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口述1小时,修改10分钟,全文1585字</p> <p class="ql-block">明故宫:</p><p class="ql-block">又称南京故宫,是明朝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皇宫,也是北京故宫的蓝本,1366年始建,历时26年完工。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明故宫分为内城门和外城门,城门有13个,分别是现代的:三山门、中华门、通济门、光华门、中山门、太平门、神策门、金川门、钟阜门、仪凤门、定淮门、清凉门和石城门。</p><p class="ql-block">他们对应着清代吴敬梓的南京城门歌:“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p> <p class="ql-block">皇城里还分,五门三殿两宫。分别是洪武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乾清宫、坤宁宫。皇宫遵循前朝后寝的制度,以乾清门为分界,由前庭与后宫组成。前庭也称外朝、外庭,前庭是皇帝处理政务和举行朝会的场所,核心建筑是奉天门、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后宫也就是内朝内庭的后寝,为皇帝及皇后贵妃生活的地方。核心建筑是乾清宫和坤宁宫,两宫嫔妃们则居住在东西六宫中。</p> <p class="ql-block">明史:</p><p class="ql-block">明朝(1368至1644年)上承元朝、下接清朝,由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永乐后期朱棣迁都北京,至崇祯共传十六帝。</p><p class="ql-block">相传,朱元璋立嫡长子朱标为太子,可惜朱标早逝,朱元璋又立嫡孙朱允炆为太子。1398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继位。此后,朱棣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朱元璋把一只神龟交给他,让他当上了皇帝,并且说等他死后要传位给自己的孙子并取名为朱瞻基。可是当时朱棣明明还没有孙子。正在疑惑之时,便听见有人向他报告说,您的孙子出生了!后来就有了大家熟知的“靖难之役”,朱棣挥师南下,顺利进入南京当上了皇帝。而他的宠孙朱瞻基日后也成了大明朝第五任皇帝。</p><p class="ql-block">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却登基了17次。这是因为第六任皇帝朱祁镇去打远方的游牧民族,却被敌人抓了,谁知中央马上又立了他的弟弟朱祁钰当皇帝。游牧民族的首领就出了一个馊主意,说把朱祁镇释放,兄弟之间必会争夺皇位,朱祁镇就被作为一颗棋子,放了回去。可是朱祁钰没有要把皇位还给哥哥的意思,他把朱祁镇囚禁了起来。1457年,朱祁钰重病,朱祁镇又重新夺回政权,所以说朱祁镇传奇的一生登基了两回。</p> <p class="ql-block">明朝皇帝的名字也很有特点,朱元璋是按五行相生相克给孩子取名字的。就比如说从朱棣到朱允炆,再到朱高炽,朱瞻基,一直到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名字中最后一个字的偏旁部首,都是按照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再生木,这样依次排列的。</p> <p class="ql-block">明君:</p><p class="ql-block">朱元璋1328至1398,原名朱重八,后改名朱兴宗,出生于濠州钟离县太平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朱元璋小的时候经常和发小们一起玩耍,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朱元璋和孩子们一同去地主家放牛。他们聊起了牛肉,孩子们都很想尝尝牛肉的味道,但是从哪儿弄到一大头牛呢?朱元璋提出一个主意,我们放的不就是牛吗?于是朱元璋和几个小孩就找了些柴火,生火烤牛肉,当场解了馋。可是回去的时候,地主问他们,为什少了一头牛,朱元璋便说是牛发疯跑掉了,还把自己拽着的牛尾巴给地主看。可地主是大人,一看便知道这是被烤过的牛尾巴,他用各种方法逼迫朱元璋说出真相,可朱元璋一个情报也没有说出来。儿时的经历让小伙伴们都认定朱元璋十分靠谱,从那时起,朱元璋就积攒了日后行军打仗的数位追随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朱元璋17岁时,父母亲双双去世,他急需一块墓地给他们安葬。可是问了很多人,却没有一个愿意给他捐献一块地,刘继祖和刘德是一对兄弟,刘德拒绝了朱元璋要地的请求,但刘继祖对朱元璋心生怜悯,赠他一块荒地安葬父母。等朱元璋当上了皇帝,为了感恩刘继祖,封他做义惠侯,而弟弟刘德虽然当初没肯帮助朱元璋,却依然得到了善待,赏赐良田30顷,免赋税三年…</p> <p class="ql-block">离开明故宫时,夕阳的余晖洒在遗址上,仿佛为这座古老的宫殿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曾经的辉煌虽已远去,但历史的回响依然在耳边萦绕。明故宫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历史的记忆永远不会消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