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游扬州个园

龙城老史(炳望)

<p class="ql-block">个园,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是清代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的杰出代表。它以满园青竹和独具匠心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闻名于世。七年前,我从个园北门踏入这片清幽之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万竹园。园内遍植各类竹子达六十余种,修长挺拔的翠竹直入云霄,竹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一曲自然的乐章。漫步于蜿蜒的小径,四周竹影婆娑,清幽之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竹园的竹叶像“个”字,这就是个园名字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穿过万竹园,便来到了“竹西佳处”。这里是进入个园核心景观的重要节点,古朴的园门与周围的翠竹、古木相映成趣,充满了诗意。“竹西佳处”四字,不仅点明了此地景色的优美,更让人联想到扬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仿佛能看到古代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画的生动场景,为接下来的游览拉开了美妙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从“竹西佳处”右手边的小门进入,便是个园的精华所在——被誉为国内孤例的四季假山。春景位于近入口处,个字园门门外两边修竹高出墙垣,竹丛中插植有石笋,以“寸石生情”的姿态,描绘出“雨后春笋”的蓬勃景象,竹石相依,点破“春山”主题,传达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进入园门后,还有象形石点缀出的十二生肖,花坛里间植着牡丹芍药,展现出深春的繁华景象。</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便来到了夏景。夏景叠石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充分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皱的特性,堆叠出似云翻雾卷之态。远观舒卷流畅,如奇峰耸立;近视则玲珑剔透,洞穴相连,仿佛进入了神秘的仙境。山顶建有一亭,傍依老松,亭下清风徐来,松涛阵阵,宛如一幅夏日的清凉画卷。</p> <p class="ql-block">沿着小径前行,便来到了秋景区域。秋景是黄石假山,位于园中东北角,用粗犷的黄石叠成,尽显雄浑大气。秋山山顶置亭,形成全园的最高景点,站在亭中俯瞰,全园景色尽收眼底。坐落在秋山南峰之上的住秋阁,坐东朝西,依墙而建,三面为窗,是全园假山上最大的建筑。阁前“秋从夏雨声中入,春在梅花蕊上寻”的楹联为郑燮(郑板桥)所题,为秋景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最后是冬景,冬景在春景东边,以宣石堆砌的山脉,与墙上凿出的二十四个风音洞相呼应,仿佛能听到冬日的呼啸寒风。用雪石造山的同时,还堆塑出一群大大小小的雪狮子,或跳或卧,或坐或立,形态逼真。山石间点缀着参差腊梅和南天竺,黄花红果,在冬日里增添了一抹生机。右侧西墙之上,设一圆形漏窗,与一墙之隔的春山隐约相望,寓意着冬去春来,四季轮回。</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四季假山,途中会经过涟漪亭和壶自天成。涟漪亭是一个小巧的亭子,周围被一弯绿水环绕,水中荷叶田田,荷花绽放时,清香扑鼻。亭子倒映在水中,随着水波荡漾,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壶自天成则是一处独特的景观,又名抱山楼,是个园中的一座重要建筑,它横跨夏秋两山之间,连接了两座假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空间布局。楼与假山环绕,布局精巧,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每一处细节都值得驻足品味。</p> <p class="ql-block">沿着游览路线,来到个园门牌处,这里是个园的标志性地点,可在此拍照留念,记录这次难忘的旅程。最后来到南部住宅区,这里有个园的简介及历史展示,通过详实的文字、图片和实物,生动地展现了个园的发展历程以及盐商的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南部住宅区,从个园南门离开,结束这次精彩的个园之旅。整个游览过程大约需要2 - 3小时。总的来说,扬州个园是一座充满诗意和画意的园林,它以四季假山为中心,展现出一种清高绝俗的意境。无论建筑风格、文化内涵还是造园技艺,它都是杰出的,值得每一位游客前来欣赏和品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