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城公祭大典纪实

青青

<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文明公祭“</p><p class="ql-block"> 2025乙巳年清明济南历城公祭大典</p><p class="ql-block">千年文脉当代回响</p><p class="ql-block"> 中华文明五千年,"慎终追远"始终是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基因。从《礼记》"丧致乎哀而止"的仪礼规制,到清明祭祖的民间传统,慎终追远不仅是对先人的追思,更是中华美德的传承,形成"民德归厚"的社会根基。 </p><p class="ql-block"> 家谱中记载的祖训家风,祠堂里供奉的先人牌位,都是道德教育的具象载体。当每个家庭都能"祭尽其敬",便自然形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伦理秩序,这正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倡导的德治基础。 从家祠到国祭,精神传承的维度不断延展。革命先烈用生命铸就的民族精神,与先祖智慧共同构成中华文明的"双重根系"。济南作为"齐鲁文化”重镇,此次不仅将“大舜文化中华孝道”等本土元素融入,同时祭奠先烈缅怀忠魂,又注入爱党爱国热情,实现家国情怀的精神共鸣灵魂升华!</p><p class="ql-block"> "公祭大典"通过先祖精神与革命文化的交融,既传承"祭如在"的诚敬之心,又彰显"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的红色基因。 祭祀文化的现代转型,本质是寻找精神传承的可持续路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顺利“两创”。当我们满怀崇敬追思先祖及先烈时,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民族凝聚力瞬间结成。促进社会积极向上,推动国家繁荣富强。公祭活动不仅是一种文化礼乐展示,更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必将为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动力。 </p><p class="ql-block"> 文/图:赵青</p><p class="ql-block"> 2025.4.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