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5-2025.03.20河南六日游之郭亮村、挂壁公路、红旗渠

马光瑜

<p class="ql-block">郭亮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其命名与农民起义领袖郭亮密切相关。据传,郭亮带领起义军与官兵对抗,凭借太行山的险峻地势屡次击退官兵。最终,郭亮被叛徒出卖,被迫逃至西山绝壁,并采用“悬羊擂鼓”的计策成功脱险。后人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将此地命名为郭亮村。</p> <p class="ql-block">郭亮村位于万仙山景区</p> <p class="ql-block">像极一尊石像</p> <p class="ql-block">万仙山同属丹霞地貌</p> <p class="ql-block">蜿蜒的山路</p> <p class="ql-block">远眺挂壁公路,清晰可见一个个公路上用于透光、每隔十余米开的侧窗,或大或小,当时既方便施工,又为通车后提供自然光照明。</p><p class="ql-block">感慨劳动人民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与时俱进,适应旅游者需要,深山里建起了民宿。</p> <p class="ql-block">虽说有汽车可以进山出山,但班次不多。</p> <p class="ql-block">山脚下的郭亮村</p> <p class="ql-block">仿佛听到了冼星海的“在太行山上……”</p> <p class="ql-block">背阳面仍有尚未融化的积雪</p> <p class="ql-block">老书记申明信带领郭亮村民开凿郭亮洞,建成公路的事迹铭刻于碑。</p> <p class="ql-block">高山天池</p> <p class="ql-block">天池实为造福于民的水库</p> <p class="ql-block">挂壁公路是在悬崖或高峻大山的峭壁上开凿而成的公路,通常贴壁而凿,每隔十余米开一侧窗,既方便施工,又为通车后提供自然光照明。从远处看,这些侧窗勾勒出隧洞的走向,形成独特的景观。郭亮洞是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郭亮村的一条挂壁公路,又称郭亮洞挂壁公路,郭亮隧道,万仙山绝壁长廊,郭亮村绝壁长廊,始建于1972年,1977年完工。全部由郭亮村村民独立手工完成,其中主要负责开凿的十三位村民被称为郭亮洞“十三壮士”。郭亮洞被称为“世界最险要十条路”之一、“全球最奇特18条公路”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郭亮洞始开发旅游项目,现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万仙山风景区的第一分景区。</p> <p class="ql-block">步入公路</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书记申明信带领郭亮村人民凭着百折不挠的信念,硬是一点一点的凿开山洞,建成了挂壁公路。</p> <p class="ql-block">再现了当年徒手凿山开路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能两辆汽车交汇</p> <p class="ql-block">绝壁长廊,耗时五年,徒手工程之艰难,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原名引漳入林工程,位于中国河南省林州市北部,坐落在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受地形影响,其缺乏良好和稳定的隔水层,导致地表水大量漏失,地下水储存偏少,并且开采难度很大,灌区以红旗渠总干渠引浊漳河水为主要水源。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水利工程成功修建后,于灌渠、库渠周边种草植树及造林,已发展出了立体绿色景观的生态林。</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水利工程</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林县人民就是用这样的小车,一车车运土,建成了红旗渠。</p> <p class="ql-block">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p> <p class="ql-block">山那边就是河北了</p> <p class="ql-block">从郭亮村、挂壁公路到红旗渠,无不是劳动人民为了改善生存条件,造福后代,硬是用自己的双手一点点地劈山开石,完成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工程,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并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因手机误操作,打开了曝光,以致图片颜色失真,只能说算是留下印记了。</p><p class="ql-block"> 2026.03.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