪的喜讯。就在她们筹备婚礼之时,男友因意外离她而去,这些年她一个人走来。世俗中的婚姻分分合合,或大动干戈,或冷战僵持,她的生活状态与之相比,真有点让人有“不羡鸳鸯只羡仙”的感觉。这些年她把自己的生活安置得很好: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拿一份令人满意的工资;工作之余,邀三两个闺中密友,购物、品茗、健身、做美容,享受生活的美好;利用较长的假期出去旅游,足迹遍及远近的名山大川,去年还到欧洲游历一圈;闲暇时书写心情,至今已出版了三本随笔散文,人也显得优雅婉约,与同龄女性相比要年轻闲适许多。女友这些年一直与寡居的母亲同住,老人家慈眉善目,精神矍铄。说起女儿目前的生活状态,老人很开明,尊重女儿的选择,“只要她过得开心、过得好就行。”</p> <p class="ql-block">朋友近年来迷恋上舞蹈,且是那种难度极高,对身材、体能要求极为严格的芭蕾舞。要知道,她已经人到中年了。开始时就有人断言:“要不了多久,她就会知难而退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她依然坚持每天两个半小时的训练,风雨无阻。每天晚上忙完家务,她就徒步去离家不远的一个训练中心学习芭蕾舞。从最初扶着把杆练站立、踢腿、下腰,到后来的小跳、旋转,再到现在能把《天鹅湖》演绎得炉火纯青,令专业人士也赞叹不已。几个要好的朋友怂恿:“去参加比赛吧,一定会拿名次的,多棒!”她摇摇头,继续每天的训练。我们不解:“那么辛苦,图啥呀?”她淡淡地笑:“喜欢,不辛苦。”</p> <p class="ql-block">多年前在市区和平路附近宏图书屋旁边有一家小店,至今我还记忆犹新。说真的,它的门脸与装饰跟其他店并没有太大区别,所卖也无非是衣服鞋袜之类的,店名叫什么也记不起来了,但老板娘不一般的举止却刻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和平路属于市区的繁华地段,在这里开店可谓寸土寸金,那里的商贩极尽所能赚钱,不是用高音喇叭招揽顾客,就是自己喊破喉咙大声吆喝,而唯独这家店的老板娘在静静地读一本书。见我进店,她合上书本,站起来,对我微微一笑,做了个手势:“您随便看看!”又低头看书了。</p><p class="ql-block">她一身素净旗袍,非常显身材;薄施脂粉,淡雅如菊。我很好奇,伸过头一看,是张德芬的《遇见最好的自己》,我问:“您经常读书吗?”“生意不忙的时候翻两页。”恬淡如一泓清水。“自己买的?”她抿嘴一笑:“隔壁借的。买书多贵呀!再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她脱口而出袁枚的句子,我很惊讶。“生意还好吗?”她答:“还不错。”后来,我又几次到过那里,没有进店,远远看着,她的店不像别家店门庭若市,热闹非凡,但凡顾客进店就没有空手出来,且多是回头客。确实如她所说“生意不错,收入可观”。她就那样淡雅如菊,没有顾客的时候,静静地读书,是什么让这位不惑之年的女性这么有底蕴?让我想起一句“喜欢读书的女人命运不会差到哪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要愿意,我们都可以成为“林下风致”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