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家父与白冰这批流亡学童在童家溪读了一年后,就转到沙坪坝“中央工业技术学校”本部,这里有图书馆可以看书,有电灯,食宿条件也比童家溪好的多,再也没有饿肚子的现象了。</p><p class="ql-block"> 学校有“学生公社”,可以为贫困生安排工作,获得勤工俭学的机会,让他们还能有一些零花钱。学校甚至还提前预支了他们一笔劳务费,让白冰同学解决了“负债”问题。除此之外,他们两人还在一个杂志社找到了一份兼职,每月也有一份固定收入,使他们两人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p><p class="ql-block"> 他们学校的对面就是“中央工业大学”(简称中大),现在南京大学的前身。由于两个学校都是国立背景,他们得以经常参加中大的活动,见了不少世面。</p> <p class="ql-block"> 中工的校址在《白冰日记》中没有明确记录,只知道江对面是中大,有一个圆形山坡,国民大员在上面种了许多树,他们还参观过一个缝纫机厂。</p><p class="ql-block">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央大学为保护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免遭日军摧残,决定西迁重庆。重庆大学伸出援助之手,将位于校园东北角的近200亩松林坡地借予中央大学以作迁校办学之用。在重庆大学的帮助下,中央大学仅用42天时间在松林坡上建起了校舍,继续办学。</p><p class="ql-block"> 松林坡这个地方是可以找到的,但是有好几个。于是,我们在重庆北站取车后,通过高德地图,选择了一个沙坪坝的松林坡,直接驱车前往。</p><p class="ql-block"> 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感觉目标离嘉陵江越来越远,心知这个目标一定是选错了。本着随遇而安的心态,来到了这大山中的“松林坡”,此处只是一个公园,与中央大学毫无关系。问询当地人,告知我们要找的地方现在叫“秋水长天”住宅小区。从地图上一看,果然是在嘉陵江边,应该不会错。</p> <p class="ql-block"> 天色已晚,只好奔向预订的酒店。</p><p class="ql-block"> 路上路过一个像观景台的地方,停车观景,发现这还是一个网红打卡点,是喜欢日本动漫、摩托车的年青人最爱。</p><p class="ql-block"> 凭栏而坐,重庆市区一览无余。点了小店一份招牌豆腐,在此观景聊天,感觉甚是惬意。</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上午(4月5日),在离开重庆之前,我们来到秋水长天这个地方,顺着松林路上行,又发现了一个观景台,有一个标牌介绍这里是S1938重庆国际创新港,曾经是重庆缝纫机厂的地盘。其侧后方,则是重庆大学的教学楼,中央工大旧址应该就创新港的左侧某处。</p><p class="ql-block"> 《白冰日记》曾经描写过他们受邀过江参观缝纫机厂的经历和感受,此处的对岸左侧某处,应该就中工沙坪坝本部所在。遥望对岸,有许多新建筑拔地而起,原来中工办学之地应该已经无迹可寻,只能是知道其大概方位而已。</p><p class="ql-block"> 至此,寻迹重庆地区父辈求学之路——潼家溪、中工沙坪坝本部、中央测校都已经找到,算是圆满收宫。</p><p class="ql-block"> 拍照留念后,我们直接驱车上高速,奔向成都,去寻找金堂曾家寨铭贤中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6日于西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