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第一次画以人物为题材的国画。这幅画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而作。创作历时一个多月,每天的空余时间全都花在这上面。这过程,我边画边学习,向朋友请教,更多的是向别人的美术作品请教,过程进展不快,慢工出活儿。因是第一次画国画人物,水平有限,过程比较艰难,结果十分愉快。</p> <p class="ql-block">修改稿</p> <p class="ql-block">正稿</p> <p class="ql-block">色彩稿之二</p> <p class="ql-block">色彩稿之一</p> <p class="ql-block">素描稿之三</p> <p class="ql-block">素描稿之二</p> <p class="ql-block">素描草稿之一</p> <p class="ql-block">文字:抗日征程 一九三七年日寇飞机轰炸南通城,造成平民伤亡。我南通学院医科师生投入现场搶救。于杨州成立第七重伤医院,参加松沪会战。后奔赴徐州、郑州、南京、长沙、衡阳、重庆等地,救治伤员。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书写光辉的一页。我父亲是医生,刚于医科毕业,母亲是护士,刚毕业于南通医院护士班,两人分为一个小组,参加了这场伟大的斗争。</p> <p class="ql-block">后纪: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我于2025年初开始构思,于三月开始动笔。南通学院医科师生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我比较熟悉,因我父亲母亲是亲历者,父亲的回忆录中曾有详细的纪录。我觉得这一段历史是不会被埋没的,应该得到传扬,让更多的人知道,让子孙后代为祖辈曾经为民族的存亡勇敢斗争而感到自豪。创作分三阶段:1、收集素材 2、素描稿和色彩稿 3、正稿。素材有照片、美术作品。素描稿出来后曾请陶永华、顾森毅等画家,陈勇、李軍等朋友提意见,也请老年大学的国画班张洪华老师提意见。在基本成熟之后,我于四月初画正稿。现己基本完工。2025年4月7日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