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我常常有一些压抑感,因为我感觉校园生活十分沉闷,老师和孩子都没有快乐幸福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教师和学生之间大概是阶级对立,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往往因为孩子不能完成任务,也不能遵守学校规则而烦恼,也因为他们的学业而发愁。</p><p class="ql-block">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假如学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项教育任务的话,那么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培养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和医生。</p><p class="ql-block">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中,培养人是首位,让我为之一震,我们一直以为培养人才最重要,其实培养人才是第一位的!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理念来教书,也许就不会那么焦虑,也许就可以停下来,为了孩子的人格教育腾出多一点时间。</p><p class="ql-block"> 教书育人,也许是育人教书。</p><p class="ql-block"> 育人的第一步,好好说话,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语言榜样。</p><p class="ql-block"> 回想过去,大概我们的老师也是拿着戒尺说犀利的话打击我们,而我们当时的感受是怎样呢?我们希望我们的老师怎么和我们说话?但是我们却义无反顾的演绎上一代的话语模式,似乎认为这样说话就是对的,直到最近我才想到改变自己的说话模式。</p><p class="ql-block"> 过去我以为家长的可塑性很差,因为早已经被塑造完成了,后来我发现并非都如此。成人既然如此,那么孩子的可塑性是不是更强?</p><p class="ql-block"> 好好说话,是对任何一个人的尊重,对孩子更应该如此,因为孩子们的心理很脆弱,一句不恰当的话,可能让他们丧失信心。而鼓励赞美的话可以引导他们走正确的路。</p><p class="ql-block"> 育人第二步,好好做事,树立做事榜样。</p><p class="ql-block"> 我过去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班级孩子们的书写整体来说都比较整洁美观大方,而有的班级孩子们的书写却是乱七八糟?</p><p class="ql-block"> 可能我们认为是某学生不认真书写,后来我猜想是老师没有认真书写,只要教师认真书写了,孩子们就慢慢的在改变了。</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要求孩子认真做事时,是否让孩子感受到了老师在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吗?</p><p class="ql-block">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做人做事都会反射到学生身上。如同家风一般,优良家风滋润学生心灵。良好师风带动学生改变。</p><p class="ql-block"> 育人第三步,有爱的良好氛围。</p><p class="ql-block"> 如同在一个家庭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们会有家的归宿感。在班里也如此,我们不能冷漠,也不能武断。平等民主而有规则。</p><p class="ql-block"> 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学生也不会唯唯诺诺的听从,师生相处亦师亦友。</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共同讨论,课下可以互相交流。有问题一起解决,有喜悦可以一起分享。</p><p class="ql-block"> 而教育的内容并不仅仅是围绕知识和文化,还可以是在讨论未来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家庭成员,为胜任其他解决该做哪些准备?</p><p class="ql-block"> 校园里,教师和学生都有松弛感,教师更爱上班,学生更爱上学,这样大家的校园生活会更美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