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崂山太清宫

瑷东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15日,轻阴纱雾,日淡微凉。上午八点,我们一行五人乘坐地铁,更换四次地铁线和两次公交车,辗转四小时,于中午十二点到达崂山脚下的青山渔村,从垭口进入崂山太清宫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崂山青山渔村,位于崂山最东南端,地处崂山风景区核心景区太清游览区内 ,有600多年历史,是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历史最悠久的渔村,在2012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青山渔村三面环海,怀抱青山湾、三亩前湾、试金石湾等,组成7.2公里的基岩港湾型海岸线,岸边礁石经海浪拍打,形成五彩斑斓的自然断面,有“海上地质公园”之称;湾内海产品丰富,还建有优质渔港。</p> <p class="ql-block">青山渔村西依崂山,东跨大海,北枕青山,南望崂山头,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与青山、梯田、茶园、渔港、海岛相互映衬,构成壮丽的山、海、天画卷。</p> <p class="ql-block">青山渔村是崂山必游景点之一。游客可品尝海鲜和地道的崂山菜,乘坐小船到崂山头海域海钓,参观传统建筑、寺庙和古道,还能住宿在保留传统风格又配备现代设施的民宿,体验别样惬意旅行。</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路前行,发现两旁的树木下尚有去年落下的榛果,这一位不畏艰险跳下石阶,顺手捡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来到太清宫检票口,六十岁以上老人享受半价优惠😊</p> <p class="ql-block">太清宫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崂山道教开山始祖张廉夫在此始建三官庵,后称太清宫,是崂山道教祖庭,也是山东省和青岛市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与文化传播中心。</p> <p class="ql-block">崂山太清宫自古被誉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和避暑游览胜地。景区方圆百里内道教宫观星罗棋布,在最鼎盛时期曾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名庵”之说,而太清宫是其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在太清宫门正对着一面石影壁,上书:“道法自然”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蕴含着道家的深邃智慧。</p> <p class="ql-block">找好机位,来张合影,三朵金花二片绿叶🤭今日同行,来此畅游,定格时光,笑颜常驻。</p> <p class="ql-block">元辰阁正中供奉着斗姆天尊神像,她被称为“圆明道母天尊”,又称“紫光夫人”。斗姆天尊的法身形象为三目四首八臂,象征着其神威浩荡、法力无边,在道教中地位极高,被视为中天之主、万星之母。</p><p class="ql-block">元辰阁的“元辰”代表着元旦、吉日,寓意着万物之始,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天地万物的敬畏,也展示了他们对于哲学概念的深入理解。同时,斗姆天尊及六十元辰神的信仰,反映了道教对于星辰崇拜以及命运轮回的观念,人们通过朝拜元辰阁,祈求斗姆天尊和本命太岁的庇佑,以获得平安、健康和好运。</p> <p class="ql-block">元君阁主神供奉碧霞元君神像,全称“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奶奶或泰山娘娘。配神分别供奉着眼光娘娘、送子娘娘等神位,满足了信众对于健康、生育等方面的祈福需求。</p> <p class="ql-block">“敬天爱人”匾额高悬,两侧楹联“爱国爱教佐时理化,正信正行尊道贵德”。行走于此,处处彰显道家智慧与人文情怀。</p> <p class="ql-block">太清宫的耐冬树大都有几百年的树龄,树干粗壮,枝叶繁茂。据传,这些耐冬树是明代道士张三丰从海外的长门岩岛上移植而来的。</p> <p class="ql-block">耐冬树枝叶繁茂,小枝淡绿色,叶倒卵形至椭圆形。花有红、白两种颜色,花瓣有单瓣和复瓣之分,花朵硕大,花姿优美。</p> <p class="ql-block">白山茶:在三官殿正殿院西侧,树龄400余年,是崂山唯一的重瓣白雪塔山茶,花开时色白如玉,极具观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绛雪”:位于太清宫三皇殿庭院内,树龄超五百年,是青岛市最大的耐冬,因花色深红、花开繁密,如雪压枝头,故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清朝文学家蒲松龄客居崂山时,以三清殿院中的耐冬为蓝本,创造出《聊斋志异·香玉》里的“绛雪”,使崂山耐冬扬名天下。</p> <p class="ql-block">2000年4月20日集团党员活动,我第一次来太清宫,翻出当年的旧照片,不仅感慨时间的流逝,转眼间就是二十五年的光阴。</p> <p class="ql-block">太清景区共有28株古银杏 ,其中刘若拙手植银杏2株,在太清宫三官殿中院院门左右 ,树龄均超1000年 ,为公元960年宋太祖敕修太清宫时,宫中道长刘若拙亲手栽植 ,属国家一级保护古树 ,均为雄性。这些银杏树历经岁月沧桑 ,是太清宫历史变迁的见证者 ,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与太清宫的道教文化相互交融 ,增添了道观的古朴与神秘氛围 。</p> <p class="ql-block">在太清宫后山,一尊老子铜像高高矗立,高50米,由339块青铜壁板拼焊而成,重达150吨。这尊老子铜像建成于2016年,依据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绘老子像打造,<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老子铜像。</span>他衣袂飘飘,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寓意“开天辟地,唯道独尊”。</p> <p class="ql-block">这尊石牛是用一块天然巨石雕凿而成,是老子的坐骑。</p> <p class="ql-block">老子像下面是八卦形式的大殿,门眉匾额书有:幽通深玄。</p> <p class="ql-block">大殿门口两侧刻有道德经的内容:“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p> <p class="ql-block">老子像大殿内还供奉着诸位神明,可以根据自己的出生年份找到对应的神明‌‌。</p> <p class="ql-block">老子铜像的底座四周,刻的是老子的《道德经》全篇内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p> <p class="ql-block">在老子铜像广场上,可以俯瞰到太清宫全景及波涛汹涌的大海。</p> <p class="ql-block">步月廊一带,古树名木遍布 ,像1200年树龄的龙头榆 、800多年的黄杨树 、700多年的银杏和侧柏 ,还有楸树、朴树、紫薇等 ,漫步其间 ,既能感受古木的历史韵味 ,又能欣赏四季流转的自然美景 ,在领略道教文化之余 ,增添了独特的游览体验 。</p> <p class="ql-block">龙头榆是棵糙叶树,据传由五代时崂山著名道士李哲玄亲手栽植,树龄超1100年 。龙头榆主干虬曲,结节突出,形似龙头 ,树冠极大,高约19米,荫蔽超800平方米 ,北方罕见。树干龙头部位树节凸起如龙眼。</p> <p class="ql-block">在龙头榆树旁的大石上刻有“逢仙桥”。相传刘若拙大雪后除夕清晨在此遇一位老人,与其交谈后发现积雪无老人脚印,认为老人是“龙头榆”成仙化身 ,故将此处命名为“逢仙桥”。当地有“摸摸老龙头,一世永无愁;摸摸老龙尾,做事有头有尾;摸摸老龙背,长命到百岁”说法 。</p> <p class="ql-block">绿石龟,用料为崂山特产深海底绿石,是无价之宝 。龟在传统文化里地位尊崇,为“麟凤龟龙”四灵之一,名列“玄武朱雀青龙白虎”四象之首 ,是道教崇奉的北方之神、水神、生殖之神和司命之神,象征长生不老 ,求之者可得长寿。此绿石龟于2009年由太清宫经师班开光 ,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是太清宫内颇具特色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孔子曾分别在鲁国巷党、周都洛邑和沛地三次问道于老子,这组“孔子问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老子”的雕像神态悠然,仿佛穿越了时空,正在展开跨越思想维度的对话。</span></p> <p class="ql-block">崂山太清宫三清殿是道教供奉<span style="font-size:18px;">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span>的殿堂,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最初为张廉夫所建的三官庵,后历经唐、宋、明等朝代多次修葺和扩建。北宋建隆元年(960年),道士刘若拙被敕封为“华盖真人”,奉敕回崂山修建道院,创立崂山太清宫,三清殿的前身即为宋太祖赵匡胤为刘若拙敕建的道场。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太清宫旧道院倾圮,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毁寺重建崂山太清宫,现存建筑均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修后规模格局遗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蒲松龄对崂山有着深厚的情感,崂山给予蒲松龄无限的艺术创造力。小说《聊斋志异》中的《崂山道士》和《香玉》就是以崂山传说为背景创作的。</p> <p class="ql-block">这堵墙就是传说中,崂山道士施展“穿墙术”的地方。这是《聊斋志异》中的一篇经典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年轻慕道者在崂山遇到仙人,但因吃不了苦而最终失败的故事。作品通过仙人的法术和王生的经历,寓意深刻,告诫人们要脚踏实地、谦虚好学。</p> <p class="ql-block">传说此泉水清冽甘醇,蕴含灵气。置身于此,仿佛能听见潺潺泉声。</p> <p class="ql-block">“凌霄汉柏”巍峨矗立,古老的柏树历经岁月沧桑,身躯粗壮,纹理间满是时光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崂山太清宫的石牌坊正面刻有:“崂山太清宫”几个大字古朴厚重。游人由此进入太清宫,远离尘世喧嚣,沉醉于这方道家圣地的清幽与深邃。</p> <p class="ql-block">崂山太清宫牌坊的背面书有:“閬苑聖德”四个大字。“阆苑”象征着理想中的修行圣地。“圣德”指高尚的品德或圣人的德行。</p> <p class="ql-block">“太清”在道教中代表天道或天空,被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因此“太清宫”成为道教宫观的常见名称。</p> <p class="ql-block">游览结束,时间尚早,我们便在景区前的广场上拍起了打卡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里依山傍海的景色,令人留恋,每个的背景都是是一幅美丽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面对这美丽的风景,摄影师不断的给我们提供拍照的素材,让我们与这山海相融相亲。</p> <p class="ql-block">太清宫之旅,仿若穿越时空,与千年道韵相拥。<span style="font-size:18px;">让我们暂别喧嚣,收获了内心的宁静与启迪。</span>这里的每一处景致,都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重量,浸润着仙韵道风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夕阳在山,暮色渐临。坐上景区公交车,启程回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