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间:20250404</p><p class="ql-block"> 具体时点安排:上午9:00 -13: 38游钓鱼城;下午14:30- 17:00涞滩古镇。</p><p class="ql-block"> 方式:自驾至景区门口。然后步行上山,下山乘座的景区交通车,9元/人。</p><p class="ql-block"> 门票:成人60元/人。</p><p class="ql-block"> 耗时:上午钓鱼城4小时;涞滩古镇2.5小时。</p> <p class="ql-block">合川钓鱼城古战场的精彩故事</p><p class="ql-block"> 背景:南宋末年,蒙古军队崛起并四处扩张。为了抵御蒙军的进攻,南宋在四川地区修筑了一系列山城防御体系,钓鱼城便是其中的关键堡垒。它位于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交汇处的钓鱼山上,地势险要,易守难攻。</p><p class="ql-block"> 钓鱼城之战: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亲自率领大军进攻钓鱼城。蒙军虽然勇猛,但钓鱼城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等人的率领下,凭借坚固的城池和顽强的意志,多次击退蒙军的进攻。蒙军久攻不下,士气受挫。在一次战斗中,蒙哥大汗亲自到前线指挥,结果被宋军的飞石击中,身负重伤,不久去世。蒙哥的死引发了蒙古帝国内部争位之乱,进攻南宋的蒙军也被迫撤离,南宋因此得以延续。</p><p class="ql-block"> 坚守与影响:此后,钓鱼城一直坚守在南宋的抗蒙前线,成为了一座不屈的堡垒。直至1279年,南宋朝廷已灭亡,钓鱼城最后一位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杀城中百姓的承诺后,才开城投降。钓鱼城以弹丸之地,坚守长达36年,成功抵御了蒙古大军的进攻,在世界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余玠亭】是为纪念余玠所建,位于钓鱼城。站在亭中,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仿佛能看到当年余玠在此指挥作战、保家卫国的身影 ,令人心生敬意。 </span></p><p class="ql-block">余玠是南宋名将,字义夫,号樵隐 ,出生于1199年。他少为白鹿洞诸生,后投淮东制置使赵葵幕下,在抗蒙战争中表现出色,战功赫赫。在蜀地任职10年,他革除弊政、轻徭薄赋、构筑山城防御体系。1253年,受谗言所害,暴卒于四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东门遗址:是钓鱼城8座城门之一。它是南宋末年为抵御蒙古军队修建的军事防御设施的一部分,与城墙等共同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虽经岁月变迁,但其基址等仍能体现当时的建筑风格和军事防御理念,对于研究宋元时期的军事历史、筑城技术等具有重要的实物价值。</p> <p class="ql-block">护国名山(正面)</p> <p class="ql-block">护国禅林(背面)</p> <p class="ql-block">飞来寺:位于钓鱼城南前山进出口东侧台地,始建于1945年秋。因寺中“飞来佛”得名,“飞来佛”为唐代弥勒佛造像,1944年因岩崩从山顶飞落至此,依然站立。</p> <p class="ql-block">飞来寺后面即为老城墙</p> <p class="ql-block">陈毅题词</p> <p class="ql-block">宋井:是南宋时期的遗迹,包含皇井、龙眼井等10口水井。其井口直径0.5 - 1米,井腹与井台多为多边形,由条石层层堆砌,方便清理井底。战时为城中军民供水,是钓鱼城坚守36年的关键。</p> <p class="ql-block">始关门:钓鱼城始关门是城南第一道城门,为钓鱼城8座城门之一。它原为南宋时期的一段栈道,清嘉庆年间异地修建。按《营造法式》记载,该门洞前后壁及间壁之间,原有三道城门,防御性极强。</p> <p class="ql-block">始关门段城墙</p> <p class="ql-block">始关门段城墙下即是飞来寺下面</p> <p class="ql-block">摩崖石刻。经此去王坚纪功碑、三圣岩、雄关险道(封闭)、薄刀岭(封闭)。</p> <p class="ql-block">上一层是卧佛</p> <p class="ql-block">生命力顽强的黄桷树</p> <p class="ql-block">王坚纪功碑:位于合川钓鱼城风景区西岩半坡,是块高5.6米、长5.91米的巨石 。约刻于1272-1276年间,由张珏为纪念王坚功绩所立。碑上原有歌颂王坚、斥骂元军文字,元军占领后令工匠凿“千手观音”覆盖,不过工匠感念其忠勇,还是留下关键残文 。 </p> <p class="ql-block">三圣岩:位于钓鱼城内,因石壁有“西方三圣”摩崖造像得名。造像于清代道光二十三年由护国、白塔两寺住持智慧和尚及众门徒捐资刻造。在长4米、高3米石龛中,“三圣”栩栩如生。下方石壁有清代朱宗敏等人题刻。</p> <p class="ql-block">鱼山胜概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千佛岩:是钓鱼城重要的名胜古迹之一,位于钓鱼山上。它开凿于唐代,共有37行2775尊佛像,每尊佛像高20厘米,宽7厘米。佛像雕刻精美,排列整齐,工艺精湛,展现了古代高超的石刻艺术水平。千佛岩不仅是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钓鱼城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p> <p class="ql-block">一卧千古的卧佛岩:位于钓鱼城景区内,其悬空卧佛凿刻在钓鱼台西侧24米处的山崖上。这尊卧佛为晚唐时期的巨型石刻,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头为高肉髻,两耳间距1.8米,赤足,双脚宽1.2米。它背北面南,头西脚东,袒胸露肌,面形丰满,端庄慈祥,情态自然,既有大刀阔斧、雄伟壮观之感,又有精雕细琢、娓娓动人之处。</p><p class="ql-block"> 卧佛在佛家被称为“释迦涅槃圣迹图”,展示了佛祖释迦牟尼逝世时的场景。其凭虚而卧的姿态,身下有高0.3-0.6米、深3-5米且贯通整个崖壁的缝穴,给人以佛祖渐渐升腾、飘然而去的动感,出神入化地呈现了涅槃情景,是钓鱼城佛教文化极盛时期的代表作品。</p> <p class="ql-block">古洞流泉:是钓鱼城一景,在钓鱼台附近。这里有天然古洞,洞内泉水潺潺,水质清澈甘冽。泉水从石缝中渗出,汇聚成流,叮咚作响,宛如悦耳乐章。古洞流泉与周围山水、摩崖石刻等相映成趣,充满自然与人文交融的韵味,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钓鱼台:位于嘉陵江钓鱼山上,在钓鱼城南山之巅。它是一尊长10米、宽5.5米、高6.3米的巨石,面阔而砥平,处于鸟瞰嘉陵江的山崖之上,有耸悬天际之势。</p><p class="ql-block"> 相传数千年前,三江洪水泛滥,灾民逃到山上避难。洪水不退,灾民濒临死亡时,一巨人降临,站在山巅巨石上,从洪水中钓起无数鲜鱼赈济灾民。洪水退去后,人们为纪念巨人,将山顶巨石称作钓鱼台,山也得名钓鱼山,后来修筑在山上的城池便也称钓鱼城。</p><p class="ql-block"> 钓鱼台是钓鱼城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也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独钓中原:它是钓鱼城精神象征,蕴含着深厚历史意义。宋蒙战争时,钓鱼城凭险要地势和完备防御体系,成宋抗蒙关键堡垒。1259年,王坚率军民击毙蒙哥汗,让蒙古扩张脚步暂缓,改变世界格局 。历经36年抗战,直至1279年南宋覆灭后才降元,“独钓中原”正是对这段坚韧抗争的高度概括 。 </p> <p class="ql-block">护国寺:它坐落于钓鱼山主峰南侧,其右前方是远古遗迹钓鱼台。它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是“临济正宗”圣地 ,曾毁于兵火,后在明弘治七年重建,清道光十三年又经培修。寺院坐北朝南,占地3500平方米,由大山门、天王殿等构成,殿宇精巧。古桂树植于南宋,至今枝繁叶茂。 </p> <p class="ql-block">在护国寺吃素斋,15元/人,同时买了清明粑(青团),饭菜和青团味道都不错👍</p> <p class="ql-block">清明粑10元3个</p> <p class="ql-block">忠义祠:它坐落在与护国寺一墙之隔的两级台地上。祠宇始建于明代弘治七年(1494年),原名“王张二公祠堂”,祭祀钓鱼城守将王坚、张珏。清代移址重建后,因祭祀余玠、冉琎、冉璞、王坚和张珏五人而更名为“忠义祠”。它为三合院式建筑,庭院东西宽20米,南北纵深30米。院内巨榕扶疏,石栏环绕,气氛质朴、大方、凝重。正厅大门高悬“忠义千秋”金字巨匾,楹柱上有知州华国英撰写的对联。</p> <p class="ql-block">忠义祠里有一棵记今已403年的古黄桷树</p> <p class="ql-block">龙眼井仍有水但巳盖上。</p><p class="ql-block">龙眼井位于钓鱼城护国寺药师殿前廊檐下,是钓鱼城重要古迹。井台呈六角形,边长0.6米,井口圆形,直径0.5米 ,井腹深9.6米,用条石叠砌成六边形,既美观又方便淘井。井水四季不涸,水质清冽,曾为城中军民提供生活用水,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守城历史。</p> <p class="ql-block">已有800多年的古桂树:古桂树植于南宋,至今枝繁叶茂。 </p> <p class="ql-block">九口锅遗址:它在钓鱼城西部岩石顶部开阔地,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 ,原裸露面积近1000平方米。遗存有建筑基槽和柱础,其间分布9个磨制光滑、圆心似柱础的锅状凹坑。很多专家认为它是宋蒙之战时的兵工作坊,用于碾制火药、制造兵器,有“中国最早兵工厂”之称 。 </p> <p class="ql-block">护国门:它是钓鱼城的重要门户,位于城南第二道防线上,也是8座城门中最为壮观的一座。它依悬崖而建,两侧巨石矗立,门道狭窄险峻,设有暗道机关,易守难攻。宋蒙交战时,护国门发挥着关键防御作用,见证诸多惨烈战事,如今它静静伫立,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老城墙</p> <p class="ql-block">透过城墙看到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南一字城东城墙遗址</p> <p class="ql-block">飞檐洞遗址:位于钓鱼城护国门以东100余米处的城墙墙基下,上接跑马道,下临城墙外悬崖。它原是山顶岩石上的一处天然裂缝,因筑城墙形成巨石夹峙的暗道,进深10余米,最窄处约0.5米,仅容单人通过。</p><p class="ql-block">南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蒙哥汗御驾亲征钓鱼城,4月22日深夜,蒙古都总帅汪德臣率精锐偷袭护国门,守将王坚调兵遣将,派50名勇士从飞檐洞而出,对蒙古军实施两面夹击,取得胜利。如今,飞檐洞是钓鱼城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历史的沧桑,寻古探幽、纳凉小憩。</p> <p class="ql-block">远观飞檐洞外观</p> <p class="ql-block">东新门:它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之一,位于城东,构筑于险绝之处,门前悬崖峭壁,与城墙共同构成坚固的防卫体系,在宋蒙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防御作用,见证了钓鱼城军民英勇抗敌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砲台遗址:是宋蒙战争时期重要军事遗迹,分布于城墙各处及险要位置。这些炮台用条石修筑,虽历经风雨,仍能看出当年布局。战时,守军于此架设投石机等武器,居高临下攻击敌军,在防御作战中发挥关键作用,见证了钓鱼城保卫战的激烈与悲壮。</p> <p class="ql-block">皇洞遗址:皇洞在东新门城楼以东约66米城墙墙基下 ,洞口用条石砌成,高1.3米、宽1米 ,洞深约17米。内部有平顶,中央有条石将其隔成两个狭窄通道,人需侧身通过。南宋开庆元年,守将王坚曾率军队由此夜袭蒙哥汗营地,极大鼓舞了守军士气 。 </p> <p class="ql-block">采石场遗址:它位于钓鱼城,曾是小天池 ,后作筑城取材地。四周石壁上采石痕迹清晰,为展现筑城艰辛,景区还原了700多年前的劳动场景,人物雕塑逼真,生动呈现了手握钢钎撬石、持锤打錾子、抬石头等场景,充满生活气息 。</p> <p class="ql-block">石照县衙:位于钓鱼城朝天堰天池右侧。它于1243年由合州城迁至此处,是宋蒙、元战争时期唯一延续到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的南宋地方政权机构,有“南宋最后的一座县衙”之称。县衙坐北朝南,布局对称,体现巴渝民居风格 。 </p> <p class="ql-block">古军营遗址:它坐落于钓鱼城中部平缓山顶。它是南宋晚期钓鱼城守军的驻所,位置优越,道路通达,军情紧急时,军队能迅速向四方出击。现有建筑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原址重建,由校场和营房构成。校场呈圆形,直径36米,面积5800平方米 ,7幢营房排列在其正南边缘,石墙青瓦。南宋祥兴二年王立开城降元后,军营被焚毁,荒废七个多世纪后,仅存残基,后经修复重现昔日风貌 。 </p> <p class="ql-block">钓鱼城模型图</p> <p class="ql-block">大天池:位于钓鱼城北部的二级阶地上,俗称范家堰,在钓鱼城的14口天池中规模最大。它是南宋时期钓鱼城军民人工挖凿的,曾是守城军民的饮用水源地。1259年,蒙哥大汗受伤后,守将王坚命人从大天池钓起大鱼并准备面饼,抛至城下羞辱敌军,蒙哥见状伤痛交加,死于军中。大天池见证了钓鱼城的辉煌历史,如今是钓鱼城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p> <p class="ql-block">下午游涞滩古镇,结果二佛寺因维修关闭</p> <p class="ql-block">涞滩古镇:位于合川区东北渠江西岸鹫峰山上,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景区。古镇历史悠久,始建于晚唐,兴盛于宋。</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始建于清咸丰年间的古寨,其瓮城为石筑古瓮城的经典之作,设有藏兵洞,尽显古人军事智慧。镇内的二佛寺,肇始于唐,拥有众多唐宋摩崖石刻造像,艺术价值极高。还有清代的文昌宫等古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 另外,涞滩古镇美食独具特色,主要有合川桃片、渠江鱼、豆腐乳、荫米、合川肉片等令人垂涎。漫步其间,巴渝民俗风情扑面而来,是感受历史古韵与传统文化的绝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古镇市民在街上晾晒荫米</p> <p class="ql-block">古城门、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古镇</p> <p class="ql-block">来园</p> <p class="ql-block">石狮</p> <p class="ql-block">石狮守二塔</p> <p class="ql-block">二佛寺之上佛寺(上佛寺下佛寺均未开放)</p> <p class="ql-block">二佛寺禅院</p> <p class="ql-block">古城门洞,其上是文昌宫未开放</p> <p class="ql-block">在古镇戴家老店晚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