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图/文:冬日暖阳</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315467929</p><p class="ql-block"> 出游日期:2025年2月7日</p>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荔枝湾,意犹未尽,我从龙津西走向恩宁路。</p> <p class="ql-block"> 在路口等红绿灯,看到“如意坊”路站标志,有种熟悉的感觉。哦,我记起看过的一部描述广州西关人家欢乐日常的情景喜剧《外来媳妇本地郎》,剧中就有很多关于如意坊的情节。该剧2000年开播,至今还在黄金时段重播,是广东家喻户晓的电视剧。老广对西关人家、对广府文化的喜爱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来到多宝路口,从永庆坊渡船码头开来的摇撸船正准备通过造型如上弦月般的羽扇桥。西关荔枝湾涌从起点文塔到终点永庆坊,建有12座各具特色的桥梁,以桥串景,营造了风光无限的西关水岸风情,被形容为“隐于闹市中的西关水客厅”。多宝桥旁的建筑上写着“荔技湾”三个字,走过多宝桥就到了恩宁路。永庆坊历史文化街区包括荔枝湾和恩宁路两个景区。一桥之隔,往回走是荔枝湾景区,向前行就是著名网红打卡点永庆坊所在的恩宁路片区。</p> <p class="ql-block"> 恩宁路被称为“广州最美老街”。这条建于1931年,长1.1公里,路面可并行八台大轿的道路是一条充满浓厚西关特色的老街。这条街有李小龙、詹天佑故居、粤剧博物馆等大量历史建筑,是广州最长、最完整的骑楼街。它孕育了岭南璀璨的商都文化、粤剧文化和建筑文化,是人们了解广州历史文化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 跟着旅游大巴,我来到位于恩宁路99号的永庆坊。入口牌坊下往来人流络绎不绝,看得出,永庆坊人气相当旺盛。</p> <p class="ql-block"> 走进挂满特色灯笼的永庆大街,我步入荔湾区非遗大师创作室,这里展览着一幅绘制于19世纪初,反映当时闻名中外的西关十三行繁华盛景的画作《远眺广州城》。据介绍,从1757年至1842年,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对欧美通商的“特区”,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一口通商”,成为当时世界货易的超级枢纽。当时,永庆坊所在的恩宁路因邻近十三行而成为富商巨贾和粤剧名流的聚居地,中西合璧的历史建筑和西关大屋也在此期间雨后春笋般出现。难怪老广说,广州看西关,西关看恩宁。我想起在广州海心沙看到的一个赞颂“一带一路”的大型雕塑作品“丝路金桥”。这个作品之所以落户广州,原来是有其可追溯的历史渊源的。</p> <p class="ql-block"> 永庆坊的街巷路面铺的是厚厚的麻石板,麻石路上镶嵌着关于骑楼、功夫等西关非遗文化介绍。行走在厚重的麻石板上,足下感知到富有底蕴的西关历史。有网友说“看到麻石板就想起儿时穿着木屐走路时的声音”,好有同感。触摸着眼前随处可见的趟栊门、满洲窗、灰塑墙,相信老广们能找寻到“走进祖居,梦回西关”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麻石街两旁有龙狮、功夫、活字印刷、广绣等非遗店铺, 也有动漫、网红咖啡店、新概念书店等潮流店铺进驻。我好奇走进猫的天空之城,原来是间连锁书店,书店的标语“一家书店温暖一座城市”,书店的特色服务“寄给未来的明信片” ,萌趣、温馨,很受年青人的青睐。短短的街巷,一边是广东凉茶、网红咖啡、特色小食;一边是名人故居、历史建筑、非遗文化,诗意与烟火、潮流与传统、历史与传承在这里相互交融,呈现出迷人的新西关气息。.</p> <p class="ql-block"> 巷子的尽头是李小龙祖居。室内正展览“功夫巨星武拳之路”,让人们从字里行间、画里画外去认识和了解动夫之王那双“有思想的拳头”。李小龙祖居也是典型的西关大屋,这里具时代特色的砖木结构和彩色雕花屏风等装饰让游客能近距离感受西关大屋人家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永庆坊的布局是一直街两小巷,两小巷以巧妙回廊相连接,形成别有洞天的回廊建筑——空中楼阁。从中庭楼梯直上三楼天台,青砖绿瓦、红柱白墙的粤剧博物馆带着京都气息扑面而来,难怪当地人称这里为“广州小京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很多游客都会在乡愁广场这幅带有恩宁路独特风貌,展现西关人家生活场景的“广州”墙前留影。这幅墙上的每块砖每个画景都充满着浓浓的西关记忆和乡愁。永庆坊曾是片破旧不堪的骑楼老街,经过独具匠心的“微改观”,大规模保留和复现西关老街的原貌,实现由“老破旧”到“新地标”的华丽转身。这幅墙就是旧城改造的见证。从荔枝湾涌揭盖复涌到文庆坊活化改造,“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留住乡愁”的广州旧城改造新概念让百年老西关旧貌换新颜,迸发新活力。</p> <p class="ql-block"> 粤剧博物馆是永庆坊的代表建筑。由于没预约,我只在外围参观这个有着700年历史的宝藏之地。我随意走上叠月桥,幸运见到园林式古朴典雅的戏台上正在表演粤曲。“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节,万人围住看琼花”,这首清代祝枝写的诗就是眼前美景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 一路前行,我来到永庆坊段的荔枝湾涌。从渡船码头看荔枝湾涌,馆,桥、船、涌完美地连为一体,互为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西关风情画。若是在清朗的夜晚,在灯光的映照下,横跨荔枝湾涌连接粵剧艺术博物馆的叠月桥会呈现出满月(或弯月)般的唯美倒映,“看似天上月,却是人间桥”,这是永庆坊最出彩的时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