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和小瑞同学遠行已記不清是哪年的事了。三月二十七日收到信息,相約清明去紅螺寺,開心,這个必須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红螺寺,位于北京怀柔城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刹。这里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春天正是欣賞"花雨"的最佳時間,各种花卉竞相开放,如樱花、连翘、高山杜鹃、丁香、玉兰等,形成一片花的海洋,五彩斑斓晕染眼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红螺寺始建于东晋咸康四年(公元338年),原名"大明寺",明正统年间更名为“护国资福禅寺”,后因红螺仙女的传说而得名"红螺寺"。红螺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教园林,为十方常住寺,可以接纳各地云游参学僧众长期挂单。千年来一直是佛教圣地,寺院内历届主持多有皇家命派,高僧频出,佛法超凡。金代有著名的佛觉禅师,元代有云山禅师,清代际醒大师主持红螺寺,印光大师也曾于红螺寺修学净土法门,后去普陀创建净土道场,所以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门区广场,有个卢嘉锡题写的“京北巨刹”的牌楼,穿过牌楼,过了检票口,就来到了红螺寺三绝景之一的“御竹林。 这片竹林为元代云山禅师所栽植,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据说这种竹子是黄槽京竹,俗称 玉镶金。据《怀柔县志》记载:清康熙32年(公元1694年)圣驾红螺寺降香,看到这片翠绿的竹林倍感新奇,即令身边的官员清点竹子的数量为613株,临走前叮嘱寺内的僧人和当地的官员要对竹林善加保护,以便他常来观赏,后来人们就称这片竹林为“御竹林”。在竹林西北角还有一个照原样恢复的“观竹亭”,当年清康熙帝就曾在原亭内设御座赏竹。红螺寺竹林四季常青长势茂盛,有竹约百万株,被称为“红螺三绝景”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觀竹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香炉里的烟霧似乎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它们在空气中跳跃着,时而缠绕,时而分离,美如画卷。喜歡这种感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礓(jiāng)礤(cǎ)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山门前的坡道俗称礓礤子,已有1600多年历史。此路随寺而生,唐代就形成了这样的规模。它巧借自然地势,建成一条坡度25、宽二丈、长五丈的坡道。路面不造台阶,而以石条凿出反齿铺成坡面,使其外观更接近舌面的造型,形象地表现出广长舌相的造型特征。这种设计形式和形制规模,在国内并不多见。除本身的价值外,因历史久远,其两侧望柱的多种式样也将不同朝代的建筑风格展示了出来,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红螺寺标志性建筑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2px;">注:在古代的园林设计中,礓礤是常见的防滑设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花海是大自然写给人间最深情的情书,置身花海,心被花香填满,浪漫四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櫻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高山杜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玉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