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 灵山大佛

蕙兰墨菊

<p class="ql-block">无锡灵山大佛是灵山胜境景区的标志性景物。灵山大佛是一座通高88米的释迦牟尼佛青铜立像,其中佛体79米,莲花瓣9米,高88米。其总共耗用铜725吨。佛体(不含莲花瓣)由1560块6-8毫米厚的铜壁板构成。其全部铜板展开面积可达到9000多平方米,铜壁板焊缝总长度达35千米。由于高科技的运用,灵山大佛能够抵御8级地震和14级台风。</p> <p class="ql-block">照壁上有赵朴初的题字。</p> <p class="ql-block">五智门和佛足坛。五智门是一座具有深刻佛教文化内涵的大型石牌楼,用去花岗岩石材1000余吨。其南北面刻有佛教“六度”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组大字。“六度”通俗的说就是学佛之人达到佛法大智慧的六种行为准则。五智门门柱由整根花岗岩雕琢而成的,每个石柱上都有一只威武的石狮子,狮子吼在佛教中是法音传播四方的象征。门柱两面还有名人名家的对联。</p> <p class="ql-block">远远的可以看见大佛。</p> <p class="ql-block">大佛面带微笑,广视众生。其右手“施无畏印”,代表除却痛苦;左手“施与愿印”,代表给予快乐;胸前“卍”字,则代表万德庄严。灵山大佛整体呈祝福之相,形态庄严饱满,颜面安详凝重,显现出佛陀慈悲的法相。</p> <p class="ql-block">降魔浮雕:降魔浮雕记载着佛祖降魔成道的故事,整壁由紫铜锻造而成,宽26米,高8米。相传释迦牟尼在长达六年苦行后,在菩提树下打禅静思,并发誓“若不能洞悉宇宙万物的道理,永远不离开此座”。雕塑中间佛祖端坐,一手触地,为“降魔印”,佛祖两面分别展示了魔王分别用权欲、财宝、美色来引诱佛祖,用诽谤诬蔑佛祖,用魔兵魔将恐吓佛祖的场景,佛祖威然不为所动,将魔王的攻击一一击溃,经过七天七夜,终于克服了金钱、权力、女色、恐惧、诽谤等等障碍,终大彻大悟,成为真正的大觉者,天地都为之震动。佛祖的前下方,土地神跪在佛祖面前,向当地猎户诉说释迦牟尼成佛的事迹。</p> <p class="ql-block">灵山“阿育王柱”,通高16.9米,直径1.8米,重达200多吨,是国内罕见的由整根花岗岩手工雕刻而成的石柱。“阿育王柱”源于古印度,相传于秦始皇同时期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一生征战杀伐,晚年自感罪孽深重,受僧人点化后皈依佛门,以佛法来教化百姓,为了弘扬佛法,他在各地竖立石柱,上刻有经文供老百姓学习,并派遣使臣出使各国,把佛教传向周边各个国家。灵山“阿育王柱”石材取自盛产花岗岩的福建山区,柱身中文和梵文"阿育王柱"四字由当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题写。</p> <p class="ql-block">九龙灌浴景点。九龙灌浴以北设有阿育王柱,其更北方为祥符禅寺。阿育王柱与祥符禅寺之间,矗立着灵山佛手与百子戏弥勒雕塑。灵山大佛则坐落在祥符禅寺的后方。</p> <p class="ql-block">九龙灌浴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含苞待放的巨大莲花铜雕,由四个大力士托起,底部为白色圆形大理石水池。九条飞龙与八个供养人环绕水池。该雕塑群名为“九龙灌浴,花开见佛”,再现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时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掌:天下第一掌为灵山大佛右手的复制件,它与灵山大佛右手形状、大小完全一样,以1:1的比例复制而成。手掌高达11.7米,相当于三层楼的高度,宽5.5米,手指直径就达1米,总重量达13吨。佛掌的印相为“施无畏印”,寓意驱除众生痛苦,令众生无畏无惧。</p> <p class="ql-block">弥勒:“百子戏弥勒”是一尊大型青铜艺术珍品,展现了弥勒佛的形象。弥勒佛斜倚而卧,神情和蔼,笑容满面。其硕大的身体上,塑有整整一百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小顽童,正在嬉戏耍闹。这些小顽童各自进行着不同的活动,如叠罗汉、拔河、拿小树枝捅弥勒的肚脐等,甚至有的在弥勒身上撒尿,以此考验弥勒的肚量。然而,弥勒佛始终不为所动,依旧笑容满面,展现了其“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的特质。</p> <p class="ql-block">大佛前有一尊和大佛一样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灵山大佛脚下的阶梯为“登云道”,共216级,被分为7个平台。登上216级台阶就是灵山佛教文化博览馆,随后在佛体基座里乘坐电梯,便能走到大佛脚前,“抱佛脚”。</p> <p class="ql-block">来到大佛脚下。</p> <p class="ql-block">下山右转,便来到赵朴初故居。</p> <p class="ql-block">站在赵朴初故居小院中,可见灵山大佛。</p> <p class="ql-block">大佛脚下的三清殿巍峨雄伟。</p> <p class="ql-block">灵山梵宫。灵山梵宫是集旅游、会议、展览和文化体验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建筑,整个建筑依山而建,糅合了中国佛教石窟艺术及传统佛教建筑元素,建筑面宽150米,进深180米,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分为南区和北区两部分,其外部的5座塔顶按敦煌壁画中的“华塔”为原型设计装饰:内部又高大的廊柱、大跨度的梁柱、高耸的穹顶、超大面积的厅堂,各空间独立且互相贯通,由门厅、廊厅、塔厅、圣坛、三传会议厅(汉传会议厅、藏传会议厅、南传会议厅)、千人宴会厅等组成。梵宫圣坛是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会场,它具有会议和演出等多种功能,可以举行容纳2000人的大型国际会议。梵宫圣坛每天定时举行的《灵山吉祥颂》表演,采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盛宴。梵宫与五印坛城、曼飞龙塔一起,代表了佛教三大语系。</p> <p class="ql-block">五印坛城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高31.55米,共计六层坛城内供奉五方五佛,即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东方阿閦佛、中央的毗卢遮那佛。其外观庄严而辉煌,耀目的金顶、巨大的鎏金宝瓶、醒目的经幢和经幡交相辉映,突显出藏族古建筑的迷人风采;其内饰圣洁而绚丽,完全融合了彩绘、壁画、木雕、唐卡、壁饰、镀金等藏族装饰技艺,展示了独特的坛城艺术。游客可在其中参加点燃酥油灯、推转玛尼经筒等互动民俗活动。</p> <p class="ql-block">灵山大佛不仅是一座佛像,更是一个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精神寄托的圣地。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领略到自然风光的迷人魅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佛像的近距离接触和心灵的交流,你可以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力量,让生命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2025.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