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寻踪:两处旧居的历史回响》 我们秦湘赣记行(八)

清风化物

<p class="ql-block">参观美庐、毛主席旧居感怀</p><p class="ql-block">美庐苔径隐幽怀,犹记当年风雨徘。</p><p class="ql-block">芦荡一号凝思久,千山松韵入诗裁。</p> <p class="ql-block">《庐山寻踪:两处旧居的历史回响》</p><p class="ql-block">说起庐山,人们自然就想起美庐和毛主席的旧居。这次来庐山,我怀着虔诚之心,探访了曾承载历史重量的这两处旧居。</p><p class="ql-block">美庐,静静地隐匿于郁郁葱葱的林木之间,这座融合了东西方建筑精髓的别墅,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贵族,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庭院里,百年香樟撑起一片绿荫,斑驳的石径上仿佛还回荡着当年的足音。那些精心布置的露台、花廊,无声地诉说着一个时代的繁华与落寞。站在二楼的阳台上,远山如黛,让人不禁遥想当年在此运筹帷幄却又最终黯然离场的历史身影。</p><p class="ql-block">车往前行,到了芦林湖畔,一座白墙建筑渐渐映入眼帘。这就是毛主席在庐山的旧居,现已成为庐山博物馆。这里没有雕梁画栋,只有简朴的木桌椅、泛黄的书架,和那张著名的宽大办公桌。阳光透过素净的窗棂,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最令人动容的是卧室里那张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木板床。在这里,一个伟大的灵魂曾经为亿万人民的命运彻夜难眠,为复兴华夏擘画蓝图。</p><p class="ql-block">两处居所,两种人生。一处见证了权力的巅峰与失落,一处孕育了革命的星火与曙光。美庐的陈设讲究而不奢华,毛主席旧居的布置简朴却充满力量。这种不约而同的简朴作风,恰似一面镜子,照见了真正伟人的精神境界——他们追求的不是个人的享乐,而是心中那份最高的理想。</p><p class="ql-block">车子向南昌方向前行,望着庐山远去的背影,让人留恋不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