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都说多拍照多拍照,用相机记录下精彩瞬间,将来老了也好有个直观的回忆。</p><p class="ql-block">乘着还能走动,潜心作足了功课,选择旅游淡季,此时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去哪儿都舒服。3月21日硬是拽上老婆开启了心心念念的逛吃闽南之旅。</p> <p class="ql-block">不得不说,中川机场昨天(3月20日)才投入使用的T3航站楼比老旧的T1、T2航站楼要漂亮太多了!</p> <p class="ql-block">↓ ↓ ↓俺的座驾厦门航空的B737-800正缓缓进场,这次我特意寻找了良久,却始终也没找到那位花式耍棒槌的引导员。后来返程时在揭阳机场终于拍到摇动指挥棒的引导员,看来中川机场的引导技术是更先进的。</p> <p class="ql-block">幸好我们分坐在飞机的左右舷窗,两边的美景都能拍到</p> <p class="ql-block">厦门机场到站了。厦门市(Xiamen City),简称“厦”或“鹭”,中国福建省下辖地级市、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Ⅰ型大城市, 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沿海 ,境域由福建省东南部沿厦门湾的大陆地区和厦门岛、鼓浪屿等岛屿以及厦门湾组成, 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总面积1700.61平方千米,使用语言为闽南方言。 厦门市下辖6个区;2024年末,厦门市常住人口为535万人。</p><p class="ql-block">古代,厦门岛为白鹭栖息之地,故又称“鹭岛”。西晋年间,置同安县,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筑厦门城。1935年,设立厦门市,1980年,设立厦门经济特区,1988年,成为计划单列市,在1994年,升为副省级市。 厦门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门户、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以及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地。</p><p class="ql-block">值得注意的是:厦门的出租车是个人承包的,宰客现象异常严重,即使打表按你的方案走,那价格也足以让人胆战心惊!所以当地人多打网约车,价格最少减半。当然高峰期网约车也会涨价,作为补充公交车、BRT、地铁则更具性价比。</p> <p class="ql-block">为免车马劳顿,我们当天选择了有接机服务且在机场附近的酒店先住下。</p> <p class="ql-block">根据网友们说,我住的附近没什么特殊景色好拍,唯朝天宫可以拍飞机出片,况且厦门高崎机场马上就要搬到翔安去了,那种现代飞机与古庙重叠的场景今后亦将不再,于是休息片刻后我们就乘304路公交车直奔朝天宫而去</p><p class="ql-block">↓ ↓ ↓这是我们在厦门第一个住处门口的一个标志,人工湖。</p> <p class="ql-block">到了朝天宫确实被这种极富穿越感的画面震撼到了!站在回字形的小院里,飞机的轰鸣如同炸雷,与建筑甚至地面都产生了共鸣,很有洪荒巨兽飞临的赶脚……</p><p class="ql-block">我特意多拍一些镜头,算作永恒留念。</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这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七绝《拍飞机掠过朝天宫》(平水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炸响春雷震九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鹭门飞隼扣心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垂眸欲问焚香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仙阙朝天谁筑边?</b></p> <p class="ql-block">由于道路不熟,在去另一网红打卡地高崎地铁站天桥时误入殿前站,在这儿拍下飞机大灯全开掠过树顶的瞬间,向高崎机场道别……</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这正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七绝《拍夜航》(平水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惊雷震响动高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彩凤腾翔前殿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扑面晚霞何灿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翔安许我有佳期。</b></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选择住进位于黄厝海滩附近的民居,毕竟这样出行方便许多了。</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在厦门的第二个住处,叫做“吉他与猫”的民宿,除了难找没毛病。</p> <p class="ql-block">民宿附近的沙茶面味道不错,值得推荐</p> <p class="ql-block">离住处最近的景点就是曾厝垵,乘公交车只有几站就到了。</p><p class="ql-block">曾厝垵别名“曾里”,又称“曾家沃”、“曾家湾”,已伍佰多年历史。明朝时,系海澄月港商船之泊地,海澄开往海外的船舶需至厦门查验,停靠于曾厝垵避风候讯。方言“沃”指泊船海湾,“湾”指舟楫出入港口。曾厝垵曾是厦门港口的要塞。始建于清光绪16年(公元1891年),清代设水师驻守。曾厝垵村在辛亥革命后,国民党曾在曾厝垵设立“海军航空处”及飞机场。</p><p class="ql-block">曾厝垵还有厦门独有的、香火旺盛的民间圣妈崇拜,实在可算得上是极具代表性的闽南原生态自然村。曾厝垵作为厦门港口城市的农村和渔村,在“村改居”之后,仍得天独厚拥有如此之多的历史遗存,也算一桩幸事。</p><p class="ql-block">据说曾厝垵在文创休闲渔村时,大大小小的摊位数不胜数。但是这里大多数摊位都是用四两秤,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虽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四两秤仍未彻底消失……</p><p class="ql-block">不得不说往日大名鼎鼎的曾厝垵因了一个“贪”字已经不再繁华辉煌了,近三分之二的摊位、商铺都在关门歇业中,只偶尔闪现的艳妇梦回昔日的灯红酒绿……</p> <p class="ql-block">从曾厝垵出来乘公交车没多远就到了胡里山炮台。</p><p class="ql-block">胡里山位于厦门岛东南海岬突出部,毗邻厦门大学园区,三面环海,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4A级旅游景区。景区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城堡面积1.3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1999年冬2000年春,中国文物专家、军事科学学者,多次莅临炮台考察,认定胡里山炮台的28生克虏伯大钢炮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的海岸炮,“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列入《2000大世界基尼斯记录大全》,并于2000年8月24日在上海“2000年大世界基尼斯记录颁证晚会”上公布,获“大世界基尼斯最佳项目奖”,这是我国以文物申报基尼斯世界纪录获得成功的第一例。</p><p class="ql-block">1997年9月,胡里山炮台与外商合作设立了“荣光文物宝藏博物院”,院内分为世界奇石陈列馆、世界古代战炮陈列馆、世界古代宝剑陈列馆、世界古代火枪陈列馆和古树化石展示区五个部分,展品共计4305件。其中一门小炮,为葡萄牙人于十三世纪制作的,长11厘米,重0.22公斤,直径2.2厘米,口径0.8厘米,是世界最小的火炮。</p> <p class="ql-block">如果时间回到大清,其实并非咱的炮不够大、人不够狠,而是那时的社会体制和文明已经远离了当时人类文明发展的主干道!早在宋代西方已进行了文艺复兴运动并纷纷进入现代国家,而大宋也及时出现了资本和工业化活动迹象,就连朝堂上也可以质问皇帝了,但好景不长,一场野蛮征服文明的大战打断了中华民族正确的前行之路,从此更加野蛮的帝王统治变本加厉的使每个国民变成失了灵魂的傀儡,除顺服地苟活再无其他。如此全面落后于世界的国家又怎能摆脱被人欺负的命运呢?这正是:</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七绝《胡里山炮台有感》(平水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炮巨山雄镇海疆,残垣尤诉旧时伤。</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若无元宋崖门役,华夏文明不断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七律《叹胡里山炮台》(平水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八闽锁钥一雄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门户天南虎豹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炮口曾经迎露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海鸥总背夕阳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彼时人物风尘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千万英豪荒冢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日暮鹁鸪方泣急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古台紫竹泪留斑 。</b></p> <p class="ql-block">既然曾厝垵已经没落,那么去哪儿吃呢?答案是中山路和八市(第八市场)。中山路相当于兰州的张掖路,而八市则类似于兰州的正宁路+绿色巿场吧,当然规模没那么大……</p> <p class="ql-block">↓ ↓ ↓花生汤是福建的一道特色传统名点,福州、厦门、泉州各地有不同的做法,属于闽菜系;其主要食材有花生、鸡蛋、白糖等。花生仁酥烂不碎,入口即化,汤色乳白,甘甜爽口,清甜爽口,滋补润肺。这个就是厦门的花生汤了,在这儿我尝到了入口粉粉沙沙的花生,真很特别!</p> <p class="ql-block">↓ ↓ ↓蚝烙其实就是一大把生蚝肉和上一点儿红薯面再打几个鸡蛋,撒些葱花放在油里煎的一种快餐。几经尝试个人觉得蚝烙的正确吃法应该是配上一勺即酸又甜还辣的沙茶酱。</p> <p class="ql-block">这正是:</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七绝(平水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清晨早起啖沙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响午还拿海蛎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皓月菽庄铭史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相期两岸共天涯。</b></p> <p class="ql-block">↓ ↓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干笋冻”,其实与笋无关。它是用海里的沙虫熬制的一种胶冻,是福建闽南地区的一种传统小吃。配上佐料好吃不贵,推荐。</p> <p class="ql-block">↓ ↓ ↓据说,姜母鸭起源于泉州,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闽南传统菜肴。其名字的正确断句为“姜母·鸭”。所谓姜母就是老姜,鸭指番鸭。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老姜切片后在油里要小火焗熬很久)。</p><p class="ql-block">姜母鸭原是一道宫廷御膳,为商代名医吴仲所创,后来流传至民间,成为一款名菜。成菜味道鲜香,甘辛兼备,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推荐。</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七绝《闽南菜》(平水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三坊九巷锦旗花,走巷穿街忙祭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闽菜馔馐堪一品,文儒调味是专家。</b></p> <p class="ql-block">很不推荐在拥挤的市场里寻苍蝇馆子吃这种即烤即蒸的海鲜,食材的新鲜度令人担忧……</p> <p class="ql-block">↓ ↓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高校 ,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p><p class="ql-block">厦门大学是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 1928年3月,获得私立大学政府立案。1929年至1933年,陈嘉庚企业因世界经济危机被迫收盘,厦大办学无力维持,他将厦大无条件献给政府。 </p><p class="ql-block">进入厦大参观需要提前三天预约,也就是说我们是在兰州就完成了厦门大学的参观预约的,否则到了厦门再约当天肯定约不上,浪费时间。</p> <p class="ql-block">↓ ↓ ↓屹立在芙蓉湖畔厦门大学颂恩楼(嘉庚三号楼)是厦门大学校园中心的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七律《厦门大学》(平水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曾约泮宫瞧栋梁,嘉庚热血创辉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名师授业传薪火,学子临池阅览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厦立芙蓉添锦绣,门朝演武竞芬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神州晋世能相认,我族扬帆万里航。</b></p> <p class="ql-block">这漂亮的建筑是厦门大学的科学艺术中心。</p> <p class="ql-block">从厦门大学出来往海边行走就来到了沙坡尾,沙坡尾其名来源是因为这里是一大段沙滩的最末端,早期的厦门港是一处弧形的海湾,这一带海湾呈月牙型,金色的沙滩连成一片,故有“玉沙坡”美称,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全天免费开放。</p><p class="ql-block">沙坡尾,承载着明代以来的历史底蕴,现为年轻创业者与手艺人汇聚的创意市集,特色小店林立,交通便利,是厦门不可错过的文艺地标。</p><p class="ql-block">很不推荐在这里就餐,不仅味道欠佳而且贵!尤其这里的沙茶面给我们留下了阴影……</p> <p class="ql-block">厦门双子塔下这桥名为演武大桥。这座桥面标高仅5米,被认为是世界上离海平面最近的桥梁之一。据说涨潮时,海水几乎与桥底齐平,景色十分壮观。</p><p class="ql-block">演武大桥与双子塔相得益彰,游客可以在桥上欣赏双子塔的壮丽景色,同时远眺鼓浪屿和漳州港的风光。此外,演武大桥还设有观景平台,是厦门著名的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p> <p class="ql-block">漳州港远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卜算子(词林正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海上暮云熛,浪涌金鳞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烈焰红霓染碧霄,鹭岛残晖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矗立演武桥,思绪随波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少昊杯中赤霞珠,醉了西朱雀。</b></p><p class="ql-block">注:西域有酒名赤霞珠</p> <p class="ql-block">又翌日我们决定用一天的时间去厦门岛外去逛一下,这一路的地铁大部分时间行驶在地面,跨海过桥的沿途风景甚佳!建在地面的地铁站我也是首次领略,特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集美园博苑、集美学村和圆月广场是今天的主要目标,但当我们真的到了那里才发现“望山跑死马”真不是说说而已的,于是就力所能及的走哪儿逛哪儿吧……</p> <p class="ql-block">圆月广场的这轮月亮据说是显示屏,晚上特别漂亮。但身处人生地不熟的陌生环境,距离住处还要倒车跑很远呢,哪有耐心等到天黑啊?</p> <p class="ql-block">十分遗憾的是集美大学的龙舟湖干涸如此,还时不时发出一些异味,实在有点儿扫人兴趣</p> <p class="ql-block">从集美乘地铁回到岛内先从湖里创新园出来,乘坐BRT快1到双十中学站,从这儿下去便是运转中心,在此换乘439A到五缘湾下车,在五像湾码头完成我们乘帆船出海的壮举。</p><p class="ql-block">↓ ↓ ↓这是后来拍的另一处BRT车站外观,反正厦门的 BRT都是高架桥的,全长这样……</p> <p class="ql-block">不得不说,厦门的BRT大概是全国公交系统中天花板级的存在了?汽车行驶在专属高架桥上,没有红绿灯,不会堵车,一脚油门把你送到四面八方。据传2008年开通,如今共有8条线,运送效率绝对不低。这是BRT双十中学站。回看兰州仅有的一条BRT行驶在马路中间,不仅受红绿灯的约束,还受周遭人车流的影响,与厦门BRT相比实在是太不专业啦。</p> <p class="ql-block">五缘湾码头建的实在够大,但人却很少,显得有些空落落的。</p> <p class="ql-block">杏林公铁大桥全长约8500米,海上桥长5.034公里,明确被称为“厦门最长跨海大桥”。</p> <p class="ql-block">↓ ↓ ↓植物园是个必去景点,这里仅在9 ~11点有人工喷雾项目,所以我们选择这个时段入园。</p> <p class="ql-block">从植物园出来顺路逛一下中山公园,据说该园始建于民国16年(1927年),民国22年基本建成,面积约16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因纪念孙中山先生,故名。园内许多项目是华侨捐资兴建的。自公园建成后,很多大型的政治集会都在这个公园举行。</p> <p class="ql-block">我们用了一整天的时间逛了逛鼓浪屿。鼓浪屿(英文:Kulangsu)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命名为“五龙屿”,自明朝至今名为“鼓浪屿”。 位于福建省厦门市西南隅,与厦门岛隔海相望,面积约1.88平方公里,海拔为35-100米,有“海上花园”之称。</p><p class="ql-block">鼓浪屿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全岛多山,拥有海礁、山岩等自然景观。其海岸线蜿蜒曲折,四周环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主要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等。新石器时代,鼓浪屿就已出现。宋代开始有人定居。明代得以开发,1573年,日光岩上出现了全岛最早的石刻“鼓浪洞天”。1650年,郑成功在日光岩操练水师,留下了“水操台”等遗址。1842年英、美、西班牙三国相继在鼓浪屿设领事。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被日本独占的鼓浪屿回到厦门人民手中。国民党统治时期,在鼓浪屿设区。新中国成立后仍称鼓浪屿区。2003年厦门市鼓浪屿区撤销行政区后,设立鼓浪屿街道办事处。2014年实施“全岛博物馆”计划,将重点历史建筑等纳入公共开放的无围墙生态博物馆系统,开展文物修缮设计方案。</p><p class="ql-block">鼓浪屿融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留存着千余幢风格各异的建筑,保留着音乐文化的传统,建成了“中国首家、世界一流”的钢琴博物馆和“中国唯一、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享有“钢琴之岛”“音乐之乡”的美誉。鼓浪屿先后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荣誉。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 ↓这所工艺美术学院前身为1952年创办的鹭潮私立美术学校,经过多次更名和发展,于1993年正式挂牌为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并于2000年并入福州大学。</p> <p class="ql-block">↓ ↓ ↓作为鼓浪屿十大特色旅馆的琴海庄园历史悠久,三面临海一面靠山,日光岩、百鸟园近在咫尺,菽庄花园、三一堂、海滨浴场顷刻即到。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秀丽。据传老蒋在1920年曾在这里住了26天。</p> <p class="ql-block">↓ ↓ ↓1844年,当时是美国在鼓浪屿田尾设立“交通邮政办事处”,代行领事职责。1865年升格为正式领事馆,迁至现址;1930年由美国建筑师哈沙德设计重建,从海滨后移并增设大台阶。</p><p class="ql-block">1941-1948年:被日军封闭,战后美国办理闭馆手续,后借予菲律宾领事馆使用。</p><p class="ql-block">19世纪曾参与鸦片贸易与华工掠卖,领事李仙得(李让礼)干涉中国内政。</p><p class="ql-block">1902年推动《鼓浪屿公地章程》,使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p><p class="ql-block">美国领事馆作为鼓浪屿53个申遗核心要素之一,是20世纪领事馆建筑的代表,见证中美外交及西方列强在华活动历史。</p><p class="ql-block">建筑本身融合实用性与美学,被誉为“鼓浪屿最精美的领事馆”,其庭园与鹭江景观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 ↑ ↓ ↓ ↓鼓浪屿汇丰银行公馆建于1876年,是当时汇丰银行经理的高级住宅。这座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历史背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公馆坐落于笔架山东北段的断崖上方,崖壁上刻有《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摩崖石刻,形成了一组中西文化交相辉映的独特景观。</p><p class="ql-block">建筑结构:该建筑为单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设有局部防潮层和局部阁楼。建筑三面都有回廊,由仿古希腊科林斯式廊柱支撑,柱身用弧形红砖砌成,护栏内有红陶瓶装饰。</p><p class="ql-block">设计风格:建筑平面采用了较为特殊的三叶草形,体现出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人们对于造型多彩多变的喜好,同时也可能受到了图画派(Picturesque)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早期用途:最初是英商怡记洋行的闲乐居,后来成为汇丰银行的高级住宅。</p><p class="ql-block">历史意义: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汇丰银行首先在厦门开设分行,是厦门最早的近代银行。汇丰银行公馆及其所依托的笔架山崖壁上的三和宫摩崖题记,共同见证了厦门近代金融业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安献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6年,当时美国基教安息日会的牧师安礼逊来到鼓浪屿,不仅传播福音,还在此创立了“育粹小学”,后更名为“美华小学”。1910年,他还增设了“美华女学”。1934年,安礼逊在鸡山顶上建起了一座楼房,为了纪念他在闽南各属支会联谊会上的“安献典礼”,这座楼被命名为“安献楼”。1938年,男、女两所学校合并,迁入了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内。</p><p class="ql-block">安献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是一座全石构建筑,采用花岗岩条石建造,坐北朝南,共有3层,占地面积1005.6平方米。其平面布局为封闭式内廊设计,建筑轴线对称,入口处装饰有四根圆柱、三角形山花和台阶,显示出简洁明快的立面风格。屋顶采用平顶设计,四周有1米高的石砌女儿墙。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设计受到当时欧洲新建筑风格的影响,强调实用性和结构的合理性。</p> <p class="ql-block">↓ ↓ ↓同英厝是一座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建筑。这座别墅曾是民国时期同英布店的老板的住所,是厦门的首富之一。如今,它已被改造成一家轻奢民宿,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地点。</p><p class="ql-block">同英厝的设计风格独特,特别是院子里的下沉式休息区,种植着许多仙人掌,非常适合拍照留念。民宿的老板也非常欢迎小姐姐们前来打卡,享受这里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 ↓日光岩(英文:Sunlight Rock)俗称“岩仔山”,别名“晃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来到晃岩,看到这里的景色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同时,据地理条件来看,日光岩是鼓浪屿早晨阳光照射的第一处地方。</p> <p class="ql-block">↓ ↓ ↓1915年许世英题刻的“天风海涛”四字横书;其下还有两行大字题刻,右侧为“鼓浪洞天”,系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江苏丹阳人丁一中所书,这是日光岩最早的题刻。左侧为“鹭江第一”,是清道光年间福建长乐人林铖所写,两者靠近,字迹相当,林铖署名特别大,大家都以为这是同一个人写的,其实后者比前者晚刻二百多年。上述三大崖刻,可说是对日光岩的风光作了形象性的概括,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日光岩的第一景。</p> <p class="ql-block">↓ ↓ ↓位于日光岩半山腰,有几块巨石叠成的一个自然石洞,洞口之上有施士洁隶书直题“古避暑洞”四个大字。每个字高约0.60米,宽0.90米。左侧楷书署款:“施士洁题。”这里长风浩浩,历来是人们夏天避暑的好地方。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后,施士洁愤而举家内渡,先后寄居于泉州、厦门等地。这幅题刻当为此时所书。</p> <p class="ql-block">↓ ↓ ↓龙头寨门外的骏马</p> <p class="ql-block">↓ ↓ ↓进入山门,便是日光岩寺,重修于明万历年间,有400多年的历史。日光岩寺是一块巨岩覆盖的山洞,称“一片瓦”,因每天凌晨,朝阳从厦门五老峰冉冉升起,该寺首先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因而得名,后来日光寺又改名为“莲花庵”。这是明正德年间建尼姑庵而更名的。</p> <p class="ql-block">↓ ↓ ↓林氏府是台湾板桥林氏家族在鼓浪屿的故居,俗称“府内”。它在老鼓浪屿人心中的地位,有如故宫之于北京。修建“菽庄花园”的林尔嘉先生曾是这里的主人。林氏府有三幢别墅;一幢叫大楼,系1895年以前英国船长的别墅,英式,1895年林维源空居鼓浪屿时购买,今已残损;一幢叫小楼,系林维源空居鼓浪屿后所建,西班牙式,今亦已残损;一幢叫八角楼,原为小楼的一部分,1915年,林尔嘉之子刚义在室内做化学实验时引起爆炸烧毁。同年,林尔嘉在原址建起巴洛克式五层别墅,称八角楼。加上佣人们居住的管理房,合称林氏府,也叫府内。</p> <p class="ql-block">↓ ↓ ↓厦门基督教鼓浪屿复兴堂坐落于风景秀美的鼓浪屿岛上,从轮渡往皓月园方向步行约几分钟即可到达。堂内绿树红墙,鲜花簇拥,建筑造型典雅端庄,也是鼓浪屿建筑风貌游览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本堂已有悠久的历史,前身原为“基督徒聚会处”创立於二十世纪初期,教会纯粹是由中国信徒自已创办管理的教会。历史上曾在《四枞松》《黄家渡》《思东》聚会。复兴堂是鼓浪屿岛上唯一一座解放后新建的教堂。开门见海,座落在复兴路与鹿礁路交叉口上。复兴堂的前身是厦门基督徒聚会处,已有近百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 ↓据《闽南伦敦会基督教史》记载:1901年,福音堂由厦门泰山、关隘内两堂联合提倡创建的,在鼓浪屿晃岩山(今著名之岩仔山)麓购地(当时华人购地大为不便,乃藉西人差会之名代购),由华人信徒自筹资金(西人捐助一小部份)着手开建,于1903年落成,该堂设计技巧,建筑牢固,体形可观,占地面积375平方米,建筑面积421平方米,可容纳一千左右人,周围平房环绕,集中整洁。1926年,经厦门区会审批为“鼓浪屿堂会”。此会为华人自治、自养、自传之教会。</p> <p class="ql-block">↓ ↓ ↓三一堂的主体建筑在1934年基本落成(由于种种原因,堂内天花板的装修及屋顶八角形钟楼的工程延至1945年秋才修建完成)。1935年1月8日三堂会长执联合会在厦门基督教青年会召开,厦门区会亦派人参加,会议决定把新堂会定名为“三一堂”,三一堂既寓意三个教会联合兴建之意,更蕴含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p><p class="ql-block">鼓浪屿三一堂属于近代优秀建筑,2006年0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 ↓鼓浪屿协和礼拜堂由美国归正教会、伦敦差会、大英长老会联合成立的“三公会”创建于1863年,是鼓浪屿岛第一座专用的礼拜堂,提供给来鼓浪屿工作的外籍基督教徒作英语礼拜,后来也吸纳了懂英语的华人教徒。</p><p class="ql-block">协和礼拜堂保存至今,为西方古典复兴式建筑,矩形平面,圣坛在西侧,入口正立面朝东,下部是四根罗马塔斯干式巨柱,上面支撑着大型三角形山墙。建筑的西侧是圣坛。</p><p class="ql-block">2013年1月28日,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p><p class="ql-block">该礼拜堂又叫会审公堂,也是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司法管理制度和运行方式的重要见证。这里主要审议鼓浪屿公共地界内的诉讼案件,化解纠纷,还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治理工作。探索这座历史建筑,仿佛穿越时空,感受那个时代的司法风貌。现在,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p> <p class="ql-block">↓ ↓ ↓鼓浪屿天主教堂原为西班牙领事馆,后西班牙领事馆撤消,改为法国领事馆。民国5年(1916年)西班牙多明我会传教士马守仁被罗马教廷任命为厦门教区主教,把田尾路一座作为多明我会会所的楼房与法国领事馆交换,把领事馆改为主教楼。民国6年在主教楼前面建教堂,做为主教座堂,建筑面积287平方米,该楼是一座哥特式单钟楼教堂。教堂正中祭台供奉耶稣君王像,两边各有一个小祭台,可容纳200人左右。鼓浪屿天主堂的主保是耶稣君王,也称耶稣君王堂。</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人民体育场,原名马约翰体育场,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最早这里是英军在鸦片战争时使用的操场,该地块1872年由当时美国驻厦门领事李让礼租入,当时叫鼓浪屿娱乐场,在这里常常进行包括板球、网球等项目的活动。19世纪末,足球成为这块场地的主要运动,也被称作“洋人球埔”。新中国成立后,该场地称人民体育场;2011年,场地更名为马约翰体育场。 马约翰,1882年生于鼓浪屿,1911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曾两次留学美国,1936年曾以总教练的身份率中国队参加柏林第十一届奥运会。1914年起,在清华大学任教达52年之久,是中国杰出的体育教育家,著有《体育的迁移价值》等专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主席;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坐在鼓浪屿上四望,一片海天茫茫!这正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七律《鼓浪屿》(平水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琴岛滩前望故乡,潮来思绪怎飞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二三圣殿歌声远,九百孤帆梦客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白鹭城中人亦老,青山海外断谁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欲邀桂魄吟诗赋,且对苍渊醉一觞。</b></p> <p class="ql-block">↓ ↓ ↓这家朱头三大概谐音猪头三吧,确是爱吃肉肉的好去处,主营务种肉肠、肉脯……</p> <p class="ql-block">↓ ↓ ↓剩下的时间专门去了一趟距离金门最近的地方看一看当年炮击金门的大嶝岛。顺路在黄厝海滩中段拍一下“一国两制统一中国”的大标语。</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里与台湾都拜这种黑脸的妈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18px;">看着对岸的金门岛不禁感叹:</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曾临黄厝岸观潮,今顾浯洲浪缓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隔海彼门才咫尺,问心谁可赛唐尧。</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浯洲是金门的旧称。</span></p> <p class="ql-block">由于当天有雾,对面的金门岛总是看不清晰。</p> <p class="ql-block">↓ ↓ ↓这是大嶝岛最大的一棵老榕树,比起胡里山的那棵“独树成林”又大了几倍,放眼望去简直就是一大片茂密的森林了。</p> <p class="ql-block">↓ ↓ ↓写着“仰之弥高”大字的便是当年大嶝岛接待贵宾的招待所</p> <p class="ql-block">↓ ↓ ↓大嶝岛没怎么开发,所以饭馆极难找,好不容易寻了一家面向当地居民的街边小馆子,这其中的一条红古鱼今天便入了我们的肚腹,鲜美自不必说。</p> <p class="ql-block">↓ ↓ ↓这就是当年炮击金门时我方威力最大的59式130加农炮,是苏联M-46式130加农炮的仿制型号。而对岸最大的炮是美制M1式240毫米榴弹炮……</p> <p class="ql-block">上下两图都是当时心理战的利器,军用大喇叭。24小时不停向对面喊话劝降,据说当时只要风力在三级以下,广播就分分钟不停。.</p> <p class="ql-block">↓ ↓ ↓好一个“厦门金门门对门,两岸本是一家人”!其实两岸本来都是中国人在生活掌权,压根儿就不存在“主权”问题,只为谁在掌权硬是编出一大堆莫须有的严峻来……这让我不由想起了马克思的故乡德国,那是个多有智慧、多么伟大的民族啊!在亲历了马同志的思想后,东西双方经过严谨的全面比对后就便毅然把马克思的头像印在了钞票上,但面额确定为零!……而柏林墙的倒塌更加丝滑,居然没有丝毫的互怼,更不流一滴血。这种大智慧我们若能学一星半点回来,则我族的强大便指日可待了……</p><p class="ql-block">顺便说明一下,背后的土堆里就是即将投入使用的厦门翔安国际机场,从前这儿直面大金门,乃是炮击战场。如今把民航机场完全暴露在大金门的眼皮底下,这背后的台词值得深思……</p> <p class="ql-block">至此,厦门算是走马观花大致逛吃了一遍,是时候乘火车去潮汕继续逛吃了。再见美丽的厦门,再见美丽的鼓浪屿!</p><p class="ql-block">点此链接可欣赏《开春逛吃闵南行之二 潮汕行》→<a href="https://www.meipian.cn/5c8k1udh?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3954466&first_share_to=copy_link"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开春逛吃闽南行之二 潮汕行</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