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课题:小学语文高段随文练笔的教学策略研究</p><p class="ql-block">课题编号:A209-2024003</p> 教材分析 <p class="ql-block"> 《表里的生物》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围绕“我”对父亲表里的生物产生好奇而展开,作者选取三幅场景来呈现“我”不断探索求证的过程。最后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并告知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信以为真的“我”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课文讲述的故事内容颇具代表性,文字浅白易懂,容易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笔者先引导学生在父亲与“我”的三场较量中感受“我”好奇心的强烈,再锁定心理活动的句子探究“我”的善于思考、善于联系,接着在假设推演中发现“三复情节”的巧妙,最后布置课后练笔,促进学生语言的建构与发展,从而实现“言意兼得”。</p> 教学重点 <p class="ql-block"> 课堂小练笔须练在对文本理解的深处,应练在情感的共鸣处,小练笔练应直达课文的“心脏”或“灵魂”,是不可多得的宝藏。教学中,引领学生朗读文质兼美的语段,是一种美的享受,学写这样的语段更是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内化和提升。</p> 锦囊妙计 <p class="ql-block"> 童年的岁月总是值得人去回味,学完了《表里的生物》一课,我也带着学生走进自己的童年,回味一下自己那些曾经做过,现在觉得很荒唐的事情,曾经说过,而现在不再说的幼稚话,也在阅读孩子们习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童年是多么可爱,多么有趣的一段岁月啊,真希望我们永远可以拥有这一方纯真的净土,安放幸福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原文中,作者从一个孩子的眼睛看到的世界,写出了一份可贵的童趣:孩子以为父亲的怀表里有一种会发出声音的生物。父亲为了不让孩子弄坏怀表,逗他说,表里能发出声音的“小尾巴”是蝎子。于是,孩子信以为真,常常跟人说父亲的表里有一个蝎子。这当然不是傻,而是童趣。仿写时,可以三步走:第一步,想一想,小时候有过类似充满童趣的事吗?第二步,想一想当时有哪些人参与其中,你的表现如何?第三步,通过对话,把当时的具体情形描写出来。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联想。</p> 学生作品 教后反思 <p class="ql-block"> 学生小练笔不仅是对知识的精炼与升华,更是思维火花的碰撞与绽放。它如同细雨润物,悄然滋养着学生们对生命奥秘的探索欲。每一次笔尖轻触纸张,都是一次从理论到实践的华丽跨越,让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小练笔不仅锻炼了学子的表达能力,更是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与创造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得以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以笔为舟,以梦为帆,不断追寻科学真理的彼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