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特区游览(地标篇)

墨缘

<p class="ql-block">  继《艺术篇》与《雕塑篇》之后,我深感有必要为华盛顿特区的地标建筑做一个系统的整理,以记录我在此地的所见所闻。以下的介绍将按照我的游览顺序逐一展开。</p> <p class="ql-block">  这座纪念炮台位于阿灵顿市中心的一个多叉路口上,庄严肃穆地矗立着,以缅怀那些为国家献出生命的英雄们。</p> <p class="ql-block">  去Costco的路上,远眺五角大楼,过去,只在电视中看到过,这次虽未临近,其宏伟气势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 这座建筑于1941年9月11日破土动工,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在1943年1月15日便宣告完工。</p> <p class="ql-block">  护栏内那土石高台,见证了当年华盛顿保卫战中阿灵顿地区的激烈战斗,这个战场遗址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行至荷兰琴钟处,它静静地矗立在国家公墓一侧。这是荷兰各界为了感谢美国人民在二战中解救荷兰免受纳粹统治,并帮助其重建家园而赠送的珍贵礼物。</p> <p class="ql-block">  阿灵顿国家公墓,坐落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郡,与华盛顿特区隔波托马克河相望,是华盛顿的一个重要社区。</p><p class="ql-block"> 自1864年5月13日建造以来,这片占地170公顷的土地成为了无数英灵的安息之地。</p><p class="ql-block"> 公墓宛如一座宁静美丽的公园,绿草如茵,树木环绕。至今,已有超过二十多万人长眠于此,他们中有战争中阵亡的士兵、殉职的政治家和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对国家有杰出贡献者。</p> <p class="ql-block">  阿灵顿宫,又名罗伯特·E·李纪念馆,位于美国国家公墓之中,是美利坚联盟国罗伯特·E·李将军的故居。</p><p class="ql-block"> 南北战争期间,这片土地被划拨出来建造墓园,即如今著名的阿灵顿国家公墓。</p><p class="ql-block"> 阿灵顿宫于1966年被列入美国国家史迹名录,不仅是李将军的故居,更是美国军人荣誉的象征,安葬了众多在不同战争中牺牲的美国军人,包括南北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还有两位美国总统和多位高级军事将领。</p> <p class="ql-block">  公墓规划成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安葬着不同时期战争中牺牲的军人,仿佛是一部部美国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  101空降师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美国海军陆战队战争纪念碑,阿灵顿国家公墓旁,其花岗石基座上刻有海军陆战队参与过的全部战役。</p><p class="ql-block"> 这个铜制的塑像是根据一幅著名二战中海军陆战队在硫磺岛升起美国国旗的照片建造的。</p><p class="ql-block"> 照片发表后,在美国引起了轰动,极大地激发了美国人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罗斯福总统曾命令调回照片上的六个战士,但不幸的是,六人中有三个随后即战死沙场。</p><p class="ql-block"> 1954年11月10日,海军陆战队建队179周年纪念日,作者弗利克斯·德沃尔登将纪念碑献给了艾森豪威尔总统。</p> <p class="ql-block">  这是作者制作的微缩雕像。</p> <p class="ql-block">  阿灵顿大桥,连接着国家广场和国家公墓,它是通往神圣天堂的神路。</p> <p class="ql-block">  站在桥上,遥望国家大教堂,那巴洛克建筑的杰作,圣彼得与圣保罗座堂,又称华盛顿国家座堂。</p><p class="ql-block">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408年,是唯一的长方形的哥特式大教堂。经过不断的改建,直到1655年俄瑞战争开始才告一段落。200年间,教堂逐渐吸收了文艺复兴时期及巴洛克建筑的特色。教堂塔楼高41.9米,内设有9个祭坛,1895年升格成为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  林肯纪念堂。</p><p class="ql-block"> 为纪念美国总统林肯而建,位于华盛顿特区国家广场西侧,阿灵顿纪念大桥引道前,与国会和华盛顿纪念碑连成一线。</p><p class="ql-block"> 这座庄严的古典建筑以其洁白的大理石和象征36州的36根廊柱而闻名。内部珍藏着林肯坐像,不仅是历史与建筑的杰作,更是民权运动的圣地,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瞻仰。</p> <p class="ql-block">  从林肯纪念堂向东望去,最醒目的是华盛顿纪念碑。面向华盛顿纪念碑,我们先做一个方位介绍。</p><p class="ql-block"> 从林肯纪念堂向东依次为林肯纪念堂倒影池(也称反思池)、二战纪念碑群、华盛顿纪念碑、国家广场草坪、国会大厦,为主要中轴线。</p><p class="ql-block"> 倒影池左侧是越战纪念碑、宪法公园。右侧是朝鲜战争纪念碑、潮汐湖西岸。</p><p class="ql-block"> 经过二战纪念碑群,便来到华盛顿纪念碑,它是国家广场的中心。左侧是白宫,右侧是杰斐逊纪念堂。</p><p class="ql-block"> 经过华盛顿纪念碑往前,是国家广场宽敞的草坪,直至国会大厦。草坪两侧是博物馆群。左侧依次是非裔美国人历史博物馆、美国国家博物馆、雕塑园、美国国家美术馆。右侧是雕塑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印第安人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华盛顿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美国国家广场中心,为纪念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而建造,是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世界最高的石制建筑和最高的“方尖碑”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这座大理石方尖碑呈正方形,底部宽22.4米,高169.045米,内有50层铁梯和70秒到顶端的高速电梯,游客登顶后可通过小窗眺望华盛顿全城、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和波托马克河。</p><p class="ql-block"> 纪念碑内墙镶嵌着188块由私人、团体及全球各地捐赠的纪念石,其中一块刻有中文的纪念石是清政府赠送的。</p> <p class="ql-block">  美国国家二战纪念碑群。位于倒影池与华盛顿纪念碑的中间,为纪念在二战期间服役的1600万美国军人而建。</p><p class="ql-block"> 整体呈一个下沉的椭圆形广场,四周环绕的56个白色花岗岩纪念碑,分别代表了当时美国的每一个州和海外领属地,而碑群中间是一个偌大的喷泉广场。</p> <p class="ql-block">  椭圆形碑群的两端各有一个巨大的花岗岩拱门,分别象征着二战时期的太平洋战场和大西洋战场,每个拱门内都各有三只铜质美国雄鹰的雕像,共同托起了象征胜利的花冠。</p> <p class="ql-block">  自由墙位于喷泉广场的西侧,是一处弧形的自由墙,上面镶嵌有4000颗夺目的金星,每一颗都代表着在二战中牺牲的100位美国士兵。而在东侧入口两旁还有很多浮雕,记载下二战的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  朝鲜战争老兵纪念碑。于1995年落成在华盛顿特区,拥有纪念墙和雕像,以纪念在朝鲜战争期间服役的美军和联合国军的军人。</p> <p class="ql-block">  越战纪念碑,又称为越南战争纪念碑、越战将士纪念碑、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越战墙等。坐落在宪法公园的小树林里。</p><p class="ql-block"> 该纪念碑由用黑色花岗岩砌成的长500英尺的V字形碑体构成,用于纪念越战时阵亡的美国士兵和将官,黑色花岗岩墙上以每个人战死的日期为序,刻画着美军1959年至1975年间在越南战争中阵亡者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这是越南战争中,美军中越南籍女兵救治美军的纪念雕塑,展现了战争中的人性光辉。</p> <p class="ql-block">  白宫,又名美国总统府。</p><p class="ql-block"> 位于华盛顿特区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是美国总统及其家人的住所。也是一座鲜活展现美国历史的博物馆,是美国国家象征之一。</p><p class="ql-block"> 白宫始建于1792年10月13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白色新古典风格砂岩建筑,主要由主楼和东、西两翼三部分组成。1800</span>年,建筑即将完工时,约翰·亚当斯总统搬入。</p><p class="ql-block"> 除了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外,白宫是历任美国总统的官邸。</p> <p class="ql-block">  马丁·路德·金的雕塑,作为民权运动的象征,矗立在樱花园中。</p> <p class="ql-block">  杰斐逊纪念堂。</p><p class="ql-block"> 为纪念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而建的纪念堂,1938年在罗斯福主持下开工,至1943年落成。其是一座高96英尺的白色大理石建筑。</p><p class="ql-block"> 大厅中央耸立着高近6米的杰弗逊总统立身铜像。身后的石壁上,镌刻着杰弗逊生前的话:“我已经在上帝圣坛前发过誓,永远反对笼罩着人类心灵的任何形式的暴政。” 每年四月,纪念馆旁的潮汐湖畔樱花盛开,配上湖中纪念馆的倒影,景色十分秀丽。</p> <p class="ql-block">  全美第一座全方位展示黑人历史与文化的博物馆——美国非洲裔国家历史和文化博物馆于2016年9月24日正式在首都华盛顿落成开馆。</p><p class="ql-block"> 美国总统奥巴马出席了开馆典礼并在讲话中高度肯定博物馆的历史与社会价值。</p><p class="ql-block"> 美国媒体认为,新博物馆有助于让整个国家理解并认同非裔美国人在美国历史上常被忽略的杰出贡献,弥合分歧,缓和对立。</p> <p class="ql-block">  在博物馆内,一尊非裔木制塑像以其独特的造型和文化意义吸引了众多目光。这尊塑像头顶的物品,成为非裔美国人博物馆建筑设计的重要参考,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  美国历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历史博物馆,隶属于史密森尼学会,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宪法大道上。</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以美国的科学发展、文化传承、社会变迁、技术创新及政治演变为展示主题,追溯了从殖民时代到现代的国家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 这座建筑本身也是国家历史地标,被列入国家史迹名录。其藏品源于1876年美国建国百年纪念博览会的展品。</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大楼于1964年正式对外开放,初名为国立美国历史与技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美国国家美术馆。</p><p class="ql-block"> 由两座风格迥异的花岗岩建筑构成。西馆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融合了古罗马建筑的庄重与优雅;东馆建筑则以现代三角形设计展现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这两座建筑共同构成了国家美术馆这一艺术殿堂。馆内藏品丰富,涵盖欧洲中世纪至现代、美国殖民时期至当代的艺术瑰宝约四万件。在二层展览区,各类展厅按时间顺序展示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绘画作品,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艺术的永恒魅力。</p> <p class="ql-block">  喷泉西侧的西馆。</p> <p class="ql-block">  喷泉东侧的东馆。</p> <p class="ql-block">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飞行专题博物馆,也是航空航天历史、科学与技术研究的重要中心。</p><p class="ql-block"> 1976年7月1日正式开放以来,博物馆以其丰富的藏品吸引了无数游客。24个展厅占地18000平方米,陈列着飞行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各类飞机、火箭、导弹、航天器及其他与飞行相关的珍贵文物,展现了人类探索天空与宇宙的伟大历程。</p> <p class="ql-block">  国会大厦。</p><p class="ql-block"> 作为美国国会的所在地,矗立于华盛顿特区的国会山上,是美国政治与历史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这座建筑由乔治·华盛顿总统于1793年9月18日奠基,历经多年建设,于1800年初具规模并投入使用。</p><p class="ql-block"> 作为美国的标志性建筑,它承载着国家的历史记忆,象征着民主、自由与独立的精神。自1829年起,国会大厦东阶便成为历届总统举行就职典礼的传统场所,见证了无数历史瞬间。</p> <p class="ql-block">  在国家广场两侧,还有国际间谍博物馆和国家植物园等文化场所。虽未亲临,但这些地方无疑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美国历史与文化的绝佳机会,是不可错过的丰富体验。</p><p class="ql-block"> 围绕着美国国家广场,这些地标性建筑不仅展现了美国的历史与文化,也承载着人类对艺术、科学与自由的不懈追求。每一座建筑都是时间的见证者,诉说着属于这片土地的独特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