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心摹地藏,墨映禅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时光的幽微褶皱里,我静静度过了一个月零八天的光阴,全身心沉浸于地藏经描摹之中。这三十八天,仿若一段遁入内心幽境的旅程,墨汁于笔尖轻盈行走,每一笔似在镌刻灵魂的纹路。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微光探入窗棂,我静坐桌前,铺开那卷素文的宣纸,墨汁倾洒于砚台,空气中便氤氲起一股醇厚的墨香。墨香扑鼻而来,如薄纱般笼罩着一方小天地。当笔尖轻触纸面,似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牵引着我踏入地藏经深邃的精神境地。经文里的每一字,皆如菩提树上的露珠,在日光下折射出慈悲与智慧的光辉。 </p> <p class="ql-block">还记得初时,描摹经文,不过是一种虔诚的举动,试图借由书写,让内心寻得片刻宁静。然而,随着时日推进,每一次蘸墨 ,每一回起笔收笔,都仿佛与地藏菩萨那无边的愿力产生共鸣。地藏经所描绘的地狱景象,那炽热的痛苦与救赎的希望交织,使我对世间苦难有了更深的体认 。我开始思索,这芸芸众生所历经的种种煎熬,究竟是命运的无常捉弄,还是自我业力的轮回彰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三十八天,是一场与尘世短暂的抽离。我遁到窗外的树叶由绿变黄,随风飘落,宛如尘世的繁华与落寞。而我于一方桌案,以墨为舟,心笔为楫,在经文的瀚海里傲游。每一笔的勾勒,都是对心灵尘埃的拂试;每一次的书写停顿,都是叩问生命的真谛。”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 每次写到这样的字句,心中便泛起层层涟漪,它时刻提醒我们,心念的力量不可忽视,只有通过觉察和修正自己的心念,才能远离罪业走向解脱。</p> <p class="ql-block"> 地藏菩萨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众生的慈悲与送怀,希望众生能够认识自己的烦恼与过失,从而走上觉悟之路。也正是这句话提醒修行者要时刻观察自己的心念,避免被妄念和私欲所牵引,即便是善念,也可能因为夹杂着私欲而成罪业,因此需要不断反省和忏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当最后一笔落下,完成描摹的那一刻,心中泛起的并非大功告成的欣喜,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敬畏与释然。这不仅仅是完成了一部经文的描摹,更是我与另一个自己的深度对话,当外界的纷扰逐渐褪去,内心的声音愈发的清晰。被掩埋的思绪,一 一浮现。我看到了自己的浮躁,也看到了自己曾经所犯下的过错,看到了自己对宁静的渴望和内心深处的一抹坚韧。</p> <p class="ql-block">我凝视着眼前这一幅幅写满经文的长卷,心中百感交集,这是一次自我灵魂的重塑,也是我心灵成长的见证。我领悟到,人生如经卷,看似漫长繁复,实则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字句,都蕴含着特定的意义。我们在尘世的苦乐,恰似经文里的章节,若跌岩,若平缓,都是修行地注脚 。</p> <p class="ql-block">地藏经的精髓,在这三十八天的笔尖游走中,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的心田。它教会我以慈悲为怀,面对世间苦难,无论身处何种黑暗境地,内心的光明与希望,如同地藏菩萨的誓愿,永不熄灭。此刻,我将这份感悟,融入墨香四溢的文字里,让它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深刻而美好的痕迹,如同这墨香历久弥新。</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