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冠心病患者的日常保健指南</p><p class="ql-block">2025年04月06日 </p><p class="ql-block">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高龄老人常见的慢性病,日常保健需兼顾心脏保护和整体健康。以下从饮食、用药、运动、急救等角度,为老年冠心病患者提供实用建议。一、药物管理:心脏的“安全卫士”1. 按时服药: 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预防血栓,需注意胃肠道反应(如饭后服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肌酸激酶;硝酸甘油:随身携带,胸痛时舌下含服,若5分钟未缓解需立即就医。2. 警惕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同时服用多种止痛药(如布洛芬),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服用降压药需注意监测血压,保证血压处于合理的范围内波动。二、饮食调理:给心脏“减负”1. 低盐低脂:每日盐摄入≤5克(约一啤酒瓶盖),减少酱油、咸菜等隐性盐。选择橄榄油、鱼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2. 少食多餐:每餐七分饱,避免暴饮暴食加重心脏负担。多吃高纤维食物(燕麦、芹菜),预防便秘(用力排便可能诱发心梗)。3. 限酒控水:心功能不全者每日饮水量需遵医嘱(通常1500-2000ml),避免过量饮水加重心脏负荷。鼓励老年人戒酒,有饮酒习惯不能完全戒掉者可少量饮用红酒(每日≤50ml)。三、科学运动:激活心脏活力1. 有氧运动为主:推荐散步(每日30分钟,分2次)、太极拳、坐姿健身操。避免屏气用力(如举重、突然弯腰),运动时心率控制在(170-年龄)次/分钟内。2. 运动警示信号:若出现胸痛、头晕、冷汗,立即停止活动并含服硝酸甘油。冬季避免晨练,选择中午气温较高时段。四、症状监测:识别危险信号1. 心绞痛典型表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能放射至左肩、下颌。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症状常提示心功能不全。2. 高龄患者不典型症状:表现为恶心、上腹痛(易误诊为胃病)。突发意识模糊、出冷汗(可能为“沉默型心梗”)。建议家中备指尖血氧仪,血氧饱和度<93%时及时就医。五、急救准备:与时间赛跑1. 应急物品包:包含病历卡、常用药、近期心电图、家属联系方式。2. 急救流程:胸痛持续15分钟不缓解→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嚼服300mg阿司匹林→静卧等待救援。切勿自行驾车就医,避免活动加重心肌耗氧、特别是途中出现意外。六、心理调适:心脏的“情绪开关”1. 避免情绪激动,通过听音乐、书法等方式保持心态平和。2. 参与轻度社交活动(如老友茶话会),减轻孤独感。3. 家属注意:避免在患者面前讨论刺激性话题(如家庭矛盾)。如果觉得有用,就转发到您的亲朋好友群里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