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小学美育旨在培养学生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是中小学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使学生在欣赏优秀艺术作品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p>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日-4月3日,吐鲁番市段云侠美术名师工作室开展了送教下乡传统文化融合教育教学研训活动。活动在高昌区亚尔果勒小学、高昌区英买里小学和高昌区恰特喀勒乡恰特喀勒中学三所学校举行,来自高昌区、鄯善县、托克逊县及高昌区中小学美术教师共计25人参加了此次活动,交流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课堂教学展示、课后研讨交流、教材分析等环节。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深刻认识到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得到改进,专业素养得到提升。</p> <p class="ql-block">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核心宗旨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段云侠老师为高昌区亚尔果乐乡小学二年级讲授了《美丽的花边》,课堂活动设计大胆创新构思巧妙生动有趣,讲述将通过绘画、剪纸、拓印艺术与生活紧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体验美。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创作,制作出一幅幅稚嫩的充满创意的花边作品,充分展现了美术教育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段云侠老师巧妙地运用轻松愉悦的“老师说”课前互动游戏,成功地开启了学生们对剪纸艺术探索的大门,瞬间点燃了学生们内心深处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之火。她别出心裁地以两幅不同剪刻方法的为切入点,向学生们展示了一幅幅特征鲜明的阴刻、阳刻剪纸作品,深入讲解剪纸艺术中的阴阳结合与应用,深入剖析阴阳剪纸的表现方法这些作品犹如一扇扇通往剪纸艺术世界的大门,引领着学生们去探索其中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 美术教育作为实现现代化、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具有审美素养和创造力的人才,推动社会的文化发展和进步。冯丽老师《远古的信息》一课通过精美课件和视频导入,将同学们带到距今5.12万年前的原始社会。课堂教授同学们借助彩纸、油画棒等工具材料,创作出原始人的生活情境,有效的激发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展现了一堂充满创意与文化底蕴的美术实践课,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具匠心的艺术体验。逐步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形式的多元文化观念,提升艺术审美素养和人文精神 。</p> <p class="ql-block"> 美术课堂教学中锻炼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耐心、专注力和毅力等品质,有助于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来自鄯善的张倩老师讲授了一年级《远古的信息》,课堂以面向全体学生服务为宗旨,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发展和审美培养。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张老师以多个充满趣味的游戏互动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在游戏的欢乐氛围中,他们不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几万年前岩画传达的信息和岩画制作过程的知识要点,而且学生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p> <p class="ql-block"> 张倩老师的语言极富有感染力,通过一系列互动和各环节创意合作体验共同创作大胆表达出原始人的日常生活,并邀请同学们上台分享小组创作的岩画及所表达的信息,畅谈在堂课中的所学所感。生动形象的课堂不仅充分展示了学生们的创作成果,让学生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而且还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p> <p class="ql-block">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教育已然成为时代所赋予的神圣使命。张霞老师讲授八年级的《了解纹样》课堂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对花纹艺术的浓厚兴趣,主动关注生活中的花纹元素,培养对多元文化艺术的包容与尊重,提升艺术审美素养。通过欣赏传统纹样、分析构图形式、实践创作三个环节,较好地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师以“纹样与生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纹样应用(如服饰、器皿等),并通过对比分析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差异,帮助学生理解纹样设计的核心方法——概括、夸张与想象。课堂中融入了传统纹样的文化内涵,如通过剪纸、陶瓷纹样等案例,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p> <p class="ql-block"> 来自鄯善县的胡雪莲老师讲授了《设计纹样》通过扎实的理论讲解与丰富的实践环节,较好地实现了“传承文化、培养创新”的教学目标,为后续设计类课程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情景创设和互动研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鼓励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传统花纹元素,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培养文化传承意识与创新精神。让平凡的物品瞬间焕发出艺术的光彩,使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中学生的创作成果体现了较高的参与度和创造力、学生运用国画、水彩、拼贴等多种形式表现纹样,既有传统元素(如云纹、回纹),也有现代创意。部分学生将本地非遗纹样(民族族刺绣、民族水壶、印花布图案)融入设计,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课堂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衔接,通过分析敦煌藻井纹样、青花瓷缠枝纹等案例,讲解纹样背后的吉祥寓意。鼓励学生将传统纹样应用于现代设计,如手机壳、身边小物件、书签等。</p> <p class="ql-block"> 赵娟老师讲授的七年级《广而告之》课堂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对广告艺术的兴趣和热爱,使其关注生活中的广告文化中的艺术字,培养对视觉艺术的审美鉴赏力,提升艺术素养,赵老师引导学生们对课题进行自主思考,这一简单而又巧妙的步骤,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发了学生们内心深处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 在学生们的思维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赵老师详细地介绍了广告招贴的艺术字设计方法和书写的步骤,并分享了多种不同艺术字的设计步骤,让学生们明白同样的元素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出多样的效果,鼓励学生们大胆创新,发挥自己的独特创意。</p> <p class="ql-block"> 本次送教活动以“创新课堂•融美赋能”,同课异构研讨为核心主题,紧紧聚焦于花边、纹样、剪纸艺术中至关重要的阴刻和阳刻技法,凭借教师各具特色的精彩授课,全方位地展现出多元的教学风采以及独特的视角,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知识传递,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深度交流与碰撞。它成功地跨越了学校之间的界限,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美术教育的均衡发展,为美术学科教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优质平台,精心构筑起一座城乡教育交流与文化传承的坚固桥梁,推动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p> <p class="ql-block"> 送教活动结束后,吐鲁番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段云侠老师对本次送教活动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她指出,本次送教活动以“创新课堂•融美赋能",同课异构研讨为核心主题。通过同课异构的创新形式开展是非常成功的,六组老师分别在六个课题教学内容上展现出了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为学生们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体验,犹如一场丰盛的艺术大餐,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为参与活动的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借鉴机会,让他们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p> <p class="ql-block">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小学美育承担着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文化的使命。通过美育课程,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中国画、剪纸、戏曲等,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p><p class="ql-block"> 中小学美育培养出具有审美素养和创造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将来能够为社会的文化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美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以独特的视角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具有审美素养的公民能够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风貌,推动社会向更加文明、和谐的方向发展。</p> 吐鲁番市人民政府教育局教科研中心<br>撰写:季春香<br>初审:孙春香<br>终审;段云侠<br>内发:吐鲁番市段云侠中小学美术名师工作室