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三日

Rui Li

<p class="ql-block">尽管是印度 - 尼泊尔之行,还是先跳过印度说说尼泊尔。也许是这里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玛峰;也许是这里寺庙林立,号称众神的国度;也许是当地人的和善与友好。总之,不知为什么,对尼泊尔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p><p class="ql-block">尼泊尔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北面以喜马拉雅山脉与中国相隔,南面临接印度的恒河平原。尼泊尔面积近15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3000万。</p><p class="ql-block">尼泊尔是亚洲的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7世纪,就有来自喜马拉雅山脉的土著人开始在加德满都河谷定居。而尼泊尔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李查维王朝(约公元 5 - 9 世纪)。<span style="font-size:18px;">李查维王朝的</span>统治者<span style="font-size:18px;">来自印度东部,迁移至加德满都河谷一带,信奉印度教。</span>这是尼泊尔历史上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一段黄金时代。</p><p class="ql-block">尼泊尔历史上另一个重要的王朝是马拉王朝(公元12 - 18世纪)。马拉王朝最著名的一位国王贾亚斯堤提·马拉(1382—1395年在位) 是一位改革家,对尼泊尔当时的社会、宗教、经济进行了大量改革,为巩固马拉王朝的统治做出了许多贡献。他大力推行印度教,修建了许多印度教神庙。印度教后来成为尼泊尔的国教。尼泊尔人现在使用的文字也是在马拉王朝时期得到统一的。</p><p class="ql-block">15世纪末,当时的国王去逝,他的三个儿子在加德满都谷地各据一方,自立为王。从此分裂出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岗三个王国。这个时期被称为马拉王朝的“三国”时代。马拉历代国王都尊崇印度教,相信一切都是神赐予的。三个王国为了争夺神的宠爱,不断地修建神庙,展开建筑竞赛,使马拉王朝成为尼泊尔宗教、艺术、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马拉王朝对尼泊尔文化的影响是其他王朝无法比拟的,三个马拉王国的都城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岗,现在分别被喻为“寺庙之城”、“艺术之城”和“露天博物馆”,成为加德满都谷地的主要景点。</p><p class="ql-block">之后的 沙阿王朝(公元1768年-2008年)是尼泊尔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王朝。沙阿王朝在政治上有较大成就,实现了大尼泊尔的第一次完全统一,奠定了尼泊尔的版图。但其文化成就不及前代马拉王朝。</p><p class="ql-block">今天,加德满都谷地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址有 7 处:</p><p class="ql-block">1. 加德满都杜巴广场</p><p class="ql-block">2. 帕坦杜巴广场</p><p class="ql-block">3. 巴德冈杜巴广场</p><p class="ql-block">4. 斯瓦扬布纳特寺(又称猴庙)</p><p class="ql-block">5. 博达哈大佛塔</p><p class="ql-block">6. 昌古纳拉扬神庙</p><p class="ql-block">7. 帕舒帕蒂纳特神庙</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尼泊尔人,80%以上信奉印度教,9%信奉佛教,另有少数信奉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佛教 由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在公元前6世纪创建,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span>创始人释迦牟尼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释迦族的一个王子,出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蓝毗尼。</p><p class="ql-block">一下飞机,便在机场看见这座释迦牟尼雕像,两边用英文和尼泊尔文写着:尼泊尔,佛陀诞生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离开机场,马不停蹄,直奔第一个景点:<b>帕舒帕蒂纳特神庙(Pashupatinath Temple)</b>。这是加德满都的一座印度教寺庙,创建时间可追溯到公元400年。</p> <p class="ql-block">寺庙前的 <b>巴格马蒂河(Bagmati River)</b>,源于加德满都北部的高山,流经加德满都谷地,最终汇入恒河。巴格马蒂河在尼泊尔被誉为圣河,是尼泊尔的印度教徒露天火葬的场所。印度教徒相信,通过在圣河畔举行火葬仪式,并将骨灰洒入圣河,逝者的灵魂便可进入轮回升天之旅。</p> <p class="ql-block">圣河边,印度教徒们正在进行露天火葬。</p> <p class="ql-block">河对岸,祭祀们在给百姓众生测生辰卜前程。圣河两岸,芸芸众生,诠释着生命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酒店窗外的日落。</p> <p class="ql-block">Samay baji - an authentic traditional dish in Nepal. </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起大早,去坐小飞机看珠穆朗玛峰。</p> <p class="ql-block">起飞不久,俯视看到 博达哈大佛塔。</p> <p class="ql-block">左边是 Gauri-Shankar 海拔 7144 米;右边是 Melungtse 海拔 7181 米。</p> <p class="ql-block">Gauri-Shankar 又被奉为圣山,不可攀登。</p> <p class="ql-block">远处最高的,拖着长长的白云尾巴的山峰,就是珠穆朗玛峰。</p> <p class="ql-block">远远的膜拜一下🙏</p> <p class="ql-block">加德满都其实是一个谷地的统称,历史上曾有加德满都、帕坦、巴德岗三个王国并立,各自都有杜巴广场(Durbar Square)。杜巴在尼泊尔语是“王宫”的意思,杜巴广场其实就是王宫广场。</p><p class="ql-block">我们参观的第一个广场,是 <b>加德满都王宫广场(Kathmandu Durbar Square)</b>。守卫广场的石狮。</p> <p class="ql-block"><b>哈努曼多卡宫(Hanuman Dhoka)</b>又名老皇宫,位于加德满都杜巴广场,是尼泊尔的故宫。是尼泊尔现存历史遗迹中,规模最大、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哈努曼多卡 意为“猴神门”。哈努曼 是尼泊尔脍炙人口的古代神话中神通广大、扬善除恶的神猴。猴神像立于宫门左侧的石墩上,头上罩着一顶朱红锦缎华盖,脸部终年蒙着一块朱纱,故名猴神门宫。</p><p class="ql-block">有着 800 年历史的老皇宫,始建於13世紀,皇宮內的大部分建築建於17世紀。<span style="font-size:18px;">哈努曼多卡宫 </span>是马拉王朝及后来的沙阿王朝历代国王的皇宫。经过历代国王历时数百年的不断扩建,哈努曼多卡宫 成为拥有数十个庭院,数十栋殿堂和庙宇的庞大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皇宫内庭院。</p> <p class="ql-block">宫中雕刻有佛陀慧眼的木门。</p> <p class="ql-block">王后的浴池,由眼镜蛇来保护。</p> <p class="ql-block"><b>纳拉扬神庙 Narayan Temple</b></p> <p class="ql-block">尼泊尔国旗。</p> <p class="ql-block"><b>库玛丽寺(Kumari Temple)</b>,又叫活女神庙(Temple of the Living Goddess),坐落在加德满都杜巴广场的一角。神庙建造于1757年,是一座带有天井的三层围楼式建筑。与众庙不同的是,这个庙里供奉的不是神像,而是一个活人"库玛丽"。库玛丽 (Kumari) 是尼泊尔的"活女神",被视为守护皇家的女神 Taleju 的化身,是从许多小女孩中挑选出来的。这个风俗起源于17世纪。童女神任期自3岁起至11岁多月经来时终止。长年居住在寺中,有专人侍奉。童女神每天时时刻刻打扮妥当,在规定时间里在三楼窗口露面,俯视院中游人。活女神不允许照相,下图是寺庙里照片的翻拍。据说活女神退休后有终身养老金,婚嫁自由。</p> <p class="ql-block">三楼中间的窗口,就是活女神露面的地方。活女神出现时,众人安静,合掌胸前,以示尊敬。</p> <p class="ql-block">现任活女神像。</p> <p class="ql-block"><b>湿婆-帕尔瓦蒂庙(Shiva Parbati Temple)</b>门口蹲着两个巨大的石狮子,正上方则是湿婆和帕尔瓦蒂两夫妇的雕像。湿婆(Shiva)是印度教的主神之一,主管破坏与重建。</p> <p class="ql-block">普拉塔普马拉国王雕像柱 King Pratap Malla's Column</p> <p class="ql-block">这座巨大的石像是恐怖之神 - 湿婆神的化身之一,其愤怒无比的脸非常引人注目。每天清晨都有很多人来此祈祷,香火甚旺。</p> <p class="ql-block">下一站是 有着 2000 年历史的 <b>斯瓦扬布纳特寺(Swayambhunath)</b>。始建于公元前 3 世纪,这是尼泊尔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也是亚洲最古老的佛教胜迹之一。寺庙位于加德满都郊外的斯瓦扬布山顶上。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曾亲临此地,并收了1500 弟子。每年佛祖诞生日时,这里都要举行盛大法会。而今 斯瓦扬布纳特寺 已成为尼泊尔最受欢迎,最容易辨认的标志之一。由于这里到处都是窜来窜去的猴子,故又名猴庙。</p><p class="ql-block">寺庙最著名的建筑是中央大佛塔。佛塔四面各有一双大眼睛,每双眼睛正上方的第三只眼是佛陀千里眼,代表智慧。它高高在上,能洞察一切。佛塔周围密布着许多大小庙宇、经塔、神像和经轮,形成一个宏伟的佛教建筑艺术的群体。</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佛塔</p> <p class="ql-block">站在斯瓦扬布纳特寺的观景台上,可领略到整个加德满都谷地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加德满都街景</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是 <b>帕坦杜巴广场</b><b style="font-size:18px;">(Patan Durbar Square)</b><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帕坦(Patan),又名 拉利特普尔(Lalitpur),是尼泊尔第二大城市,面积18平方公里,位于首都加德满都南5公里的巴格马提河畔。帕坦杜巴广场 的周围 除 帕坦老皇宫外,还有许多寺庙和雕像。其格局和加德满都杜巴广场相似,但整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筑群的密度,要远超过加德满都和巴德岗。帕坦这片土地上孕育出很多杰出的手工艺人,特别是建筑工匠和金属工匠。因而帕坦以铜器制造、石雕、木刻而闻名于世。</span></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最为著名的 <b>黑天神庙(Krishna Mandir)</b>,是一座印度教神庙,建于公元1636年。相传帕坦国王梦里遇见黑天神,遂在梦中所见之处修建了一座黑天神庙。庙前竖着一根石柱华表,华表顶上是以整石凿成的 金翅鸟王的石刻镀金像。整个庙宇呈尖塔式,共5层,有21个塔亭。除镏金塔顶外,完全用石头建造,宛如一件精雕细琢的石雕工艺品,被誉为“尼泊尔建筑艺术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鸟王背后是老皇宫。</p> <p class="ql-block">帕坦老皇宫 几乎占据了帕坦杜巴广场的全部东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层高的皇宫建筑,呈回廊式。廊柱飞檐,雕刻精美,</span>神佛花器,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帕坦国王雕像柱 King Yognarendram Malla's Statue</p> <p class="ql-block">摩尔乔克(Mul Chowk)庭院是帕坦皇宫中最大也是最古老的庭院。修建于15世纪,也叫摩尔院。这是古代王室进行宗教仪式的庭院。四合院中央,有一座几米高的小庙,四门敞开。古代,在尼泊尔最隆重的德赛节时,会把活女神库玛丽请出来,蜷坐在这个小小的庙中,供人们膜拜和祈福。</p> <p class="ql-block">王宫内的石雕浴缸。</p> <p class="ql-block">帕坦金庙(Golden temple)也被称为 Hiranya Varna Mahavihara,是一座金顶的佛教庙宇。</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早上,先去参观了一所 Gate 1 sponsored local school。</p> <p class="ql-block">田间劳作的妇人。</p> <p class="ql-block">之后,参观 <b>巴德岗杜巴广场(</b><b style="font-size:18px;">Bhaktapur Durbar Square)</b><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巴德岗 是加德满都谷地的第三大城市,坐落在加德满都以东约14公里处,面积4万平方英里。巴德岗最早只是一个小村庄,因南来北往的商贾们都要在这里停留,小村镇逐渐变成了商业中心。到13世纪初,马拉王朝定都巴德岗后,陆续修建了王宫、寺庙等建筑,让这里一度成为尼泊尔政治、宗教和文化的中心。直到18世纪,这座城市才结束了它 500 多年作为古都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巴德岗杜巴广场的周围,不仅伫立着有 500 年历史的马拉王朝的皇宫,还布满了各具特色的寺庙、庭院和雕像。每一座建筑雕梁镌柱,神像满布。整个广场素有“露天博物馆”之称。</p> <p class="ql-block"><b>55窗宫</b>,即巴德岗故宫,以55扇黑漆檀香木雕花窗而闻名。始建于公元1427年,直至公元1754年才完工。</p> <p class="ql-block">宫殿正门称为 金门,为鎏金铜铸。上半部铸有十手多面佛和女神群像,门上所饰神灵怪兽复杂而精细。</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还有一座 巴特拉德维石庙,石庙上满满的装饰着图案复杂、雕刻精细的神像。石庙的露台上有一个巨大的铜钟,亦称吠钟,是公元1737年安装的。当时,人们以钟声来宣布已到灭火熄灯就寝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b>尼亚塔波拉神庙(Nyatapola Temple)</b>即五层塔,由马拉国王在1702年下令建成,是尼泊尔最高的印度教神庙。拨地而起30米,要爬上五层方形基座的阶梯才能进入庙门。五层塔 供奉着印度教的 希提拉克希米女神,她是毗湿奴的妻子,主管财富。尼亚塔波拉神庙 最有趣的地方是,在五层基座阶梯的两侧,各有五个巨大的石雕。由上至下依次是希提拉克希米女神、神鹰、狮子、大象、大力士。据说每层雕像的神物都比下一层神力大10倍,而大力士的神力又比普通人大10倍。</p> <p class="ql-block">站在五层塔上俯视广场。</p> <p class="ql-block"><b>拜拉那庙(Bhairavnath Temple)</b>是一座三层的印度教神庙。这天,刚好广场上有祭祀庆典活动。导游说神庙前拴的这头牛,是将被用来献祭的,牛肉将会被人神共享。问题:印度教徒不是不杀牛吗?难道尼泊尔的印度教改良啦?</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参加庆典活动的人们,正围坐在一起吃斋饭。</p> <p class="ql-block">尼泊尔传统美食 Momo,这个不是斋饭😁</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b>博达哈大佛塔(Bodhnath Stupa)</b>。大佛塔 位于加德满都市中心以东 8 公里处,塔高38米,周长100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宏大的白色覆钵上有个方形塔,四面都画有巨大的佛眼,表示佛法无边,无所不见之意。佛眼上面是一座金色的尖塔。</span>博达哈大佛塔建于李查维王朝时期,<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世界上最大的覆钵式半圆形佛塔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博达哈大佛塔 是藏传佛教的圣地,随风飘扬的经幡,都是人们还愿时绑的。藏人又称经幡为风马旗。旗子有五种颜色,分别代表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元素:红为火,蓝为天,白为云,绿为水,黄为地。</p> <p class="ql-block">虔诚的洋教徒。</p> <p class="ql-block">洞察一切的佛眼。</p> <p class="ql-block">跟团旅行,走马观花。感觉尼泊尔自由行应该没问题。下次再来应该是自由行加徒步😊</p><p class="ql-block">行于 2025年3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