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广州黄埔军校

三艺斋(刘道行〉

<p class="ql-block">走在广州黄埔军校的街道上,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街道两旁,人群熙熙攘攘,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活力和力量,仿佛在诉说着黄埔军校的辉煌历史。</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的创立,离不开国共两党的合作。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后,不断寻求新的革命力量,最终促成了这所军校的诞生。军校的建立,不仅是为了培养军事人才,更是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富强。这段历史,让我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的智慧和勇气。</p> <p class="ql-block">步入军校的大厅,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让人不禁驻足欣赏。木质结构的走廊,柱子支撑的屋顶,以及挂满墙壁的牌匾,无不彰显着这所学校的深厚文化底蕴。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年轻学子们勤奋学习的身影,感受到了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参观历史展览馆,我被那些珍贵的展品深深吸引。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难忘的历史。一位女士站在展柜前,仔细地观察着其中的展品,她的神情专注而认真。这让我意识到,历史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活生生的人和事。</p> <p class="ql-block">在军校的教学理念中,“军事与政治打成一片”是核心思想。这种理念的形成,离不开苏联顾问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通过完善教育体系,黄埔军校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和政治人才,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的展览区域,墙上挂着介绍黄埔军校与中国空军历史的文字说明板。这些文字不仅记录了军校的发展历程,还展现了中国空军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下方的展品,更是让参观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在展览馆内,我看到了一块引人注目的展牌,上面写着“东征北伐 威名远扬”。这段文字详细介绍了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建立对革命进程的影响,以及国民革命政府发动两次东征的历史情况。通过这些文字,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黄埔军校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展览墙上挂着三块画板,分别写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以及“广州起义”。这些起义,是黄埔军校毕业生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壮丽篇章。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从黄埔军校 走出南昌起义将士”这句标语,让我深刻感受到军校与南昌起义之间的紧密联系。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的努力,使得这段历史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p> <p class="ql-block">在展览厅内,一块大红色展牌吸引了我的注意。“亲历者的声音”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下面的一句话更是引人深思:“只有经过失败考验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这句话让我更加敬佩那些在革命中英勇奋斗的先烈们。</p> <p class="ql-block">在展览中,我还看到了两位革命先烈的形象——陈毅安(第四期毕业生)与蔡申熙。他们的英勇事迹被详细地记录下来,并配以生动形象的人物插画。这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们的伟大贡献和不朽精神。</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笫一期学生,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p> <p class="ql-block">走进一间教室,我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一位女士站在讲台旁边,周围摆放着许多黑色课桌椅。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整个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而有序的感觉,仿佛可以听到学生们安静地翻动书页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在军校的宿舍里,我看到了整齐排列的床位。每个床上都叠放着整洁的被子和枕头。这让我感受到军校学子们严谨的生活作风和纪律意识。</p> <p class="ql-block">展览墙上的一段文字说明让我印象深刻:“党培养的军事人才”。下方列出了多位参与革命战争的重要领导人名字及其职务。这些名字背后,是一段段波澜壮阔的革命故事。</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自1924年创办以来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开创了中国现代军事教育“政治建军”的新模式,在共产党人周恩来等主持下,培养出一批批既有军事才能又有政治覚悟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推动了国共合作与革命统一战线形成;为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提供了重要的支持,留下了黄埔军校倡导的“爱国、革命、科学”宝贵的精神遗产,促进了中国军事现代化。</p><p class="ql-block">通过这次参观,使我们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靠的是千千万万个人民和革命先锋的奉献。我们必须好好珍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