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四月六日 ,“畅游俄罗斯”之旅第三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昨晚我们乘坐的火车旅行社所说的是豪华软卧。所谓的软卧,我理解为是一种双层包厢式的卧铺。列车徐徐启动 ,夜色深沉,躺在铺位上,我只迷迷糊糊地睡了不到两小时,就被下铺那震耳欲聋的呼噜声吵醒了,让我彻底失去了睡意。</p><p class="ql-block">今天早上五点四十二分,我们乘坐的42次火车正点到达圣彼得堡。</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涅瓦河口,是俄罗斯的中央直辖市,列宁格勒州的首府,俄罗斯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全俄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是世界上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中位置最北的一个,又被称为俄罗斯的“北方首都”。圣彼得堡也是俄罗斯联邦海军舰队的总部所在地。</p><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面积143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606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市名源自耶稣的弟子圣徒彼得。</p><p class="ql-block">1712年彼得一世迁都到彼得堡,一直到1918年的200多年的时间里这里都是俄罗斯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1924年为纪念列宁曾更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又恢复原名为圣彼得堡。圣彼得堡和历史中心古迹群构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p><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市在俄罗斯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座大型综合性工业城市。</p><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经常被称为俄罗斯最西方化的城市,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窗口,许多外国领事馆、跨国公司、银行和其他业务据点均位于圣彼得堡,也是一座科学技术和工业高度发展的国际化城市。2023年成为世界旅游联盟会员城市。</p> <p class="ql-block">出站台后,我们走到接我们的大巴车的地方还没到早餐时间,所以我们先到斯莫尔尼宫修道院打卡拍照。这座位于圣彼得堡涅瓦河畔的蓝白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革命的象征。建于1748年至1764年,由意大利设计师拉斯特雷利巧妙融合了巴洛克式与俄罗斯“洋葱头”建筑风格,使其成为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p><p class="ql-block">在1917年的十月革命中,斯莫尔尼宫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11月7日,列宁在这里发表了对俄国公民的号召书,宣布一切政权归苏维埃,并于10月25日宣告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至1918年首都迁至莫斯科前,这里一直是苏维埃政权的中枢。</p><p class="ql-block">此外,斯莫尔尼宫与斯莫尔尼修道院、斯莫尔尼女子学校有着深厚的渊源。1923年,苏联政府关闭了斯莫尔尼教堂,而附近的斯莫尔尼宫则作为女子学校使用。</p><p class="ql-block">如今,斯莫尔尼宫不仅是音乐会的举办地,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它静静地矗立在涅瓦河畔,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成为了圣彼得堡不可错过的历史景点。</p> <p class="ql-block">吃完早饭,我们游览了十二月党人广场金顶大教堂、喀山大教堂、滴血大教堂的外景。</p> <p class="ql-block">十二月党人广场坐落在涅瓦河岸,邻近海军司令部大楼旁。十二月党人广场原为参议院广场,为纪念1825年12月10日发生的政变而改名为十二月党人广场。广场上矗立着著名的青铜骑士像。圣以撒基耶夫伊萨基辅大教堂(俄文:Исаакиевский собор),又称圣伊撒基耶夫大教堂,坐落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区(又译圣埃萨大教堂),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和佛罗伦萨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圆顶教堂。</p> <p class="ql-block">喀山主教座堂,这座宏伟的正教教堂,坐落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涅瓦大街25号。作为圣彼得堡教区的主教座堂,它的设计者是著名的俄罗斯建筑师安德烈·沃罗尼欣。教堂于1801年8月奠基,历时10年,终于在1811年竣工。</p><p class="ql-block">喀山大教堂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但为了满足东正教的要求,教堂的正门朝北,这使得教堂的侧面在涅瓦大街上显得不太美观。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教堂的东面竖立了96根科尼斯式半圆型长柱长廊,这不仅使教堂变得更加壮观,也使其成为了典型的俄式教堂。</p><p class="ql-block">这座教堂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历史的见证。它见证了圣彼得堡的变迁,见证了俄罗斯宗教文化的传承,也见证了建筑师们对美的追求和对历史的尊重。每一根柱子,每一块石头,都在诉说着这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滴血大教堂,正式名称为“基督复活大教堂”,是圣彼得堡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滴血大教堂始建于1883年,历时24年,于1907年完工。</p><p class="ql-block">教堂的建造是为了纪念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在格里博耶多夫运河旁被暗杀,其子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纪念父亲,在其遇刺地点修建了这座教堂。</p><p class="ql-block">滴血大教堂反映了俄国十六和十七世纪的典型东正教教堂建筑风格,以其五光十色的洋葱头顶而著称。</p><p class="ql-block">教堂轮廓美丽,装饰绚丽多彩,与古老俄罗斯风格及附近的古典式建筑物形成鲜明对比。</p><p class="ql-block">教堂高度约81米,宽阔的外形采用了与莫斯科巴克洛夫教堂相似的构造,但镶嵌复杂、颜色艳丽的影像图案使其独具特色。</p><p class="ql-block">教堂的九个穹顶由金箔、宝石、彩釉瓷砖、搪瓷青铜板等装饰而成,整体外观装饰极其丰富,富有层次。</p><p class="ql-block">滴血大教堂内部装饰着精美的马赛克壁画和天花板画,共计193幅,镶嵌面积达到7500多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壁画内容主要是圣经中的场景和人物,每一幅画都有非常精美的图案边框。</p><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分为五层,包括教堂基座、地下室、主教堂、侧堂和钟楼,其中主教堂是整个教堂建筑中最宏伟的部分。</p><p class="ql-block">滴血大教堂不仅是圣彼得堡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也是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象征。</p><p class="ql-block">教堂的建造承载了对被暗杀皇帝亚历山大二世的纪念,同时也反映了俄罗斯人民对东正教的虔诚信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然后我们参观了冬宫。</p><p class="ql-block">冬宫是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六宫殿建筑群”中的一个。这座宫殿坐落在圣彼得堡的宫殿广场上,原为俄罗斯帝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它被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冬宫是18世纪中叶俄罗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杰出典范,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它最早是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这座宫殿不仅是俄罗斯历史的见证,也是艺术与历史的宝库,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访。</p><p class="ql-block">走进冬宫,我仿佛踏入了一座记忆的迷宫。金碧辉煌的厅堂里,历史的回响与当下的足音交织成奇特的复调。那些陈列在玻璃柜中的文物,不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一个个沉睡的见证者,在灯光下微微颤动,随时准备讲述它们目睹过的悲欢离合。</p><p class="ql-block">宫殿的墙壁上,镀金的雕花里藏着无数未说出口的故事。沙皇的荣光与革命的枪声在此奇妙地共存,就像冬宫本身——既是专制统治的象征,又成为了人民共有的珍宝。我忽然明白,真正的历史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叙事,而是无数矛盾体相互缠绕而成的复杂织锦。</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我们先后游览了彼得保罗要塞和炮兵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彼得保罗要塞坐落在圣彼得堡市中心涅瓦河右岸,是圣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筑。该要塞 1703年5月16日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奠基,它与彼得堡同龄。彼得堡是在要塞的保护下诞生和发展的,彼得保罗要塞是作为俄国同瑞典进行北方战争的前哨阵地创造的。 彼得大帝亲自为它选择了一处易于防御的地点,亲自监督建造工作。后几经扩建,建成这座六棱体的古堡。古堡的墙高12米,厚 2.4-4米,沿涅瓦河一面长700米。</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炮兵博物馆,全称是“炮兵及工兵部队、通信部队的军事历史博物馆”,位于圣彼得堡彼得格勒区,其前身是彼得堡罗要塞防御网一部分的冠堡岛武器库。博物馆不仅展示了各种枪炮武器,还陈列了大量与军事相关的机器,是军事爱好者的理想旅游目的地。</p><p class="ql-block">炮兵博物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0年,当时它作为军械库使用。直到1941年,它一直是彼得堡罗要塞的军械库。1965年,博物馆更名为现名,成为展示炮兵、工兵和通信部队军事历史的场所。</p><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展品数量高达85万件,包括从小型手枪到战略导弹的各种武器。展品涵盖了从中世纪到现代的各类武器和重型火炮,特别是俄法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及缴获的武器、军事工程设备、通信设备等。此外,博物馆还展示了俄罗斯军队火炮发展历史的档案文件,包括各种口径和重量的火炮,重量从几公斤到几十吨不等。</p> <p class="ql-block">今天从下火车开始,我们连续游玩了七个景点,大家都很疲劳,以至于到最后一个景点炮兵博物馆时很多人都不去了,选择了在车上休息。</p><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半,我们入住了cosmos酒店,今天行程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