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寄思

金之牛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天刚蒙蒙亮,我便轻手轻脚地穿衣、洗漱,生怕惊扰了还在沉睡中的家领导。走出家门时,空气中还带着一丝凉意。六点零五分,我已健步来到镜台山南广场。这里是我熟悉的地方,每次来这里,总觉得特别亲近。</p> <p class="ql-block">  镜台山的风景依旧迷人,无需多言。小树林里有一种黄花,开得灿烂夺目,虽不知其名,但在我心中,它就是春天的使者。我暂且称它为金玉兰,这个名字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它的美丽、端庄与珍贵。不必纠结于它的真名,心中有它的位置便好。</p> <p class="ql-block">  风景如画,即使只是随手拍摄,也无可置疑地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彩瞬息万变,几分钟便换了模样。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总喜欢躺在草地上,看着天空中的云朵变幻出各种形状。如今,每个人都可以发挥想象力,向天空索取属于自己的礼物。清明时节,这样的景色更添了一份诗意与感慨。</p> <p class="ql-block">  户外活动有益身心健康,镜台山的负氧离子远胜主城区。绿林旷野,虫唱鸟鸣,让人拥有美好的心情。身心得到净化的同时,烦恼也隨之烟消云散。</p> <p class="ql-block">  今日上山的人格外多,骑电动车、摩托车的,开小汽车的,络绎不绝。起初我以为是团队活动,后来发现他们带着锄头、砍刀,还有水果、点心、纸马,这才想起,今天是清明节。镜台山这块风水宝地,迎来了扫墓祭祀的人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时代变迁,观念亦随之改变。这些上山祭祖的人,并无失魂落魄、伤心欲绝之态。他们开着车,带着家人,祭奠先祖的同时,踏青赏景,度假游春,实为不错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眼前 这一刻,不免让我回忆起少年时随父亲上坟的场景。父亲扛着小桌子,提着铁锹,我则拎着篮子,带着一把五颜六色的小彩旗,篮子里装着各色各样的贡品。祖坟有好几处,按次序上供。程序是这样的:摆供,上香,敬酒,跪拜,換新的坟帽,插纸旗。上坟时,父亲便将家族的源流及迁移史讲给我听,开埠创业的不易,牢牢烙在心中。上坟的过程,也是传承家训家风的过程,我觉得十分的神圣庄严。</p><p class="ql-block"> 六七十年光阴流转,先祖的坟茔因各种原因,早已不知所踪,家族子孙散居大江南北各地,即便清明节也难得归宗祭祖。旧式的上坟扫墓仪式不复存在,去安息堂祭拜,各随心意,没有统一格式。</p><p class="ql-block"> 其实,清明扫墓祭祖,不必拘泥于形式,心中对祖先怀有崇敬之心、仁爱之意,始终铭记祖先的教诲,知道我们从何而来,应当何为,便是对先祖最虔诚的告慰。</p> <p class="ql-block">  清风明月不费一钱,赏景祭祖各得半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珍惜美好春光,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也祈愿亲友们万事如意,吉祥安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4日,随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