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靠近

梅一眉

<p class="ql-block">  都市的快节奏让春节时的热闹渐渐隐退,而随着儿子的这篇随笔《慢慢靠近》,春节期间与同学欢聚的喜悦再度重相逢。谢谢儿子的记录,用他14岁的视角试着读懂父辈的乡情。乡情就是这样随着岁月拉长慢慢疏离与慢慢靠近中拉扯出的一段段旋律。品一品漂一代移二代的湘味,香味,乡味。</p> <p class="ql-block">  正文《慢慢靠近》</p><p class="ql-block"> 对于老家湖南,我是疏远的。</p><p class="ql-block"> 那里实在与江南烟雨的温婉不同,人们说话是扯着嗓门的,隆隆,隆隆,湖南的方言也是粗犷的,像雷。那里做菜放“辣子”,要一勺一勺地倒……我不理解老爸为什么朝思暮想着回到那个我疏远的地方。而我一到地方,就尽量远离了那些熟悉的陌生人。直到——</p><p class="ql-block"> “走,跟老爸去参加聚会!”无可奈何,我还是被拉了出去,第一次被动地靠近这个我不喜欢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到了“大排档”,我才知道,原来,这是老爸的同学聚会,有初中同学,也有高中的。他们都说一口我听不懂的湖南方言,声音隆隆,隆隆,时而大笑。点了烧烤上来了,也不在意什么餐桌礼仪,用牙齿撕下一块肉,然后一口饮尽一杯酒,痛快地长息一声,开车来的以茶代酒,也不因特立独行而尴尬。他们畅饮的势头如同夸父口干舌燥时,一口饮尽长江水一般。看得出来,他们都狂喜,痛快。</p><p class="ql-block"> 我仿佛一个旁观者,猜测爸爸如此迫切想要靠近的地方的原因——大概是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里,是摆不得这样风风火火的酒席的,而我在这隆隆的声音中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安宁,他们痛痛快快,感染着我忘记了所有烦恼。</p><p class="ql-block"> 老爸让我不要光坐着,吃菜,我就夹一块猪血丸子,立刻就被辣的吐着舌头,赶紧灌下一杯茶。看着我额头流汗的样子,他们都大笑着,出乎意料,我却不觉得讨厌。他们说,猪血丸子制作时要放花椒,小米辣,再经柴火烘烤做出来的,看上去没有辣椒,实际上辣味已经浸透了。除了潇湘之地,哪里再有这么灼热,这么火辣的猪血丸子啊。</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时间已过午夜,我扶着老爸走出大排档,明明他已经喝了那么多酒,应该早就醉了,可此时他吐字清楚:“别的地方,到底还是和这里不一样啊。”那一瞬他眼神清明。我猜,即使大脑已经被酒精麻痹了,他的心还在本能地亲近这里,而我也在那呛口的猪血丸子里逐渐接纳这个地方:明明我还是不习惯这里人高声的话语,明明我还是吃不惯灼热的湘菜,可心里却突然感到,和这里靠的如此之近,那是流淌在我血液里的家乡味道,是离家之后格外怀念的推杯换盏和无所顾忌。</p><p class="ql-block"> 我与这里的距离很远吗?</p><p class="ql-block"> 不,不是。原来湖南早就向我显示出了她的性格,只待我去理解,去靠近。那高声的话语,是田间劳作的吆喝,是朋友畅谈的大笑,是游子回乡的呼喊,那是湖南的声音。那灼热的辣味,是湘菜的灵魂,是风风火火的性子,是与家乡连接的脐带,也是湖南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理解需要过程,那就慢慢,慢慢地靠近,总有某个瞬间,乡情会剧烈地燃烧。(972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