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洋房的故事~宝庆路3号

hxh

<p class="ql-block">在上海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到过宝庆路3号,就不算真正了解上海文化。”</p> 宝庆路3号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宝庆路3号,这座始建于1925年的老洋房,曾是德国侨民的住宅,后来被</span>上海滩染料大王周宗良买下,被誉为“上海第一私人花园”和“上海滩最大花园洋房”。走在宝庆路上,外面看一点也不起眼,竹篱笆的围墙,透过缝隙隐隐约约能看到草坪与一幢两层楼房。但跨进大门别有洞天,5栋老洋房,还有半个足球场大的花园和草坪,几颗百年香樟郁郁葱葱。</p><p class="ql-block">走入主楼,雕花门窗,欧式彩绘玻璃窗,历经百年颜色还是那么艳丽,鹅卵石外墙面,处处展现出独特的建筑之美‌‌‌。其主楼和客楼的建筑风格各具特色,主楼为德式花园洋房,客楼则采用了现代主义风格,装饰简洁而工整‌‌。建筑群的整体布局合理,单体建筑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体现了上海近代花园洋房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宝庆路3号的内部装饰也非常精美,百年已过底楼的彩绘玻璃颜色依旧颜色鲜艳、地砖以及铺满马赛克的台阶都透露着历史的韵味。</p><p class="ql-block">阳光透过窗户,洒下隐隐约约的光线,呈现迷幻色彩。</p><p class="ql-block">实木楼梯的独特韵味和优雅造型,为这里增添一份高贵气息,彰显出主人的品味与格调。</p> <p class="ql-block">透过窗户看到花园设计为欧式风格,静谧典雅,开阔的草坪上点缀着玫瑰花包围的雕塑,它们像过往的参观者叙述着当年在草坪上举行生日派对的热闹场景。在如茵的草坪上举办音乐会,翠绿的草地如同铺就的华美地毯,与悠扬旋律交织出一幅动人的画卷。 百年香樟树,树影婆娑,<span style="font-size:18px;">漫步其中仿佛能感受到当年主人生活的点滴‌‌。 </span></p> <p class="ql-block">宝庆路3号历经岁月洗礼,屋内主人更迭交换,它见证了家族中几代人的纷争与沉浮,<span style="font-size:18px;">见证了起落与兴衰,</span>家族的传奇故事最终落下帷幕。</p><p class="ql-block">2006年上海地产集团买下这里,从此宝庆路3号重新焕发光彩。</p> 百年交响 <p class="ql-block">现在宝庆路3号是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这是国内第一家以交响音乐为主题的音乐博物馆,展示了从19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交响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里虽然不大,但却像一条流淌不息的音乐之河。</span></p> <p class="ql-block">一进门,就可以看到一架有着百年历史的三角钢琴,这是中国第一架音乐会用的大三角钢琴,1921年由上海交响乐团前身上海工部局乐队指挥梅百器购于欧洲,在上海交响乐团服役至2014年。</p> <p class="ql-block">乐队指挥是一个乐团中的灵魂人物,他拥有无限的权力,往往可以控制整首曲子呈现的速度及演出的效果;最重要的是他要有激发乐团成员最佳潜能的责任。</p><p class="ql-block">如雷贯耳的大指挥家黄贻钧、曹鹏、陈燮阳、余隆都是新中国海上指挥名家。</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油画和素描展示,还有交响乐队的排列顺序。让参观者进一步了解了交响乐。交响乐是一种充满魅力和韵律的音乐形式。它通过丰富多样的乐器组合和精湛的演奏技巧,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音乐魅力和情感表达。在这里还可以带上耳机试听各种著名大师的交响乐,比如莫扎特的朱庇特,柔和的钢琴声如涓涓细流, 从指尖轻盈流淌而出 。旋律如梦,每个音符似星光般洒落心间。交响乐黄河大合唱,如同一部流动的史诗,诉说着黄河儿女的赤诚与坚韧。波涛汹涌的河水,犹如中华儿女内心的豪情,经久不息。</p> <p class="ql-block">工部局乐队的大号,双簧管定音鼓,巨大的竖琴,钢琴,中国最早的管弦乐出自工部局乐队,也是上海交响乐团公共乐队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博物馆,值得一游。如今在这里展出的300件珍贵的交响乐展品,指引参观者去见证交响乐的历史长河,了解交响乐的发展。</p><p class="ql-block">在了解上海交响音乐发展史的同时,也能在一砖一石一花一木间,欣赏建筑之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