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玩童年三四年级学员作品展

小毅

<p class="ql-block"><b>【清明画语 春韵传情】三四年级节气主题课程合集</b></p> <p class="ql-block"> 当清明的细雨浸润万物,艺术的种子也在孩子们的笔尖悄然生长。本周,三、四年级的小画家们以「清明」为灵感,用不同的视角与媒材,诠释了节气里的自然诗意与传统韵味—— </p><p class="ql-block"><b>三年级·清明风景踏春行</b></p><p class="ql-block">在烟雨朦胧的节气里,三年级孩子们执笔绘春,捕捉清明的温润与生机。远山淡影、柳枝垂绦、他们用淡彩晕染层叠的绿意,以细腻笔触勾勒雨丝风片,在宣纸上铺开一幅幅湿润的江南画卷。课程中融入“留白造境”的东方美学,让未干的颜料自然流淌出云气氤氲,感受“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虚实相生。 </p><p class="ql-block"><b>四年级·青团食记</b></p><p class="ql-block">四年级则将目光聚焦于清明传统美食——青团。孩子们以油画棒为媒介,解构这颗“春天的绿宝石”:艾草汁染就的糯青表皮、红豆沙流淌的暖褐色内馅、包裹的箬叶纹理,甚至蒸笼缝隙透出的热气,都被转化为厚涂、叠色、混揉的质感实验。课程延伸至文化溯源,从“青团祭祖”的民俗寓意,到“捣艾为汁”的自然馈赠,让传统食俗成为可触摸的色彩语言。 </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三年级风景中“天地清明”的旷远,还是四年级青团里“人间烟火”的温情,孩子们都在创作中完成了对传统文化的轻叩:用艺术连接四时流转,让清明的哀思与希望、离别与新生,化作纸上的春色长卷。 </p><p class="ql-block"> 一起来看看这些既有古意又充满童真的作品吧——这里既有踏青寻春的诗意,也有手心揉捏的温度,或许这就是文化传承最动人的模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