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此次深圳之行,最后一站是南头古城。该古城地处宝安区,是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区之一。</p><p class="ql-block">新安故城东门</p><p class="ql-block">新安故城东门曰"聚奎"。始建于明洪盛二十七年(1394年)时为砖建、清代重修改为青石。</p> <p class="ql-block">南头古城,又称“新安故城”。</p><p class="ql-block">据文字简介:自东晋咸和六年(331年)设置东官郡起,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是深圳特区成立前宝安县政府所在地,被誉为“深港历史文化之根”“粤东首府、港澳源头”,是深圳城市的原点,南头古城承载见证了深圳中心的“迁移与回归”。其是历代岭南沿海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集散地。</p><p class="ql-block">南头古城主街风貌以广府建筑风格为基调,既保留了广府文化的精髓,同时注入了现代商业元素。</p> <p class="ql-block">天公不作美,时阴时雨,却挡不住热情的游客,从容淡定,穿行在大街小巷。</p> <p class="ql-block">城内街道宽敞明亮,青石板路,干净整洁,两旁商铺林立,装璜精致,富丽堂皇,让古城仿佛脱胎换骨,焕发新生。</p> <p class="ql-block">商店布置的五彩缤纷,象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城内的中山公园,闹中取静,空气清新,景色悠然。</p> <p class="ql-block">顺昌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小巷门庭,青水砖墙,檐下壁画,富有广府建筑风韵。</p> <p class="ql-block">文天祥词</p><p class="ql-block">文天祥是南宋末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p> <p class="ql-block">文天祥诗《过零丁洋》。</p><p class="ql-block">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p><p class="ql-block">山河破碎风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p><p class="ql-block">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p><p class="ql-block">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p><p class="ql-block">最后两句诗,大义凛然,激情澎湃,忠心赤胆,视死如归,激励了后世多少英雄豪杰,为实现理想,前赴后继,一往无前,甘洒热血写春秋。</p> <p class="ql-block">报德词</p><p class="ql-block">该处是旧新安县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展示馆。</p> <p class="ql-block">清雍正召书(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天后(妈祖)坐像。</p> <p class="ql-block">新安县衙,县衙是中国古代县官办理公务的场所。</p><p class="ql-block">据简介:东晋时,宝安是深圳地区历史上最早的县级行政设置。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深港地区恢复设县,取名"新安",属广州府。1914年,因与河南省新安县重名,县名复改用古县名"宝安",属广东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县署县丞(明代以来的历史简介)。</p><p class="ql-block">包括:清嘉庆《新安县志》新安县衙署布局图,清嘉庆《新安县志》大鹏所城布局图。</p> <p class="ql-block">东莞会馆</p><p class="ql-block">该馆是反映鸦片战争中,广东人民抗英历史展览馆。有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等历史回顾。</p> <p class="ql-block">文字简介 : 晋威和六年(331)设东官郡,辖宝安、兴宁、海丰、海阳、绥安、海宁县,南头由汉代以来的盐政中心发成为一个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既是郡所,又是县治。唐至德二年改"东官"为"东莞"。到宋明时期,其地位愈显重要,成了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一站,凡出使外国船队和各国来华商船均在此停留。东莞会馆即为当时之商会。从该会馆现存精美的传统建筑,品味高贵的家具,文雅的室内陈设,可见昔日南山经济、文化繁荣之一斑。</p> <p class="ql-block">南头保卫战,是19世纪中,广东人民英勇无畏地反抗英国殖民者的壮举。</p><p class="ql-block">人民英雄,浩气长存!</p> <p class="ql-block">牌匾故事</p><p class="ql-block">该馆内收集了各类牌匾,讲述其历史文化内涵。过去,牌匾是房屋建筑,门楣,厅堂,商铺等处悬挂之物。寥寥几字,却有丰富多元的社会文化,历史传承,每块牌匾都讲述不同的人情世故,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标志之一。</p><p class="ql-block">展览所展出的牌匾,反映了昔日南头城社会文化和商业生活。</p> <p class="ql-block">源起。</p><p class="ql-block">该馆是展示南头城的考古发现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这木箱似曾相识,没认错的话,就是修磁器的工具箱,历史感满满。小时候,见过穿村走巷的匠人,挑着担子,四处吆喝,为百姓修补家用磁碗之类家用物品。</p> <p class="ql-block">镇海门外(南门)</p> <p class="ql-block">考古发掘出的明代瓮城和房屋遗址。</p> <p class="ql-block">镇海城内(南门)</p><p class="ql-block">据《新安县》记载:"明洪武二十七年崔皓开周围连子城共五百七十八丈五尺,高二丈,面广一丈,北广二丈。"有城门四座,分别为聚奎门(东)镇海门(西)、宁南门(南)、拱辰门(北)。</p><p class="ql-block">城内现存南门和东门两座城楼以及部分北城垣。</p><p class="ql-block">今时的南头古城,继承了清代以来的九街格局,至今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南头城门虽然依旧,叙述往日老故事,社会发展世事变迁,展开今朝新画卷。</p> <p class="ql-block">三角梅花开红艳艳,春天的故事又迎来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城门处的地面上镶嵌的铜牌,上刻有简略年代史。</p> <p class="ql-block">地图展厅,主要是明清时期绘制的地图,展示深圳(古时的新安县、宝安县)悠久的历史,以及在海防、海运和贸易方面的地位和作用。</p> <p class="ql-block">南头城南门外牌坊</p> <p class="ql-block">南门外关帝庙。</p> <p class="ql-block">傍晚,从东门返回宾馆。</p> <p class="ql-block">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快速崛起的现代化大都市,是中国经济上发展的奇迹。此行看到了深圳同样重视社会文化传承和发展,这从地方上对各类文博场馆保护,并通过对历史文化介绍和相关的实物展览,让人们真实感受到其焕然一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新景象。</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摄于2025.03.0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