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待我跑到会议室时,被那阵势惊得目瞪口呆,30多人把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举目望去除连队干部外全是陌生面孔。有鹿副师长、赵副政委两位师首长,其余是军机关、师机关人员。</p><p class="ql-block"> 会议主旨是下达任务。军机关人员传达汇报考核科目、内容、评分细则。</p><p class="ql-block"> 鹿副师长作指示:“时间紧,任务重,大家要发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争取最好的成绩。从明天开始,正课时间以室外训练为主,专业理论知识、政治试题学习、教唱革命歌曲安排在晚上。但是,一定要遵守作息时间,保存体力,全力以赴迎接考核。”</p><p class="ql-block"> 赵副政委作动员:“4连是红军连队,是军首长机关的拳头,希望你们发杨光荣传统,在狠字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拳头的作用,所向披靡,坚决完成任务,以优异成绩为老八团谱写新篇章。”</p><p class="ql-block"> 王栓柱连长代表连队表态:“军首长机关把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交给我们,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仼和鞭策,全连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饱满的精神,旺盛的斗志迎接考核,做到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坚决完成任务,请首长看我们的行动吧。”</p><p class="ql-block"> 首长掷地有声。机关无缝衔接。基层身先士卒,铿锵有力。不到半小时就将任务布置的明明白白,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掀起考核训练新高潮。</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饭后,我把炊事班长、副班长、给养员组织到一起,将自己的意见与他们进行沟通后,建议张贺云班长根据大家的擅长,采取志愿结对的原则,把野炊事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各施其职,杨长避短,有针对性的展开练习。</p> <p class="ql-block"> 上午08:00,各组带着炊具,在简并沟南坡摆开战场。刘佩华助理员手握秒表,用洪亮的声音下达口令:“208团4连炊事班,散烟灶野炊训练开始。”</p><p class="ql-block"> 随着一声令下,各组迅速展开。挑水组提着水桶,撒腿向水源地跑去;切菜组立即把行军锅盖翻过来,把小菜板往上一放,拿起锃光瓦亮的菜刀,当当当的切起菜来。修灶组手握铁锹,迅速移动双脚,在野炊灶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深深的挖上一锹,就犹如小鸡啄米般唰唰唰的挥舞铁锹,泥土似流水一样向外飞去,眨眼之间野炊灶的雏形就呈现在眼前。奇怪的是张贺云班长不着急用铁锹挖土修灶,而是迅速抓起一把细土,高高的举过头顶,再慢慢的松开,在身旁形成一道薄薄的弯曲的尘雾,缓慢的向西南方向散落,他大声喊道:“是东北风。”就自顾自的开挖灶口,修筑烟道。一会儿野炊灶周围就冒岀薄薄的白色烟雾,消失的无影无踪。</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刘佩华助理员立即下达第二道口令:“野炊时间到。”同时按下秒表暂停键,时间停止在00:03:35。</p><p class="ql-block"> 看到战友们轻车熟路,有条不紊的完成练习,忐忑不安心得到莫大的安慰,对完成任务信心满满。正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喊叫声。</p><p class="ql-block"> 刘佩华助理员:“小刘,你愣什么神呀?”</p><p class="ql-block"> 可能是我走思走得太远了,听到斥责声仍没有醒过神来,膛目结舌地望着大家,不知所措。心想,刚才还笑呵呵的,怎么一会儿功夫就暴跳如雷,这性格属什么的?</p> <p class="ql-block"> 关键时刻,还是张贺云班长提醒到:“赶快整队集合。”</p><p class="ql-block"> 我茅塞顿开,立即下口令道:“成班横队集合。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立正。一口气下完报告前口令。”</p><p class="ql-block"> 而后向右转,面向刘佩华助理员跑步立定,行举手礼后报告道:“步兵第208团4连炊事班,野炊训练完毕。请你指示。”行举手礼。</p><p class="ql-block"> 刘佩华助理员回礼:“请稍息。”</p><p class="ql-block"> 我立即答:“是。”行举手后回到队前。</p><p class="ql-block"> 刘佩华助理员:“招呼大家过来,我们一起发杨军事民主,查找存在问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p><p class="ql-block"> 张贺云班长:“那就从我这里开始吧?请同志们多提意见。”</p><p class="ql-block"> 大家正准备发言呢,简并沟口驶来一辆北京212指挥车,四个轮子飞速旋转,杨起长长的一道尘埃。汽车没有上坡去营房,而是在营门前一个右转径直朝我们开来,快到跟前才看清邢书深处长坐在副驾驶位置。情不自禁的在心里念叨一句:“他真讲信用,说到做到,让人佩服。”</p><p class="ql-block"> 张贺云班长立即用手捅了我一下,小声提醒道:“要不要整队报告?”</p><p class="ql-block"> 我:“现在是刘佩华助理员主持讲评,我们不用报告了。”</p><p class="ql-block"> 邢书深处长一边下车一边招手一边与刘佩华助理员打招呼道:“刚才有个事急需处理,来晚了。”</p><p class="ql-block"> 刘佩华助理员:“你是后勤处长,一个团的后勤工作都需要处理,还在百忙之中过来指导工作,欢迎欢迎。”</p><p class="ql-block"> 邢书深处长:“客气了。你是统帅机关下来指导工作的,我应该陪好你才是。”</p> <p class="ql-block"> 刘佩华助理员:“刚才我们练习的是散烟灶的构筑与点火,正准备讲评呢?来来来来,一起听听。”</p><p class="ql-block"> 大家原准备发言的,没想到邢书深处长一到,大家立即哑火了。</p><p class="ql-block"> 幸好刘佩华助理员反应迅速,滔滔不绝的讲评起来:“散烟灶常用于白天野战条件下的后勤保障,重点是把烟散开,避免暴露配置位。方法。一是选择好灶门口。烟雾散的好不好,关键是灶门口开的对不对?顺风有利于柴火燃烧,柴火燃烧的好烟雾就少。刚才,炊事班长用尘土测定风向的方法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表扬。二是增加散烟面积。根据现场地形,坡度,将烟道修建成树状,枝繁叶茂,才能使烟雾迅速分散。三是合理分工。你们集思广益,采用志愿结对,充分发挥各自擅长的做法很好,只有心情舒畅,齐心协力,工作才有条不紊,是完成任务的基础。存在问题。一,缺乏整体观念。进入场地就要迅速观察地形地貌,周围环境,风速风向,水源远近,灶眼布局,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各自为战。二,布局不合理。三个灶眼最好采用一字形布局,把炒菜锅放在中间,前面留作操作场地,食品取送方便快捷,事半功倍。千万别仙女散花。三是抓好理论学习。给三天时间,希望大家熟记自己的职责,把三防,即防原子、防化学、防细菌试题背的滚瓜烂熟,三天后按野战条件下、带战术背景演练。下面请邢书深处长作指示。”</p> <p class="ql-block"> 邢书深处长:“刘佩华助理员一语中的,并提出宝贵意见。大家一定要按照要求,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避光灶的重点是避免灶堂火光外溢。因此,在灶门前挖一个长150公分,宽70公分,深60公分的深坑。同时,把挖掘出来的土堆放在灶门对面,形成一道高50公分左右的隐蔽墙,把灶门遮挡起来。散烟灶的重点是构筑一条宽20公分,深25公分,长180公分左右的主烟道。并根据地形地貌,再修两三条副烟道,增加散烟面积,把炊烟消除在地表以下。不管是避光灶还是散烟灶,其结构大同小异,坊间流传的顺口溜:深一锹宽一锹,灶堂鼓型正好烧,灶门选在上风口,散烟避光都适用。大家在演练过程中一定要不断摸索,熟能生巧,力争在3分钟以内完成。今天,我过来的目的是看看你们还有什么困难,作为后勤处长,一定在职责允许的范围内尽力为你们解决问题。看看你们手中的铁锹,把把磨损变形,锹把长短不一,太影响形象了。再有就是行军锅太旧了,虽然没漏,还能继续使用。但已经伤痕累累,不能带伤进京赶考。明天,我派人送6把工兵锹过来,至于行军锅就先用它练习吧,进京前给你们换发三口新锅。”</p><p class="ql-block">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诚谢</p><p class="ql-block"> 待 续</p> <p class="ql-block"> 燕山老兵,1950年11月生,四川省彭山县人。1969年2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军旅生涯25年。曾荣立三等功三次,转业到石家庄市,现已退休。在含饴弄孙之余,喜好自驾游、照相,偶尔弄点小文,以娱自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