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朝秦暮楚”这个成语众所周知。《鸡肋集·卷二·北渚亭赋》曰:“仕如行贾,孰非逆旅?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大意为:仕宦生涯其实就像经商,总是居无定所、四处流离。小国为求生计四处迁徒飘荡,以至于早上依附于秦国,晚上却又依附于楚国,周旋于各国之间。其意原指战国时期,秦、楚两个大国经常作战,有的小诸侯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后比喻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b></p><p class="ql-block"><b> 而今,知其典故源自哪里的人或许不多了。清明假期,我和老伴决定驱车前往陕西山阳漫川关和湖北郧西上津古城,探寻这个成语的发源地,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沧桑。</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到达的第一站是上津古城。走进伞河峡谷,秦岭南麓的山脉连绵起伏,河谷狭窄,而到了金钱河峡谷,视野豁然开朗。</b></p> <p class="ql-block"><b> 上津古城又称柳州城,为明代城址。地处鄂西北边陲,与陕西省漫川镇接壤,南临江汉流域,北枕秦岭山脉,古城座落于汉江支流金钱河下游东岸,街道正中以青石板铺面,旁为卵石漫路,街檐设下水道。房屋建筑多为砖木结构,隆脊吻檐,雕梁画栋,一进多重。同漫川古镇一样素有着“朝秦暮楚”典故发源地之称谓。</b></p> <p class="ql-block"><b> 走进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的大门,木质结构,上方悬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天子渡口”四个金色大字,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b></p> <p class="ql-block"><b> 穿过大门,一座拱桥式的牌坊映入眼帘,红色灯笼高挂,与蓝天白云下的山脉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b></p> <p class="ql-block"><b> 继续前行,一个古色古香的城市入口展现在眼前,城门上方写着“北门”,城墙由大块石头堆砌而成,显得格外坚固。</b></p> <p class="ql-block"><b> 穿过上津镇城门楼,街肆市集店铺夹道罗列,但景象稍冷清。从镇东北古城西门入内,门内侧有登城磴道,城墙虽不高,但城内民房老旧,古建斑驳,亟需修缮复原。</b></p> <p class="ql-block"><b> 老街两旁房子黄色的墙壁上挂着红色灯笼和招牌,增添了几分热闹气氛。一位老人坐在门口休息,显得十分宁静和谐。</b></p> <p class="ql-block"><b> 两个小孩在水道边聚精会神的探究着石磨盘构造,中式风格的房檐下几盏红灯笼在微风中微微摇曳,处处充满了生活的气息。</b></p> <p class="ql-block"><b> 漫步在古城的小巷中,铺着灰砖的道路两旁,种植三五株梧桐树,早已按耐不住迎春的心情,高举着一串串白的、粉的喇叭花束,向人们显示着勃勃生机。</b></p> <p class="ql-block"><b> 座落在半山处的山陕会馆,屋顶翘角飞檐,显示着古代建筑的独特韵味,更彰显着曾经晋商的兴盛,让人不禁感叹唏嘘。</b></p> <p class="ql-block"><b> 古城中还有一座古老的砖石建筑,灰色的墙面显得古朴而厚重,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悠久的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离开上津古城,我们来到了漫川关。两个古镇相距很近,仅十几公里,但却分属陕西、湖北两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早晨被秦军占领,为秦管辖,插秦旗,穿秦衣,行秦礼,言秦语;待到傍晚时,又被楚军占据,隶属于楚,易楚帜,着楚衫,行楚俗,说楚话。这就是“朝秦暮楚”的来历。据考证,古时漫川为“蛮子国”,当地至今还有蛮王寨、蛮王洞、蛮王冢等遗迹。从福银高速路过,即将到达漫川高速路口时,蛮王寨、蛮王洞清晰可见。漫川之“漫”,实为“蛮子”之“蛮”,或许“蛮”之谓不雅,“漫”与“蛮”读音相近,且“漫川”含有地貌广阔、水域宽衍之意,故名“漫川”。</b></p> <p class="ql-block"><b> 由此可见,漫川关实乃秦楚边陲要塞。秦楚之战如拉锯战,朝为秦地,为秦管辖;暮被楚占,为楚拥有。如此反复,使得居住在这一带的百姓,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朝秦暮楚。当秦军打来的时候,就插上秦国的旗子,穿上秦人的衣服;而当楚军打来,就换上楚国的旗帜,穿上楚人的衣衫。这也是当时百姓一种生存的智慧。</b></p> <p class="ql-block"><b> 一进入漫川文化旅游度假区,迎面而来的是一幅巨大的手绘导览图墙画,上面写着“漫川文化旅游度假区欢迎您”,下方还有“朝秦暮楚”四个大字左右分列,仿佛在向我们讲述着这一古老典故。</b></p> <p class="ql-block"><b> 在古镇的一角,老伴站在一排灰色砖墙的老房子前面欣赏海棠花盛开的情景,仿佛在与这片土地的古老记忆对话。</b></p> <p class="ql-block"><b> 漫步在古镇的小巷中,两侧都是青砖灰瓦的老建筑,小巷两旁种着一些绿植,增添了几分生机。</b></p> <p class="ql-block"><b> 古镇的街道两旁保留着传统的木质构造的老房子,海棠树种满街道两旁,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氛围。</b></p> <p class="ql-block"><b> 古镇的中心广场北侧有一座青砖木柱,雕花精湛,古色古香的老字号当铺,“黄聚兴”牌匾高高悬挂在门楣上方。一进门,迎面就是好大的一枚玉玺,游客纷纷在和玉玺拍照留念。在这里,还可以欣赏到传统文化漫川大调的表演。街道上面有象征意义的公平称,提醒商家,明码标价,买卖公平。</b></p> <p class="ql-block"><b> 小院落里,海棠开得正艳,老木门前挂着福字装饰,增添了几分喜庆气氛。</b></p> <p class="ql-block"><b> 古镇的热闹非凡让人流连忘返,人们或悠闲地散步;或坐在椅子上休息;或聚精会神地下棋,围观者观沉浸在他们的精彩博弈中忘却了时间。</b></p> <p class="ql-block"><b> 街道两旁建筑风格独特,红灯笼高挂,行人穿梭其中,呈现出一种热闹而宁静的生活氛围。</b></p> <p class="ql-block"><b> 庭院内,入口处悬挂着几个彩色灯笼,门两侧各有一块木板,分别写有不同的文字或图案;天花板下垂挂一串红灯,增添了喜庆氛围引人驻足。</b></p> <p class="ql-block"><b> 青瓦白墙的房子错落有致,人们悠闲地走在街上,仿佛沉浸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b></p> <p class="ql-block"><b> 夜晚的古镇灯火阑珊,建筑物被灯光照亮,人们穿梭其中,形成一幅热闹的画面。</b></p> <p class="ql-block"><b> 夜晚的古镇,建筑被灯光照亮,在黑暗中显得格外醒目,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古老故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