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之静笃,行人生坦途》

威利.高

<p class="ql-block">古人云:“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人生恰似茫茫大海上的行舟,波涛汹涌,暗礁潜藏。面对生活的波澜起伏,我们需秉持“遇大事要静,遇难事要变,遇烂事要离,遇顺事要敛”的态度,方能在人生的航程中稳健前行。</p><p class="ql-block">遇大事要静,是一种临危不乱的沉稳。诸葛亮在空城之上,面对司马懿的大军兵临城下,他神态自若,焚香操琴,以一座空城吓退敌军。这份冷静源于他的智慧与自信,更源于他对局势的清晰判断。在大事面前,浮躁与慌乱只会自乱阵脚,唯有静下心来,才能理清头绪,找到应对之策。静,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在困境中前行的道路。</p><p class="ql-block">遇难事要变,是一种灵活应变的智慧。“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常规的方法无法解决难题时,我们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式,另辟蹊径。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富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增强了赵国的军事力量。他们不拘泥于传统,勇于变革,在困境中寻得生机。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难题,适时转变思路,调整方法,或许就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p><p class="ql-block">遇烂事要离,是一种及时止损的果断。生活中,总有一些毫无意义的纷争与麻烦,如同泥潭,越陷越深。此时,我们要学会远离,不与之纠缠。庄子拒绝出仕,逍遥于天地之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他们懂得舍弃,远离世俗的纷扰,回归内心的宁静。远离烂事,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有价值的事物。</p><p class="ql-block">遇顺事要敛,是一种谦逊低调的修养。“满招损,谦受益。”身处顺境时,我们容易骄傲自满,从而迷失方向。项羽在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后,骄傲轻敌,最终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而刘邦则始终保持谦逊,广纳贤才,成就了帝业。顺境是人生的考验,懂得收敛锋芒,不骄不躁,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将顺境延续下去。</p><p class="ql-block">人生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旅程,我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境遇。以静制动,应对大事;以变求通,攻克难事;以离为智,摆脱烂事;以敛为守,珍惜顺事。如此,方能在人生的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