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我的梦(中)2025.3.8-20

滂沱雨

<p class="ql-block">Day 4(3月11日)上篇文聊到本次旅行前三天先后游览了伊斯坦布尔、安卡拉及番红花古城等以人文古迹为主的景点。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卡帕多奇亚、棉花堡等以自然风光为主的风景名胜地区,这天午后经过土耳其天空之镜—图兹盐湖,下午到达卡帕多奇亚,下榻洞穴酒店GARDEN INN CAVE。这里的奇特景观如同世外桃源,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卡帕多奇亚山石嶙峋,奇峰林立,溶洞遍布,峡谷幽长,景色美妙,巧夺天工。“精灵烟囱”是人们送给卡帕多奇亚喀斯特地貌的美称。卡帕多奇亚地貌是由火山喷发后的岩浆和岩灰冷却凝固形成的凝灰岩,经长期风化侵蚀而成。这些石柱形态各异,造型不一,色彩丰富,高低不齐,有的像蘑菇、有的像尖塔、有的像碉堡,有的像精灵或动物,同一座奇峰在不同时间段的不同角度观看,会产生不同的感官效果,甚是奇异。</p> <p class="ql-block">卡帕多奇亚夜晚星空下的精灵烟囱也很灼眼。</p> <p class="ql-block">夜晚拍出的星轨是否亦很炫丽。</p> <p class="ql-block">Day 5 (3月12日)当大地还在朦胧睡梦中喘息,晨曦还未揉开惺忪的眼睛,热气球已陆续点火升空,数百个五颜六色的热气球点缀在晨光熹微的天空,在蓝调晨曦的映衬下,宛如点点星火,炫丽多彩,绮丽壮观。</p> <p class="ql-block">随着热气球不断上升,太阳从山峦背后跃出,金色的阳光逐渐照亮整个卡帕多奇亚地区。空中五彩缤纷的热气球与地面上奇特嶙峋的岩石、山谷相互映衬,形成了独特的奇光异景,让人感慨千万,思绪万千。</p> <p class="ql-block">当旭日东升、晨曦渐退之时,远眺卡帕多奇亚的地空景色如梦如幻,如痴如醉,阳光洒在热气球上,反射出绚丽的光芒,使得天空五彩斑斓,大地奇异灿烂。</p> <p class="ql-block">精灵烟囱是数百万年前火山活动留下的自然瑰宝,经过长期风化形成了奇特的地貌,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自然遗产。热气球在其间穿梭,让人感叹上天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卡帕多奇亚有着宇宙异星般的地表,这里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从热气球上俯瞰,蜂窝状的地面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奇峰异石,沟壑山谷,溶洞石窟,仿佛置身于人类从未到达过的他乡异境。</p> <p class="ql-block">灿烂的天空,炫丽的彩球,奇异的地貌,浪漫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格雷梅小镇等古老城镇就点缀在这片土地上,红色的屋顶、错落有致的建筑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小镇中的洞穴酒店也是一大特色,从空中看去,宛如一个个神秘的洞穴聚落,任人发挥想象。</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次乘坐热气球观光,真是天公开眼,人品爆棚。据说从我们坐完热气球后第二天起,卡帕多奇亚就因为各种原因连续5天热气球停飞。使众多乘兴而来的宾客大跌眼镜,败兴而去。</p> <p class="ql-block">卡帕多奇亚地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峡谷蜿蜒、山脊曲折,在风、雨和地表径流共同作用下,造就了沟壑纵横、峦卯交错的奇特地貌,犹如大地上的皱褶,灵动而跳跃。 </p><p class="ql-block">乍看像沟渠,细看是山脊,沟壑皆纵横,峦卯亦交集。</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火山活跃地带,火山喷发覆盖了大片区域,形成了广阔的火山岩高原。从热气球上俯瞰,高原上点缀着形态各异的岩石构造和山谷,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荒凉与壮美相结合的景观。 </p> <p class="ql-block">清晨在飞过热气球或乘坐老爷车拍过卡帕多奇亚美景后,在大家还沉醉于惊喜与兴奋之中时,就又被导游带到下一个景点—格雷梅露天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格雷梅露天博物馆位于卡帕多奇亚地区,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p><p class="ql-block">博物馆所在区域是早期基督教徒为逃避政治迫害的定居地,他们在山谷开凿洞穴,建立石窟教堂,这些教堂既是住所,也是宗教活动场所,后逐渐成为卡帕多西亚地区的文化象征。</p> <p class="ql-block">卡帕多奇亚古波斯语意为“美丽的马乡”。古代冷兵器时代,这里盛产名马,马场甚多,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如今马匹已成为稀有动物,很少见到。</p> <p class="ql-block">天外来客</p> <p class="ql-block">鸽子回首</p> <p class="ql-block">骆驼出征</p> <p class="ql-block">洪钟铿锵</p> <p class="ql-block">鬓发高举</p> <p class="ql-block">地空争艳</p> <p class="ql-block">争相夺冠</p> <p class="ql-block">狭路相逢</p> <p class="ql-block">三菇迎彩</p> <p class="ql-block">昂首高探</p> <p class="ql-block">精灵板牙</p> <p class="ql-block">精灵尖帽</p> <p class="ql-block">洞穴教堂:公元4世纪起,这里成为基督教徒躲避迫害的避难所,他们在岩面上开凿了上千个洞窟,并在其中许多洞窟内绘制了湿壁画,内容多为基督教主题,是拜占庭艺术中反圣像崇拜后期的独特见证。</p><p class="ql-block">苹果教堂,因壁画中某人手持苹果得名;圣芭芭拉礼拜堂,建筑与壁画具有特色;蛇教堂,内部壁画有蛇的元素;黑暗教堂,因隔绝光线壁画保存完好,若想参观需另收费用;托卡利教堂,其壁画精美;凶眼教堂、拖鞋教堂、隐藏教堂等也都各具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一些教堂建立在自然地貌基础上,这里包含三十多个大小不同的石窟教堂、礼拜堂和修道院等。教堂建筑风格独特,内部装饰有色彩斑斓的壁画,壁画多绘于12-13世纪,由石灰涂在墙体上,趁着潮湿用调好的颜料作画,内容大多讲述圣经故事。</p> <p class="ql-block">本人虽不信教,不是什么虔诚信徒,但尊教礼教是基本信念,因此打卡留念,了解历史的程序还是必须要走的。</p> <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来到阿瓦诺斯小镇,这里是卡帕多奇亚著名的陶器小镇。在小镇随意游走,可以看到很多家庭作坊,拍摄到工匠们从选材、制坯、塑模、绘画、上釉、焙烧等一系列传统手工艺制作陶瓷的全过程。本人缺少工艺欣赏造诣,更没有逛街购物细胞,穿过镇口吊桥后,拍了几张清真寺照片,就收队歇菜啦。</p> <p class="ql-block">中午赶往奥兹康纳Ozkonak地下城的洞穴餐厅体验生活,享受了一次土耳其特色菜瓦罐闷肉。奥兹康纳地下城始建于7世纪左右,当时基督教徒为逃避拜占庭帝国的迫害来到此地,他们凿穴而居,将洞穴相连,逐渐形成了纵深地下几十米的地下城。这里的地下城与中国的地道战不同,这里是为了躲避迫害,居住生活为目的的,是防守被动的。而中国的地道战是为了减少自身损伤、抗击歼灭敌寇而建,是主动攻击的。</p> <p class="ql-block">难以想象信徒们为了躲避宗教迫害,逃到这穷山僻壤之地,在地下开凿如此大规模的地下城。内部除有众多洞穴外还有通道以及通风孔,洞穴相连,空间狭窄,通道曲折,整体布局宛如迷宫,上上下下有六七层,目前只有4层可供参观。德林库尤地下城,深达55米,分为8层,设有卧室、厨房、教堂、洗礼堂、军械库、储水库等各种功能区域,可容纳上万人,是民族和宗教避难所的典型代表。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卡帕多奇亚竟然拥有30多座利用凝灰岩特殊结构挖掘开凿出的地下城。</span></p> <p class="ql-block">地下城设施齐全功能十分强大,有完善的粮仓、马厩、卧室、厨房等生活设施,还有酒窖、移动石门等,甚至在管道内建有一套通信系统,俨然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地下之城。并在每一层通道口有直径一米多的圆石盘当做洞门,一旦有外敌袭扰,扳动暗设机关,石盘可自动将洞口封住,防止外来侵入。</p> <p class="ql-block">乌奇萨要塞,是格雷梅的制高点。乌奇萨是“第三个堡垒”的意思,实际上是在一块 60 米高的巨大岩石上开凿出的要塞,以此为中心形成的一片聚居地,可以登高拍摄卡帕多奇亚的乡村全景。</p> <p class="ql-block">午间天气炎热,气温接近30℃,加之也有些审美疲劳,在要塞附近找一块阴凉避暑之地,动用器材探物取景,代劳爬山走路之苦。</p> <p class="ql-block">鸽子谷是卡帕多奇亚地区的著名景点之一,位于格莱梅国家公园内,地处乌奇萨和格莱梅之间,据称早在公元前8000年就有人类在此居住,当地人利用松软的石质,在山洞基础上修筑了半天然半人工的白鸽屋,用于居住和养殖牲畜等。因沿途彩色的鸽舍和岩石上密密麻麻的鸽子洞而得名。与周围的奇异地貌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鸽子洞与鸽舍:岩石上的鸽子洞有的是天然形成,有的是早期卡帕多奇亚人挖凿而成,用于居住或饲养鸽子,鸽子在当地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其粪便被用作种植葡萄的优质肥料,鸽子蛋还曾被用作壁画的填充材料。</p> <p class="ql-block">蓝眼睛树:山谷中有一棵挂满“蓝眼睛”的树,“蓝眼睛”是土耳其人喜爱的护身符和吉祥物,被认为可以辟邪、逃避厄运。咱也拍一张照片留在手机里辟邪祈福吧。</p> <p class="ql-block">鸽子谷深度可达百米,绵延约4公里,两侧是由火山岩形成的奇特岩石地貌,谷内有野生的无花果树、各种野花等植被。</p> <p class="ql-block">鸽子谷内有许多造型奇特的“精灵烟囱”,与谷中的鸽子洞、蓝天、树木相互映衬,构成了如诗如画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从鸽子谷远观乌奇萨要塞,可以清楚地观赏要塞凸起的巨型岩石及周边布满的密集聚居房屋。</p> <p class="ql-block">今天最后一个项目是在格莱梅观景台,赏日落。</p> <p class="ql-block">在徒步上山去观景台的路上,发现一些千年窑窟至今仍在被利用。</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东侧沟壑纵横</p> <p class="ql-block">精灵烟囱错落林立</p> <p class="ql-block">西侧格莱梅小镇华灯初上,炊烟袅袅</p> <p class="ql-block">在观景台远眺近拉埃里亚斯山(Erciyes Dağı),该山海拔 3,917米,位于卡帕多奇亚地区(开塞利省),是土耳其的著名火山之一,也是滑雪和登山胜地。</p><p class="ql-block">注:照片是摄影指导老师之作</p> <p class="ql-block">落日余晖虽壮美</p> <p class="ql-block">明月初升不败北</p> <p class="ql-block">Day 6(3月13日)今天从卡帕多奇亚驱车250公里,约4h车程前往13世纪首都孔亚,再从孔亚驱车290公里约4.5h到达海滨城市安塔利亚。</p> <p class="ql-block">中途经过苏丹哈纳驿站,驿站位于土耳其孔亚郊区阿克萨赖以西40公里处,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中继站。始建于公元1229年,属于塞尔柱土耳其时代,1278年毁于火灾,后由大马士革的建筑师阿梅莱·默罕默德·本重建。</p><p class="ql-block">大门门框设计独特,门拱高13米,厚1.5米,用卡帕多奇亚的火山岩垒砌而成,装饰精美。主体为矩形城堡式建筑,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由开放式庭院和室内大厅两部分组成,庭院用于平时,大厅用于冬季。内部空间开阔,功能齐全,设有洗漱区、休息区、集市区、马厩、仓库等功能区,还配有专职的医生、教士、管理员、兽医、信使和厨师,为商队提供全方位服务。院子中间有清真寺,供来往的商旅客人做礼拜所用。</p> <p class="ql-block">在苏丹哈纳驿站旁边有座苏丹哈纳清真寺,它是为了纪念塞尔柱帝国的苏丹阿拉丁·凯库巴德一世而建造的,建造时间大约在1236年到1240年之间。它是塞尔柱帝国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土耳其最重要的历史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清真寺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塞尔柱帝国和伊斯兰建筑的元素,采用了大量的石材和砖块建造而成。清真寺的大门非常壮观,上方有巨大的拱形窗框,两侧则是两座宣礼塔。据说清真寺内部的装饰也非常精美,有许多精美的壁画和雕刻。时间关系,未能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据导游小哥介绍旅行沿途的这座壮美的雪山叫艾神山,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土耳其的第二高峰。</span></p> <p class="ql-block">梅芙拉纳博物馆是位于土耳其中部城市孔亚的一所著名博物馆,它的前身是伊斯兰苏菲教派旋转苦行僧侣修行的场所,如今对穆斯林而言,更是一所圣殿。</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外观显眼,以蓝绿色瓷砖装饰的尖塔为特色,远远望去如竖笛般矗立。建筑群包括仪式厅、苦行僧的房间、谢赫的住所、图书馆、厨房、陵墓和宝库等。其中,仪式厅是八角形建筑,装饰为18世纪的巴洛克风格。</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陵墓区内有梅芙拉纳及其家人的棺椁,最大的石棺是梅芙拉纳的,石棺上缠着头巾,象征其精神权威。</p> <p class="ql-block">梅芙拉纳博物馆为纪念13世纪的苏菲神秘主义者和诗人梅芙拉纳·贾拉鲁丁·鲁米而建,他被尊称为“梅芙拉纳”,意为“我们的导师”,其著作在哲学史、文学史和伊斯兰史中都享有极高的声誉。鲁米生于阿富汗,终老于孔亚,去世后其追随者为他修建了陵墓,后逐渐发展成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是全球苏菲派信徒的精神中心,每年有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博物馆定期进行旋转舞仪式表演,这种舞蹈象征着人可通过心灵和爱达到完美的神秘旅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遗产名录。博物馆还展出旋转舞相关展品:如仪式进行所演奏的乐器、僧侣配戴的念珠、法器等,还有展示旋转僧侣等苦行生活的蜡像馆等。</p> <p class="ql-block">Day 7(3月14日)从安塔利亚前往帕姆卡莱(棉花堡)(约4h车程,250公里)在用早餐时,发现餐厅外海滨正旭日东升,光影交错,举手拍之。</p> <p class="ql-block">安塔利亚是土耳其南岸港市,卡勒伊奇是安塔利亚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城区市</span>中心,也是各种酒店和旅行代理的集中地带。是安塔利亚省省会,是土耳其南海岸最大的城市。始建于公元前二世纪,曾被多个文明统治过,如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塞尔柱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等,留下了众多古迹建筑,历史文物等。</p> <p class="ql-block">哈德良门是安塔利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罗马皇帝哈德良统治时期,有着近2000年历史,巨大拱门和门柱上有些精美雕刻。此外,还有Yivli Minareli清真寺、Karatay Medrese神学院等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安塔利亚拍摄古老的地中海风情,安塔利亚位于土耳其南海岸,在罗马、拜占庭和奥斯曼帝国时期是地中海东部重要的港口,现在则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海滨度假胜地。它不仅拥有美丽的沙滩和精致的度假村,也完好保存了充满历史韵味的老城。</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经是土耳其南部的重要港口城市,至今码头上还停泊着不少装饰有各种海盗形象的观光游览船。</p> <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来到阿斯潘多思圆形剧场,这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至今仍在经举办音乐会的古代剧场。</p> <p class="ql-block">阿斯潘多思圆形剧场位于土耳其安塔利亚以东约40公里处,始建于公元155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罗马剧场遗址之一。</p> <p class="ql-block">该剧场直径96米,拥有容纳7000人的石阶观众席,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中间有中央通道相隔,最上层还有高大的柱廊,是专为安置奴隶之用。最前排双座石椅,是VIP专座,第一排座位是议员、法官、大使专座,第二排座位是军队高级长官专座,观席上有个别刻有名字的座位是当时的贵宾包席。</p> <p class="ql-block">该剧场由希腊建筑师泽农建造,在罗马帝国时期用于举办音乐会、戏剧表演和角斗士比赛等活动。后来,塞尔柱人曾将其用作商队客栈,并对其进行过定期修缮,13世纪时,塞尔柱人还将舞台建筑改造成了宫殿。剧场的设计十分精妙,音响效果非常出色,即使在没有任何现代音响设备的情况下,舞台上的声音也可以清晰地传递到每个角落。因此阿斯潘多思圆形剧场至今仍在使用,每年夏季6、7月间经常举办音乐会,许多著名的艺术家都曾在此登台表演。</p> <p class="ql-block">Day 8(3月15日)游览棉花堡景区,这里景观十分独特,温泉自洞顶流下,将山坡冲刷成阶梯状,平台处泉水积蓄成一个个小池塘,从上往下看,一方方温泉平台像一面面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独特的风景吸引了全世界很多摄影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棉花堡是土耳其新一代颜值担当,是最具梦幻色彩的拍摄景点,也是远近闻名的温泉度假胜地,是惟一一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石灰岩景观。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曾把土耳其棉花堡评为“一生不得不去的 50 个全球奇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从下往上看,白色的熔岩有点像刚爆发完的火山,白色的岩浆覆盖了整个山坡,颇为壮观。有点像美国黄石公园猛犸象温泉下台地的地貌,只是色彩较为单纯,景色也没那么波澜壮阔。</p> <p class="ql-block">棉花堡的一天,是这次行程中感觉最为悲催的一天,由于前一天受凉感冒,今天有点发烧,咳嗽甚至还呕吐了,精神状态欠佳,因此这天未能去景区内的古迹遗址部分参观。</p><p class="ql-block">本游记(中)原计划在从北京飞往曼彻斯特10余小时航路上予以完成,却因事先准备不足,机上无网络而无法打开,以至拖到今日才与完成。接下来因要去英国、两牙等地旅行,有关(下部)估计会在一个月后完成,敬请谅解。</p><p class="ql-block">2025.4.8</p><p class="ql-block">截稿于威尔士农庄小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