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姥姥

桑榆晚风

<p class="ql-block">  动车准时从南京出发,又一次送我踏上了返乡的旅途。</p><p class="ql-block"> 从车窗向外望去,四月里正在盛开的油菜花把漫山遍野染成金黄色,偶尔会有一片粉红点缀其中,让春天的画卷更显得五彩斑斓。我想那一定是盛开的桃花吧。</p><p class="ql-block"> 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在清明节为逝去的亲人扫墓,其中就包括最疼爱我的姥姥。因此,人还在途中,心却早已飞向千里之外的故乡,回到了遥远的过去,姥姥慈祥的面容在我脑海里慢慢浮现并逐渐清晰起来。</p> <p class="ql-block">  在我朦朦胧胧的记忆里,姥姥和舅舅原来是和我家一个村的,因此小时候我经常在姥姥家玩,但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搬走了。从那以后,再想去姥姥家就要走很远很远的路,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上姥姥家就成了我心里最向往的事。</p><p class="ql-block"> 长大了以后才知道了姥姥搬走的原因,原来这里面竟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姥姥是上个世纪初出生的人。和姥爷成家后生过好几个孩子,但除了妈妈之外都夭折了。后来姥爷一场大病不治,撒手而去,只有姥姥拉扯着妈妈相依为命,艰难度日。</p><p class="ql-block"> 一年冬天的夜晚,北风呼号,天寒地冻。邻居突然来告诉姥姥,说看见有人在乱葬岗遗弃了一个男婴,问姥姥想不想要。心地善良又一心想要一个男孩的姥姥听说后二话没说,拉着妈妈,拎着马灯就匆忙向黑夜里奔去。</p><p class="ql-block"> 乱葬岗上,娘俩寻着微弱的哭声,终于找了被包裹在棉被里的婴儿。此时孩子因哭闹而挣扎出来的小手已经被冻得冰凉,小嘴也已经冻得发了紫。姥姥心疼的赶忙把孩子从地上搂起来,捂在了自己胸前,一路小跑着回到家里。按姥姥的话说:“如果再晚去一会,他就没命了。”</p><p class="ql-block"> 从此以后,姥姥和妈妈硬是用面糊把孩子(这就是我唯一的舅舅)一口一口地喂大。</p><p class="ql-block"> 姥姥的弟弟(我喊舅老爷)看姐姐一家生活不易,就在自己的宅子里盖了一间房,把娘仨接到了自己身边住,以便有个照应。而舅老爷是我们一个村的,这就是姥姥一家来到我们村的缘由。再后来,又是舅姥爷做媒,成就了爸爸和妈妈的婚事。</p> <p class="ql-block">  舅舅在姥姥和妈妈的照料下慢慢长大,成了大小伙子,身材魁梧,饭量也大,别人吃饭用碗,他用小盆。姥姥看着心里欢喜,觉得自己所受的苦和累都值了。</p><p class="ql-block"> 可就在这时,舅舅的亲生父母找来了。</p><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前,舅舅的亲生父母因为孩子太多(在生舅舅之前,已经有了四个男孩),实在无力抚养,于是就把刚出生没几天的舅舅丢弃在了乱葬岗上。原以为冰天雪地里孩子早就没了,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也没有动过寻找的念想。</p><p class="ql-block"> 可突然有一天,当他们的家人在赶集的人群中看见舅舅后,当时就惊呆了,因为舅舅和他的几个哥哥长得太像了,简直一模一样,一看就知道是一家人。</p><p class="ql-block"> 得知消息的亲生父母赶紧安排几个儿子多方去打听,后来终于知道当初被遗弃的孩子被人抱回了家并养大成人。一家人来到姥姥家千恩万谢,并叮嘱舅舅一定要孝顺养母,养老送终。可当他们看到姥姥和舅舅住在一间低矮的房屋里时,内心又在隐隐作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几个月以后,舅舅的亲生父母和大哥又一次来到姥姥家,并提出了一个让姥姥没有想到的建议。</p><p class="ql-block"> 原来当他们第一次看到姥姥和舅舅的生活状况后,回到家里就作出了一个决定并立即付诸了实施,那就是在他们居住的宅子里,给舅舅挨着屋脊又盖起了两间亮亮堂堂的正屋,正屋对面又盖起了一间厨房。全家商量好了要把姥姥一家接过去住,几个儿子都发誓要和舅舅一起把姥姥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伺候。</p><p class="ql-block"> 起初舅舅不同意,毕竟在这边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突然间离开熟悉的邻居和环境,不一定能适应。可姥姥看得远,作为一位母亲,她理解对方所做的这一切,这分明是对二十年前所作所为的愧疚和弥补呀!哪个做父母的不想让自己的亲骨肉回到身边来,又有哪个父母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能过得好一些!再说了,老是在舅老爷这边住着,姥姥也觉得不是个长法。为了舅舅今后长远着想,姥姥同意带着舅舅搬过去住。</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后来姥姥告诉我的从我们村搬走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姥姥虽然搬走了,但是逢年过节妈妈还会带着我去看她和舅舅。姥姥的新家和原来屋山留门的一间房子相比,确实宽敞多了。那是一块四面有小河环绕的宅院,每逢夏天小河边的芦苇长满河坡,从远处只能看见房屋的屋顶。秋天里,屋后的几棵大梨树会挂满黄澄澄的梨,每年这个季节我都会缠着妈妈带我去看姥姥,为的就是可以饱饱口福多吃几个梨。宅子里住着舅舅的亲生父母、大哥和四哥几家人。没几年光景,舅舅也结婚成了家。几家人平日里相互照应,日子过得平静而又祥和。</p><p class="ql-block"> 虽然日子安稳了,但姥姥自搬走以后,对我们一家又多了份牵挂,时常盼着妈妈能带着我们去看她。后来哥哥和我长大后,如果实在想姥姥了而妈妈又走不开,我们也会自己去。</p><p class="ql-block"> 每当看到我们去,姥姥就非常高兴,拿出最好的东西给我们吃,还会从她的小钱匣里拿出零钱塞进我们兜里,让我们赶集的时候买好吃的。姥姥经常和我们说:“我这一辈子不就这几个亲人吗!你们能来看我,我比啥都高兴。”</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四年,那年姥姥八十一岁,我也已经参加工作并成了家。那年夏天我把姥姥接到我家里住了两个星期。妻子想方设法地给姥姥做可口的饭菜。姥姥过得非常开心,回家以后逢人就夸自己的外甥媳妇好,心灵手巧会做饭,说自己之前从未吃到过那么多好吃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可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一年的冬季,姥姥一场大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p><p class="ql-block"> 姥姥的离去让我非常难过,那是我长那么大,第一次经历亲人之间的生死离别。</p><p class="ql-block"> 姥姥被安葬在自己家的承包地里,离家很近,也就两三百米远,站在舅舅家的院门口就能看到姥姥的坟。</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的清明节,我去给姥姥扫墓。舅舅在这之前已经重新包了坟,给坟上培了新土,还在上面插了几根已经发了芽的柳枝和几束纸花。我们点燃纸钱后,舅舅一跪到底说“娘!起来拾钱吧!外甥给您送钱来了!”</p><p class="ql-block"> 再也忍不住的眼泪涌出我的眼眶,顺着脸颊滴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我们随着舅舅一起跪下,恭恭敬敬地给姥姥磕了三个头。</p><p class="ql-block"> 看着还在慢慢燃烧的纸钱,我好像一下子明白了清明扫墓、上坟烧纸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风俗所承载的意义,回忆、感恩、伤痛、祈祷、铭记、怀念……所有的情感都随着飘飞的灰烬传递到了另一个世界,这可能算是最朴素、最含蓄、也是最恰当的情感寄托吧!除此之外,对已逝去亲人的追思,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  列车还在飞驰前行。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姥姥,您还能记得您最疼爱的外甥吗?我又回来看您了。</p><p class="ql-block"> 那一刻,我脑海里突然闪现出几十年前的一个画面:姥姥坐在院子里的板凳上,眼巴巴地望着村口的那条路,期望着我们的身影能快点出现……</p><p class="ql-block">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在此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