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在这个春雨纷纷、梨花盛开的清明时节,义门陈氏宗祠迎来了一年一度最为庄重的祭祀大典。来自五湖四海的陈氏后裔,怀着对先祖的无限敬仰与追思,齐聚于此,共同缅怀先辈,传承家族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义门陈氏,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家族之一,起源于唐朝开元年间,其始祖陈旺迁至江州(今江西九江德安县车桥镇),开启了义门陈氏辉煌的篇章。在长达332年的时间里,义门陈氏十五代人同居共炊,人口最多时达3900余人 ,创造了“室无私财,厨无别爨”的世界家族史奇观,被史学家称为“天下第一家”。他们创立了“至公无私”的管理体制,重视农业生产与文化教育,开办了中国最早的民办高等学校“东佳书院”,培养出众多人才,仅唐宋时期就出了3名宰相、58位进士和403名举人 。其“家法三十三条”“家规十六则”“家范十二则”,集中体现了忠孝仁义的儒家理念,成为后世家族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典范,2021年6月,义门陈家训传统被正式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义门陈氏宗祠的青瓦白墙上,祭祀大典在庄重肃穆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宗祠内,香烟袅袅,烛火摇曳,陈氏后裔们身着传统服饰,整齐排列。主祭人神情庄重,宣读祭文,回顾义门陈氏的辉煌历史,缅怀先祖的丰功伟绩,表达对先祖的感恩与敬意,以及对家族未来的美好祈愿。祭文的每一个字,都仿佛穿越时空,将先辈们的智慧、勇气与坚韧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位陈氏子孙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悠扬的古乐声中,陈氏后裔们依次向先祖敬献祭品,行三跪九叩大礼。祭品有象征丰收的五谷、新鲜的水果、香醇的美酒,每一样都饱含着子孙们对先祖的深情厚意。叩拜时,众人神情专注,动作整齐划一,心中默默祈祷先祖保佑家族繁荣昌盛,子孙平安幸福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祭祀大典上,来自各地的陈氏后裔代表纷纷发言。他们有的讲述了自己家族在迁徙过程中,如何秉持义门陈氏的家训家规,在新的土地上开枝散叶;有的分享了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将义门陈氏的文化精神融入生活与工作,取得事业成功的经验;还有的表达了对传承和弘扬义门陈氏文化的坚定决心 。一位从海外归来的陈氏后裔激动地说:“无论我们身在何处,义门陈氏的血脉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深的牵挂。参加这次祭祀大典,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家族文化的力量,我一定会将这份文化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仪式结束后,陈氏后裔们还参观了义门陈非遗展览馆、家风馆等文化展示场所。在展览馆内,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件件古老的文物,大家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辉煌的时代,亲身感受义门陈氏的家族历史、生活习俗、家族制度以及共同劳作、生活的情景 。在家风馆里,大家认真学习义门陈氏的家训家规,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修身为本、耕读传家、忠孝仁义等价值观念。许多人表示,要将这些家训家规铭记在心,践行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子女,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次义门陈氏宗祠清明祭祀大典,不仅是一场缅怀先祖的仪式,更是一次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它让陈氏后裔们在追思先辈的过程中,增强了家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让古老的义门陈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陈氏子孙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家族的繁荣、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