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缘___参加“风云际会.首届太极拳类人才评价研究成果发布”会议有感

云淡风轻

<p class="ql-block">  2025年阳春三月,本人有幸受邀到安徽蚌埠龙子湖迎宾馆,参加由《世界太极拳蓝皮书》编委会等单位主办的“风云际会.首届太极拳类人才评价研究成果发布暨太极拳健康工程促进会”。</p><p class="ql-block"> 我刚下火车,就被工作人员热情地迎接到龙子湖迎宾馆,蚌埠是一个温馨有爱的地方。这里风景秀丽,酒店布置温馨、典雅又不失豪华。非常适合旅行、聚会、修行和练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此次会议有来自东南西北中的400余名太极拳领域专家学者、入选人才及产业代表,因为太极缘分而相聚,共享太极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盛宴。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有许多种,而太极缘则是其中一种<span style="font-size:18px;">。假如说</span>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桥梁,是一颗心通向另一颗心最好的捷径,那么太极则是缩短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最好方式,是人与人之间消除陌生感最快速的方法。因为喜欢太极,所以来自不同地域的人,无论文化和生活习性差异如何,身份地位差异多大,走到一起,都有共同的话题,那便是对太极的热爱,是太极缘分使然。</p> <p class="ql-block">  回想起我第一次与太极结缘,是在2003年夏天的某个清晨,在福建医科大学的校园内。200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举国上下都在为防控“非典”疫情做出努力。当时我刚好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进修。有一天清晨,我到一墙之隔的福建医科大学校园内的木棉树下看书。无意中见到不远处几位老年人在锻炼,动作柔和优美,让人看了如同沐浴春风。这样的画面和急诊科的画面完全不同,我看着有点好奇,就想知道他们练的是什么。我看着看着,其中有一个人有点眼熟,我想起来了我在医院见过她,是一位退休返聘的主任医师,来急诊科会诊过。等他们练完,我大着胆子前去请教她,她告诉我那是太极拳,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的太极拳。从那以后,我的脑子里经常浮现主任医师练习太极拳的画面。太极拳真的可以让人在紧张忙碌之余,如此悠闲自在,判若两人吗?我很好奇,从此,太极的种子在我的心田里埋下了。</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二十多年过去了,太极的种子在我心田这片沃土里生根发芽并破土而出。我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如今被评为“太极康养人才”,是多年来反复学习和摸索,以及得到许许多多贵人的指导的结果。太极理论的根基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气功一样,都离不开《易经》、《五行学说》、“藏像理论”等传统理论。将中医、气功、导引、吐纳、太极等融合运用于临床或者健身、养生方面,也是我多年来在实践摸索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当代社会,人们迫于工作、生活、学习、社交等各方面的压力,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或者疾病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使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和谐统一的完满状态”。中医理论认为,人的生命是由父精、母血和先天元气三者组成的。即形、气、神三者协调统一则为健康,不协调统一则为疾病。临床上经常见到很多人来就医,主诉很多,但是辅助检查却很难查出异常指标。从西医的角度来诊断,往往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或者精神类疾病。而中医理论却认为是在气的层面出了问题,可以通过针灸、按摩、理疗或者导引吐纳、气功、太极等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p> <p class="ql-block">  本次大会期间我认真听取了李闽榕主任、高倩董事长的致辞;申国卿主编的《首届太极拳类人才评价研究报告》;卢建辉院长的《对太极拳网络传播人才评价的思考》;唐磊教授的《传统太极拳人才培养、评价与可持续发展——来自高等教育体系的经验》的报告;杜德平主席的《太极人才与新质生产力》的报告;苏敬斌副主编的《“太极+”与“+太极”的人才之需--无处不在的产业模式与人才生态重构》的报告;刘明总裁的《互联网+太极”0MO 盈利模型及实践》的报告;宋炜主任的《“文旅+太极”--太极人才的机遇》的报告;吴会东主任的《“医疗+太极”融合发展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听取了太极人才圆桌对话:“太极产业的价值高地”,“太极拳推广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对话。不同专家、学者、人才等对太极不同领域的运用的讲座,使我了解了太极涉及面的广泛性和专业性。有很多领域是我尚未触及的。</p><p class="ql-block"> 本次大会印象最深的是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太极健康分会副主委、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身整合负责人吴会东做的题为《“医疗+太极”融合发展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分别介绍了他们在太极与互联网、太极与文旅、太极与医疗产业的融合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给我启迪和借鉴。在此之前,我只是把太极运动运用于临床护理健康指导方面,和太极健身方面,却很少在其他方面去实践。这次会议不同专家从不同领域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对太极的研究成果和意见,使我对太极有了更深刻和全面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很荣幸获得“太极康养人才”荣誉,康养,顾名思义就是保持健康、养生、养老。在计划生育实行几十年的过程中,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而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以及放开生育政策,出现了年轻一代(我们的孩子这一代),上面面临4-8个老人的养老,下面面临1-3个孩子的生养,压力山大。如何很好地释放压力,用有限的时间来自我调节,太极运动是不错的选择。太极思维可以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行走坐卧皆太极。作为太极爱好者和教练员,有缘结缘太极,在传播健康和太极的路上不断行走,不断相遇。</p><p class="ql-block"> “新冠疫情”几年时间,大家都深有体会,要想获得和保持健康,必须人人做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疫情期间,方舱医院推出了八段锦、太极拳等在新冠患者住院期间的康养,而各大网络平台也推出了太极拳、八段锦等的名家讲坛。让中国传统养生方法传入寻常百姓家。</p><p class="ql-block"> 大会期间还<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湖上升明月圆心广场举行“亚洲太极拳日庆典展演及游园活动”。展演结束,与各位名家和各类人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  非常感谢本次大会主办方“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世界健身气功协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太极健康分会,《世界太极拳蓝皮书》编委会”;承办方“安徽中微微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中微融媒体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悦诚太极康养中心”;协办方“河南体育学院少林与太极文化研究中心、邯郸学院太极文化学院、北京市清北中医药跨界工程研究院、北京新征程公益基金会”等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为我们搭建一个这么好的平台。使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同时有幸接触到这么多来自天南地北的专家、学者和各类人才、各界人士,听取了报告,参与学习与交流,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获得了荣誉。</p><p class="ql-block"> 因为太极而相遇,因为太极而结缘,本次会议期间,我见到了我崇拜的武术前辈李俊峰老师、赵幼斌老师、李德印老师、苏敬斌老师等名家并合影。还结识了邓向阳老师、肖亮老师、王兆宗、汤英璨等等来自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老师,并私下交流学习。</p><p class="ql-block"> 会后参观了安徽中微微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安徽中微融媒体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考察实地,亲身体验互联网科技如何为传统武术插上创新的翅膀,焕发新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太极缘是一种特殊的缘分,愿我们在传播太极和健康的路上惜缘!</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