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片原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四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东岭山庄旁边的梯田中,从外地开来了几台大型挖掘机、装载机及翻斗车。围观的群众纷纷谈论着农企接管土地后的大动作。这不,又来了几辆装满农家肥的大半挂车,听说这是从草原上拉过来的,准备用于春耕。在梯田不远处,几个穿着夹克、戴着鸭舌帽的外来工作者,在村干部的引导下测绘水位,他们要打一口深井,用来灌溉庄稼,确保丰收。供电局的师傅们则在农田边上、井位测定的近处架设电力设备,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全力为农企服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山庄成了农企公司的临时办公室。王局原本打算每年清明节前才回家,可面对这项重大的农企工程,不得不提前回来,与大家一同协调工作,以保障工程顺利开展。山庄的停车场上聚着一群年轻人,他们是来应聘工作的,年龄从十八九岁到四五十岁不等。工作人员依次发给他们应聘工种的信息表,简单询问后,让他们一一填写,随后上报农企总部。其中有老贾的孙子贾继贤,他今年刚从学校毕业,学的是无人机专业,恰好村内农企招聘这方面的专业人员,专业对口,待遇也不错。此外,还有农机驾驶员、庄稼管理员、杂勤人员等几十个岗位。不愿外出打工的人都来了,按照招工需求各自对号入座参与应聘,实在没有技术的人也争着干些除草、整地之类的杂活。企业反哺,农民回归,这样的情形在这片土地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村子的另一处,公路边有一块废弃的砖瓦厂,老贾和几位乡亲正忙碌地进行冷鲜库的施工建设。惊蛰已过,工程要抓紧推进,计划在阴历七月全部完工,包括制冷设备的安装、调试、测试等工作。包工头拿着图纸比划着,与老贾商量工程进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蔬菜大棚这边也热闹起来。积富他们征得村委同意后,在原先大家聚集的碾麦场上架起弓棚,方便大家将每天收获的蔬菜都聚集到这里,便于客户选择、运输以及管理。这不,富祥他们几个人租了搅拌机,大家义务硬化地面,以解决雨天出行不便和卫生打扫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春天来了,春的气息从田园间扑面而来。麦田间、田地头、果园内,小草渐渐生长,吮吸着春雨过后的雨露。人们在田间寻觅着刚长出不久的野菜,这是春日大地馈赠给人们的珍贵礼物,农村的春日餐桌上总少不了一两种这样的新鲜野菜,吃起来甜中带苦,苦中有涩,别有一番风味。如今,城市中的人们也热衷于在早市寻求野菜,在这物质充盈、生活顺心的时代,品尝野菜何尝不是一种享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时值中午,秋月提着一篮采满的野菜,和富祥嘀咕了几句后,把野菜系在电摩后面,驶向了东岭山庄。山庄中午吃饭的人不少,秋月把野菜交给山庄主管后,来到王局的房间。原来王局今天来了几个退下来的老同事,中午安排吃面条,特意让秋月来帮忙,顺便弄些野菜,让大家尝尝鲜。秋月干活麻利,和面、擀面、煮面,还整了几盘小菜。大伙坐下吃着地道的晋南农村手工面,都觉得比饭店的面条可口,充满了浓浓的乡土味道,连连称赞秋月的能干。有人指着凉拌的野菜,询问秋月放了什么调料以及加工步骤。还有几个客人拿出钱给秋月,让她再挖些野菜以便带走,秋月坚决推辞。在王局的劝说下,秋月象征性地收了一部分钱,笑着告辞了这些客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村委会这些天的工作也很紧张。清明安排大家每天轮流值班,以解决村中临时工作的需求,合理协调村内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这不,鸿业、清明以及村干部们正在商议农企的开工庆典仪式进程。虽然合同已经签订,但这项工程是土地流转的试点,上级领导十分重视,它关乎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发展好了便可以更大范围地推广,惠及广大农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年轻的镇书记也和大家一起热烈讨论参会人员的安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自上世纪中期以来,农民对土地十分重视。但随着物价上涨、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劳动力经济价值的冲击,土地意识渐渐淡薄,单靠种地求生存的观念已成为过去,土地荒废、闲置的情况随处可见,黄土高坡十年九旱,土地难以维持生计,寻求合作、流转租赁等适合当地发展的模式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基层一线的村委工作者发挥更大的主人翁作用,想出更多点子、更好的办法,不辞辛劳地为振兴家乡服务。只有心系人民群众,不忘初心,敢于担当,才能不负人民的期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十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东方泛起鱼肚白,紫红的朝霞穿透云雾,田园间远方传来公鸡的打鸣声。站在村西边的高处,俯视整个村庄,延续了几千年的人间烟火气息依旧浓郁,还有零星的村民烟囱冒着青烟,尽管现在大多家庭都用上了天然气。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东岭山庄的早上视野格外空旷,两个老头谈了大半夜,早早便起床,一起在山庄的小路上散步。这老哥俩不止一次这样,每每谈起村内的事情,就有说不完的话,而且十分兴奋,还常常抬杠,输的一方便不吭声了,但两人始终心心相系。因为对村内与农企的事情意见有分歧,哥俩争论不出结果,鸿业大晚上也赶来了,为此没回家,此时还躺在沙发上酣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是村内与农企合作开工庆典的日子。山庄不远处,清明、积福、老贾等村委干部一大早就来布置会场,按照上级领导及电视新闻编导组的意见,大伙有序地工作着。据说市内领导要来参加,并把此工程作为全市的试点来考察。会场四周彩旗飘飘,红色的地毯格外亮眼,迎接来宾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会场上人渐渐多了起来,村民们也按队列按时赶来,村内各院的锣鼓队、秧歌队也争相亮相,场面热闹非凡!主席台上,清明安排各位前来的领导、嘉宾有序入座,鸿业一一握手致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会开始了。会议由清明主持,首先全体起立唱国歌(音乐伴奏),鸿业书记代表村两委致欢迎词,接着当地政府书记讲话发言,农企领导发言,市委领导最后作总结性发言,流程有序合理。在炮声、鼓乐声和人们欢快的呼喊声中,披上大红花的机械轰鸣着开始了土地扩展、修理与平整的大生产运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这之前,农企领导通过和村委商量,结合本地土壤及自然环境,把土地改造、土壤改良及效益产生分为三个阶段,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其中还包括水利灌溉设施的布局。再者就是庄稼种植的市场价值与定位,这是农企效益与生存的关键。而今天只是刚刚开始,大家都清楚以后的工作十分艰巨。这就更要求每位村委干部积极协调、密切配合,不能有丝毫懈怠,更好地为农企排忧解难,做好主人翁,让农企尽快创造效益,更大程度地惠及村民百姓,这才是长远的眼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领导们在村干部的陪同下,顺着乡间小路,参观着有待开发利用的梯田,边走边交流。这片沉睡的乡土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展现出真正的价值,这也将真正体现一线农村干部的自我价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爷、大爷”,羊娃从路旁的羊群中喊叫着。“唉,羊娃子,有啥事?”陪同大家观摩的大爷应道。只见羊娃用手指着山脚下竖着红旗、尖耸矗立的铁塔说:“我爸告诉我那个是钻井队,过几天就能抽出地下水,我家的地就在那里,等地上的庄稼挣了钱和我卖羊的钱攒够,就能给我娶媳妇了。我家也有好几亩地哩,就是离山根太近,早就不种了,承包给人家多少还有些收入,攒着给我娶媳妇!”“那你要好好放羊,等人家工程队把地整好了,就不能随便乱放了,知道吧?”“知道知道,我绝对不会的,您不是说不让羊糟蹋别人的庄稼吗?不然人家逮住了要罚钱,我要攒钱娶媳妇,不会干这事的。”年轻的羊娃子在荷尔蒙的促使下,娶媳妇成了他常挂在嘴边的话题,引起旁边众人哈哈大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阵阵忙碌,一桩桩事情,解决了旧问题,新问题又接踵而至。闲暇之余的鸿业又在思考村内种种事情,细细品味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富有哲理的话。是的,经过多年努力,在几代人的共同合力下,乡村变化可谓突飞猛进,从村内现在的发展就能说明一切。环境改善了,合作社壮大了,集体经济有成果了,贫瘠的土地有人开发了,在外打工的开始返乡回归了,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了,这正是大家期待看到并正在改变的现实。然而,农村的工作不止于此,按照党的新农村政策的发展目标,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创新和夯实,让这片沃土真正成为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经济昌盛的新型典范农村,任重而道远!他坚信,这不只是他一个人在奋斗,而是几个人、一群人乃至全村老少齐心协力地奋斗,繁荣和谐的愿景不久就能实现,一定能实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十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勤劳的蜜蜂在桃花与杏花之间穿梭,采集着花粉,为人们酿造出香甜可口的蜜汁。小麦也在渐渐拔节生长,今年的墒情比以往好,多亏了去冬的降雪和今春的两场春雨,麦田间逐渐返青。苹果园内,老贾正在熬制石硫合剂,安排大家给果树消毒,杀灭虫害,还传授着喷药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果树春季的管理尤其重要,大家都想着为冷鲜库投资存放合格的果品,暗自鼓励自己争取获得更大利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村委会的喇叭今天早早就响起了音乐,偶尔停顿中通知村委干部们、各小组负责人、企业及农民代表到村委集会开会的消息。虽然现在人们都有手机联络,但广播通知已成为多年延续的习惯,预示着村内又要有大事发生。不过村民们都知道,这是每年阴历三月十六的古庙会与“千年跑鼓车”国家非遗文化艺术节的工作动员和安排。这是县委主要推广的文化艺术节之一,目的是以文化搭台促进经济发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说起这古庙会与“跑鼓车”文化节,追溯历史已有一千多年。这里曾是大唐开国元勋尉迟恭的封地,村名为“鄂公堡”,刻于村的北门城楼内,还有个特殊名称叫“置田庄”,位于该村的东门,现埋于村东绕城公路之下,东门遗址仍清晰可见。离村东南约七公里的城镇叫“太平镇”,又名敬德堡,这里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曾是大唐尉迟恭的帅府,以前人们都叫太平县,现在降级为镇,古建筑不逊色于平遥古城。这一带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和历史传说,可谓是人杰地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自“千年跑鼓车”申遗成功到今年整整十个年头。回想当年,大爷六十多岁,鸿业正值年轻,亲身经历了这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壮举。五千多人的村庄,大家齐心协力,在经济困难的村委带动下,有人出人,有力出力,进省城、奔县城,寻找市非遗中心,经过两年多的奔波,终于得到国家的审批,被列入全国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县、镇三级领导十分重视,对乐于奉献的大爷、王局、老贾、鸿业等参加申遗工作的团队予以表彰。当时鸿业还没进入村委,只是一位热血青年,如今竟成为了村内的一把手,带领全村走向标准新型农村的领头羊,这当然离不开大爷他们老一辈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村委会院内坐满了人,这次的人数不亚于上次土地流转时的人。提起拉鼓车,人们的精神劲头十分高昂,无论男女老少,这已是千百年来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的习性。各院的人在交谈着过去的输赢,交流技术经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老贾安排好打药的工作后急忙赶到村委,村内的鼓车协会由他负责,他是从大爷手中接过的协会会长。今天的工作主要由他来办理,协会由各院院长和村委干部组成。今年的阵仗要比往年大,主要是因为这节日与“五一”长假重叠,又是申遗成功十周年的大庆。老贾示意大家坐到主席台前,安排各院的工作,了解各院今年的准备情况,大家各抒己见。鸿业、清明、大爷也在旁边提出建议,目的就是要办好古庙会节,抓住机遇,推广宣传主导产业,为经济发展牵线搭桥。这时,人群中赵老四站了出来说道:“我有个事情需要在今天提出来,虽然咱们开的是庙会工作会,但这个事情也关系到咱们村的形象,那就是咱们这破旧不堪的大戏台的复修。这虽是县级文化保护重点,可如今已成危房,咱们是否再考虑考虑修复它的事情,再找找上面作个批示,这是咱们村唯一现存比较完好的文物,大伙想想。”“是啊,以前村里就有人提过,找上级文化单位,只是一直没有答复,而今一拖再拖,再不修就真的完了。”大家纷纷议论着。“据说修建要有懂古建的资质单位才行,而且这要花很多钱,不亚于老贾他们建冷库的投资。”……众人的目光不由地又投向了鸿业他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支书鸿业看了看大家,没有表态,只是简单说了说今天会议的主要工作,一一再检点落实,戏庙修复的事请大家再议议,等过了庙会后再落实。鸿业看了看大爷、清明他们,只是用目光进行着默契的交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村里的事就是这样,发现问题提出来,大家议一议然后再去解决,就容易多了。有时候借别人之口把大伙关心的事情说出来,让众人讨论,从中理清众人的需求,再去组织完善并解决,这就是处理事情的方法。凡事要缓,这就需要有清醒头脑的领导和心往一处想、事往一处做的团队。只有这样,农村才能更好地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